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與玄學
2015-08-16 23:21:12 作者:佚名 來源:中華民族文化網 瀏覽次數:0 網友評論 0 條
漢朝的儒學,重要內容是講天人感應。儒學家們相信,人,特別是皇帝,假如辦了好事,上帝就會表揚,比如天上出現彩云,或者麥子一個莖上長兩個穗。這叫祥瑞。如果你辦了壞事,上帝就批評:下冰雹,刮狂風,母雞打鳴,莊稼地里生蟲。東漢人王
漢朝的儒學,重要內容是講天人感應。儒學家們相信,人,特別是皇帝,假如辦了好事,上帝就會表揚,比如天上出現彩云,或者麥子一個莖上長兩個穗。這叫祥瑞。如果你辦了壞事,上帝就批評:下冰雹,刮狂風,母雞打鳴,莊稼地里生蟲。東漢人王充(公元27—約100年),認真地考察了上述這些現象,發現這些現象都是自然發生的,根本不是上帝對人的表揚或批評。于是他寫了很大一本書,名字叫《論衡》。書中的結論,和儒家天人感應的學說不合,卻和道家天道自然的思想相符。
《論衡》寫成以后,長期湮沒無聞。東漢末年,大名士蔡邕〔yong擁〕因逃避政治迫害,跑到王充的家鄉(今浙江上虞縣)一帶,得到了這本書。后來他回到京城,談吐不凡。有人猜想,他不是見到了高人,就是得了奇書。于是到他床上亂翻,果然發現了《論衡》。蔡邕囑咐道:這書光咱倆看就行了,千萬別讓別人知道。因為王充的思想和當時的統治思想不大合拍。
不久以后,漢朝滅亡了,天人感應的思想也隨之破產,王充的思想流行開來。王充說,自然現象的發生都是自然而然的,不是神意,也與人的行為無關。天道自然觀念的流行促進了道家思想重新興起,于是,《老子》、《莊子》、《周易》,這三本書得到了格外重視,人們經常談論它們,把它們并稱為“三玄”。
“玄”的意思是深暗、遼遠,不大清楚明白。《周易》主張剛健、自強,和《老子》、《莊子》的處世主張根本不同,但它們都主張,在明顯可見的事物或現象背后,有個“道”在支配著它們。這個道,也是人們的行為準則。道,看不見,摸不著,只能用心去體會,所以它深暗、遼遠,不大清楚明白,談論它的學問家,很少涉及具體的現實問題,所以人們把這種學問叫做“玄學”。
玄學的奠基人叫王弼(公元226—249年),死的時候才24歲。他十幾歲時對《老子》的理解就非常深刻。當時的吏部尚書何晏(公元190—249年)正在注《老子》,后來見到王弼的《老子注》,覺得自己不如王弼,就洗手不干了。王弼說,道無形無象,看不見摸不著,所以它是個“無”。雖然是無,但卻是一切事情的根據。所以,一切明顯可見的都是細枝末梢,看不見的道(也就是“無”)才是根本。推而廣之,一切事物、現象都是“無”產生的。因此,最重要的,不是追求那明顯可見的“有”,而是追求這個“無”。
可不要認為王弼是在不著邊際的瞎扯,把這個原則推廣開去可了不得。比如按儒家精神制訂的那些制度和規矩,照王弼的意思說來都是“有”。王弼不否定這些制度及規矩,但認為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們背后的“無”。這樣一來,人們遵守不遵守這些規矩都無所謂了!
