儒者的七大智慧
2015-08-16 23:28:03 作者:佚名 來源:中華民族文化網 瀏覽次數:0 網友評論 0 條
一、奉天法古
儒家非常強調以天為則,以史為鑒,這就是要奉天法古。以天為則就是要效仿自然,順從自然。對于自然,對于天地萬物,我們必須按照其自身的規律去理解它,而不應該根據自己的主觀愿望去隨意地改變它。這不僅僅是道家
一、奉天法古
儒家非常強調以天為則,以史為鑒,這就是要奉天法古。以天為則就是要效仿自然,順從自然。對于自然,對于天地萬物,我們必須按照其自身的規律去理解它,而不應該根據自己的主觀愿望去隨意地改變它。這不僅僅是道家的思想,也是儒家的思想。
在《論語》里面曾經提到,堯為什么偉大啊?“唯堯則天”!贊揚堯舜能夠無為而治。我們已經一再說過,無為而治不是一種消極的態度,相反,它蘊含著積極的意義。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大禹治水。大禹沒有采取“堵”的方式治水,而是順應水性去化解水災。儒家對他的做法給予了高度的贊揚。
那么以史為鑒呢,唐太宗有一句話是“以鏡為鑒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剛才講到中國歷代的統治者,當政局稍微穩定以后,一定會修訂禮樂,另外還一定會修前朝的歷史。為什么?是為了總結前朝興亡成敗的經驗教訓,這就是以史為鑒。這是中國的一大特色,所以中國歷史在世界上來講也是最發達的。
二、內圣外王
“內圣”就是自己的修養要高,那么怎樣提高修養呢?就是以君子為榜樣來要求自己。但是,僅僅提高內在的道德、修養是不夠的,還必須強調“外王”。“外王”就是所謂的“事功”,即不僅要有內心高明的修養,還要把它運用到現實的生活中去,并做出成績來。
在中國形容一個人品德好,就是立德、立言、立功。首先是培養自己的品德;然后還要“立言”,就是說你的話能夠讓大家從中受到啟發,受到教育;但只有立德、立言還不行,還要立功,就是要做出成績來。
三、知行合一
內圣外王是指內外兩個方面——既要有自己的修養又要有外在實際的業績,就是強調要能夠經世致用。怎么用呢?《中庸》就講,要“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博學之,審問之”就是要多搜集資料,直接去考察一下;然后“慎思之”——慎重地思考;還要“明辨之”,即辨析清楚;最后“篤行之”,就是要落實到行動上去。“篤”就是實在的意思,要很堅定,實事求是地去做。儒家荀子有一句話叫“學止于行而至矣”。行,就是做學問的最高點了。
朱熹也講過一句話,“學之之博,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實”。就是說你學問再廣博,如果不能把握知識的要領,那做這學問也是沒用的。但是你能夠把握它的精神要點,又不如你去實實在在地做。“知”必須要落實到“行”,落實到“行”才是最重要的。
四、重在體悟
中國的儒家強調學習是為己之學,就是要通過學習來提升自己的修養,所以并沒有把學習看成是純粹的知識積累,而是把它看做提升自己智慧的工具。因此儒家就非常強調在學習中的體悟。
“體悟”一詞中的“體”本身也包括前面所講的實踐,即身體力行。在體悟中,儒家更強調悟,悟就是通過學習知識去把握事物內在的精神,并靈活地運用它。
而且在體悟中,儒家還非常強調對不同個體的針對性,而不是一種普遍的適用性。哪怕是有很多普遍使用的東西,也要針對不同的個體進行個別的處理。我想這就是儒家非常重要的學習和思維的方法。
五、執兩用中
再一點就是儒家非常強調中庸,這個“庸”是平常的意思,它還有“用”的意思。所以中庸實際上也可以反過來講,就是孔子講的“執其兩端,用其中”的“用中”的意思。強調過猶不及,要把握適當的度,把握中道。
中庸不是調和的意思,而是恰如其分的意思。比如你吃得太飽了不行,會撐得難受;同樣你吃不飽餓著也是不行的。對子女的教育也是,你放手不管不行,管得太嚴也不行。既不能太嚴也不能太慈,要做得恰如其分。
掌握這個東西并不容易,所以在《論語》里面,孔子感嘆道,現在很少有人能具備中庸這種品德了,常常都愛走極端。
六、和而不同
另外,儒家的思想里面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觀點就是“和而不同”,實際上就是多元并存和相互包容的意思。這個世界只有多元并存才能夠互相吸取,互相推動,才有共同的發展。如果都是單一的話,沒有不同的意見,沒有不同的思想,那么可以說就沒有一個前進的動力。所以,我覺得“和而不同”也是儒家非常有價值的思想。
七、守常明變
最后我想還提出一個儒家守常明變的思想,或者叫知常明變,即認識到事物都有它的原則,或者是根本的規律,但是這種規律應該在特殊的情況下靈活地處理。這在儒家那兒就稱之為“經”和“權”的關系,“經”的意思就是有原則或者規律,“權”,就是權變、靈活。
比如儒家講男女授受不親。孟子講這個是“經”,男女授受不親這是根本原則。但是如果你的嫂子掉到井里面去了,你伸不伸手去抓她?孟子說應該伸手,這就是“權”。你不能光是守著井讓她掉下去淹死了,這個時候你就要權變。知常還要明變,即知道“經”還要用“權”。
所以儒家非常強調順時而變,要與時偕行。“時”這個觀念,在儒家思想里面跟“中”一樣非常重要。在《周易》里面就把“時”、“中”這兩個字放在一起講,又把“中”、“和”這兩個字放在一起講,所以“和”、“中”、“時”三個觀念就形成了一個非常完整的處理問題的原則。
和而不同的意義,就是多元并存。那么多元并存就不能對一個過,對另一個不及,而是要掌握好一個分寸,這就是“中”。但這個分寸也不是你想怎么樣就能怎么樣的,要看時機。這個時機就包括環境和條件,其實也就是一種機遇。有了機遇,一件事情才能真正地實現;如果沒有這個機遇,那你的愿望也不一定就能夠實現。
對于這一點中國古代有一句諺語做了概括,叫“識時務者為俊杰”。這句話本來是個正面的話,俊杰是非常能夠識時務的,所謂識時務就是能夠把握時機。可惜后來多數用到貶義上面去了,變成投機取巧的意思了。
所以把“時”、“中”、“和”這三個思想很好地融合起來,吃透了,把握住了,我想儒家考慮問題的方法和處理問題的原則就都有了,做一個真正的儒者也就不難了。
[錯誤報告] [推薦] [收藏]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