儒家有個規定,父母死后要守三年喪。這三年,不許做官,不能和妻子同居,不能喝酒吃肉,以表達對父母的哀思。有人為了表達對父母的孝敬,不論他如何虐待父母,父母死了他都要大辦喪事,并且天天哭泣,甚至茶飯不下,直到弄得形容憔悴,站都站不起來,甚至有為此而喪命的。許多人借此弄虛作假,博得好名聲,做了官。他們為人處事,循規蹈矩,猥猥瑣瑣。當時有個大名士叫阮籍(公元210—263年),不守這些規矩。母親死了,照樣飲酒吃肉,有人就攻擊他不孝,要殺他的頭。但阮籍不哭則已,一聲大哭就吐出血來。用王弼的話來解釋,這是出于天性。出于天性的孝不拘形式,但這才是真正的孝。所以,王弼、阮籍這一派瞧不起那些循規蹈矩的家伙,甚至說他們是褲襠里的虱子。
王弼除了注解《老子》,還注解《周易》。王弼注解《周易》的方法,和漢代多數學者的方法迥然不同。漢代學者注解《周易》,多致力于卦象以及卦爻辭字義的研究,根據卦象和卦爻辭字義,來解說《周易》。王弼認為,卦爻辭,是用來說明卦象的;卦象,是用來表達某種意義的。既然如此,那么,得到了卦象,也就可以忘記那說明卦象的語言;得到卦象所表達的意義,也就可以忘掉卦象。這樣一種方法,王弼把它叫做“得象而忘言”,“得意而忘象”(王弼《周易略例 · 明象》)。得象忘言,得意忘象,也是追求現象背后的那個意義。這個意義,一是道,也是無,因而和老子哲學是相通的。所以有人認為王弼是把老子的精神帶進了對儒經的注釋。
漢代學者注重現象,習慣于從現象本身說明現象所表達的意義。數百年間廣泛流行的天人感應說,就是漢代學者思維方式的集中表現。他們為了探測天意,一件件地認真觀測、搜集自然界的異常現象,并一一說明它們的意義。然而他們的說明往往不能一致,甚至大相徑庭。因此,這種就事論事的方式早已引起人們的不滿。玄學的誕生,不僅是拋棄了天人感應說的思想內容,也拋棄了天人感應說的思想方法。王弼之所以能做到這一點,的確從老子哲學中汲取了營養。
漢代學者的思想方法表現于實踐,就是過分注重人的外在表現。比如漢代人重視孝道,有了孝的名聲就可以做官。因此,做一個孝子,是不少漢代人刻意追求的目標。而判斷一個人是不是孝?又往往是根據他的外在表現,即看他在父母死亡時哭得是否哀痛?為父母守喪是不是長久?重視外在的結果,就是導致虛偽。有人宣稱,他住在父母的墓道里為父母守喪,并且不止三年,而是好幾個三年,于是大家都認為他是大孝子。然而經過調查,就在他宣稱的守喪期內,他和妻子生了好幾個孩子。而依照規定,守喪期內是不許與妻子同居的。如果說由王弼奠基的玄學是從理論上對漢代思想的反叛,那么阮籍等人的行為則是從實踐上對漢代人行為虛偽的反叛。
不過,若論思想歸屬,玄學仍然是儒學。它的代表人物,不僅注《老子》,而且注《周易》,注《論語》。王弼的《周易注》、何晏的《論語集解》,長時期里都是儒者的標準讀本。在王弼等人的眼里,圣人還是孔子,而不是老子。所以玄學只是吸收老子思想來補充儒學,卻不是要用老子思想代替儒學。當唐代制訂孔廟祭祀制度的時候,王弼就作為儒學的“先師”從祀孔廟,和孔子以后許多著名的儒者并列。
玄學講老子,不能再稱黃老。當時的上帝已依儒經改稱皇皇后帝或昊天上帝,而老子也不再是上帝的代言人。玄學中和老子連在一起的是莊子。當時有不少學者注解《莊子》,其中流傳至今的是郭象的《莊子注》。
郭象(約公元252—約312年)認為,《莊子》的核心就是“任其自然”。人的“自然”就是人的本性。人們只有按照自己的本性去行動,才是最合理的,因而也是最高尚的。
但什么是人的本性?大家的理解就不一致。有人說,好學習(學習儒家的書)是人的本性;有人說,不好學習才是人的本性,于是只好各行其是。這一下可就熱鬧了,因為它只有一個結果:教人不守規矩。有個叫王澄的,和他的朋友阮瞻、謝鯤等人,在一起飲酒的時候,常常披頭散發,脫掉衣服,甚至一絲不掛。有個叫劉伶的,喝完酒脫得一絲不掛。別人批評他,他說:天地是我的房子,房屋是我的褲子,你怎么跑到我褲襠里來了。他喝得太厲害,妻子哭著勸他。他說,我要用酒肉敬神,并發誓戒酒。妻子拿了酒來,劉伶祝道:“天生劉伶,嗜酒如命;一口一大碗,五斗消災病;我老婆的話,你千萬不要聽。”他大約認為酗酒就是他的本性。有些人做了官不好好辦事;有些人不做官也不學一點本事,只會坐享其成;有些人肆無忌憚地調戲別人家的婦女;有些人不擇手段地追求財富。那個有名的祖逖,剛到江南時穿得很破,忽然有一天煥然一新,而且有許多珠寶,大家驚奇發問,祖逖說:“搶來的。”大家也不管。這些人的所做所為,不能不說與道家學說有關。
不過,莊子雖然認為萬物都有自己的天性,或稱作自然本性,并且認為這種自然本性應正常發展,不應受到干涉和損害。但莊子卻并不認為他自己、還有和他同類的人們,以正常發展自己的自然本性為滿足。否則他就不會挖苦那些由于富貴而自我夸耀的人們,因為也可以說追求富貴就是人家的自然本性,你為什么要挖苦人家呢?莊子認為,自己,還有自己的同類,應有更高的追求。這更高的追求就是“逍遙”。逍遙的內涵,應是《莊子·逍遙游》中“乘天地之正”,“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
所謂“天地之正”,實際上是承認天地之間有一個永恒正確的法則,這也就是老子、莊子所說的道。“乘”,就是要遵循、掌握這些法則。有人把這種境界解釋為“物物而不物于物”(郭慶藩《莊子集釋》卷一引)。“物物”,就是讓物成其為物,也就是讓萬物都能按自己的本性正常發展;“不物于物”,也就是不和萬物等同,不把自己也作為一個物。這樣的理解是正確的。這是一種超然于萬物之上的、得道者的境界。到達這種境界的逍遙者,自己并不親自做什么,卻使萬物都能按自己的天性正常發展,而自己則天上人間,到處通達,如同在無邊無際而又沒有任何障礙的太空自由翱翔。而郭象所說的“任其自然”,不過是“物于物”,即把自己等同于物,去追求自由發展自己的本性,從而自由放任,肆無忌憚。
郭象對《莊子》精神的理解,既是某些人行為之前的指導,更是對當時人們放任行為的理論總結。那時候的人們,要求放任自己,也就這樣地來理解《莊子》。不是《莊子》的流行造成了他們的放任,而是他們放任的要求造成了《莊子》的流行。
然而這一時代的人,也活得灑脫、無拘束、有真情。注《列子》的張湛好在屋子前頭種松柏,袁山松游玩時常教自己的隨從唱挽歌。人們說,張湛把屋子當墳墓,袁山松把出游當出殯。王羲之的兒子王徽之,一個大雪迷漫的夜里忽然想念朋友戴逵,立刻坐上小船出發。走了一天一夜,到戴逵門口,卻拐了回來。別人問怎么回事?他說:“我又不想了。”就是這個王徽之,和弟弟獻之都病得很重,好久聽不到獻之消息,他說:“大概死了吧。”說話時也不悲傷,只是要坐車去吊唁。獻之喜歡琴,徽之就在靈床邊,拿過獻之的琴,想給死去的弟弟彈一曲,結果怎么也彈不成調,他啪的一聲把琴扔到地下,仰天嘆道:“獻之,獻之,真是人琴俱亡啊!”話沒說完,就痛哭失聲,到家不久就也去世了。王徽之生前,在路上碰到一個人,別人告訴他,這是桓伊。徽之派人對桓伊說:“聽說你笛子吹得好,吹一曲好嗎?”桓伊當時已是左將軍,但毫不推辭,吹了三曲,揚長而去,兩個人一句話也不說。當時的男子,善歌、善舞、善樂器者很多,酸文假醋的讀書人是宋明以后的產物。丞相王導找王濛、謝尚作助手。王濛說:“謝尚會跳新舞。”謝尚就翩翩起舞,神態自若。王導的弟弟大將軍王敦發動叛亂,王導怕受牽累,請當時的重臣周[左豈右頁][yi以]救他,說:“我家百來口人全靠你一句話了。”周裝作沒聽見,不理他。不過皇帝也沒殺王導。叛軍到了京城,抓到了周[左豈右頁],王敦問王導:“這人殺不殺?”王導恨周[左豈右頁]不理他,一言不發。于是周[左豈右頁]被殺。后來王導才知道,正是周[左豈右頁]保全了他,悔恨交加。周[左豈右頁]年輕時,也是率性而為,曾在酒宴上用難以出口的手段調戲人家愛妾。大約在周[左豈右頁]看來,他救王導也是出于本性,所以至死也不自我表功。這些故事,至今讀來,使人感憤,使人神傷,使人去掉一些鄙陋之心、虛偽之情。
我們知道,任何一個人類團體,都不能沒有規矩。何況一個國家,怎能各行其是?那個時代的人們,怎么這樣不懂道理?原來這一時期,政局混亂,更迭頻繁,士人們動輒得咎,稍有不慎就會被殺。原因還不是你犯了罪,只是由于你屬于某個政治集團或不屬于某個政治集團。正常的年月,一個人循規蹈矩,即使不做官,不受賞,至少不會獲罪。但動亂的年月,這些規矩根本沒用,根本保護不了你。談話若涉及現實問題更是危險,于是只好作不著邊際的玄遠之談。其行動也放誕不羈,全不把那些規矩放在心上。有人認為這是人性大發現,發現了個人的價值。在我看來則是覺得活著沒意思,所以才無所顧忌,任性妄為。而《老子》、《莊子》的哲學,也就成了他們的指導思想。
漢朝初年,老子和黃帝的名字連在一起,其學說為人民的休養生息,為社會的繁榮和富足,作出了貢獻。魏晉時代,老子的名字和莊子聯在一起,為人們的放任提供了思想根據。就整個社會的意識形態來說,老子學說也不再占據統治地位。
魏晉南北朝時期,老子學說還進一步和方術相結合,成為方士們的理論武器。
摘自《老子與道家》
[錯誤報告] [推薦] [收藏]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