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忽視的古代教育智慧
2015-08-16 22:59:53 作者:佚名 來源:中華民族文化網 瀏覽次數:0 網友評論 0 條
教育在無邊的時空中穿行。如今,人類已經進入知識社會,比起工業社會和農業社會來說,人類的教育形態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教育的目的、教育的制度、教育的內容一直到教育的方式方法等等。可以說,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一種適
教育在無邊的時空中穿行。如今,人類已經進入知識社會,比起工業社會和農業社會來說,人類的教育形態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教育的目的、教育的制度、教育的內容一直到教育的方式方法等等。可以說,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一種適應知識社會要求的新教育正在醞釀和形成之中。與此同時,許多新的教育思想或主張也開始陸續登場,相互競爭,相互激蕩,像新自由主義教育思潮、批判教育學、解放教育學、后現代教育思潮、新實用主義教育思想等等。“主體間性”、“生活世界”、“合法性”、“學校選擇”、“文化抵制”、“霸權”、“賦權”、“對話”、“多樣性”、“反諷”、“規訓”、“服務”、“知識/權力”等等來自不同知識領域的概念風靡中國教育界,為教育實踐提供了一幅近乎全新的概念地圖。在這樣的時代,具有悠久歷史的中國古代教育智慧還有價值或意義嗎?如何立足于實踐的立場看待中國古代教育智慧?中國古代教育智慧能不能實現它的當代轉換,能不能在當代教育理論和實踐中有棲息和表達的空間?這都是一些非常值得思考的問題。
越來越少的教育學者思考傳統文化問題
遺憾的是,據我個人的觀察,在中國教育學界,除了一些從事中國教育史研究的學者外,許多其他教育學科的學者似乎并不經常思考這樣的問題,中青年教育學者尤其這樣。我自己也不例外。前不久,國內同仁所熟悉的、首提“西方教育理論本土化”的杜祖貽教授和著名教育哲學家黃濟先生在英東樓我的辦公室會談,兩位老友見面,談得非常開心。其間,黃濟先生向杜先生匯報說自己離休后正在從事中國傳統文化的整理工作,準備搞一個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讀本,涵蓋經史子集、詩詞歌賦、小說散文乃至家書楹聯等,已經寫出了個大綱,并開始在《中國教師》雜志連載。杜先生聽了由衷地高興,贊揚黃先生此項工作對于普及傳統文化、培植青少年文化自信心功德無量。杜先生說完這番話,就轉過頭對我和北京大學的青年學者蔣凱博士說,年輕人在教育研究和實踐中繼承老一代的文化理想和情懷,祖國的文化就有希望了。不知道蔣凱博士當時有何感想,反正我自己心里是很慚愧的。為什么呢?因為盡管我的導師黃濟先生對于傳統文化情有獨鐘、了如指掌、身體力行,但是我自己并未在學術研究和日常生活中有多少的體現和體會。盡管我在一些研究論文、著作和學術演講中也時常談論一些儒家、道家、佛家的思想,但實話說,自己對它們的閱讀和認識還是很膚淺、很皮毛、很初步的,對它們的感情也遠不似先生們那樣深厚。杜先生要是知道這些,還能不能夠高興得起來呢?!
堅守師道尊嚴
曾經有位朋友,對于當前國內教育理論和實踐中西方教育理論“泛濫”的現象憤憤不平,認為國人對西方教育理論的過度熱情和迷信毀壞了學校、毀壞了家庭、毀壞了青少年兒童。他想邀我寫一本大概叫《中國教育的智慧》的書,以回應當前的教育現實。我當時也很激動,覺得他言之有理,覺得我有責任寫這樣的一本書,并夢想著靠它來醫治中國教育的時弊。激情之下,我還力邀了我的一位在中國古代教育史研究方面非常有造詣的同學一起寫。后來終因我對于中國古代教育文獻的不甚熟悉,加上日漸繁忙的管理工作,只好作罷。
不過,從那以后,我在教育學教學和研究中的“中國意識”卻是強了許多。比如,在課堂上講到師生關系時,我對于“師道尊嚴”有了新的認識。經過仔細地查找資料,我發現“師道尊嚴”堪稱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的師生關系命題。師道尊嚴所要表達和維護的并非是不平等的、等級制、專制型的師生關系,而是教師本人對于教育之道的深切體會和不懈實踐。用今天的學術語言來說,它應該是一個教師倫理學的命題。根據這種認識,我寫了《老師們,讓我們自重》的短文。至于把師道尊嚴理解為不平等的、等級制的和專制型的師生關系,那是“文化大革命”時期有意扭曲或歪曲的結果。試想一下,如果一個時代教師不能嚴守師道,學生不能尊重教師,社會上嘲諷教師,還能有什么真正的教育可言?當我在和另一位朋友合寫《論“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一文最后重引韓愈“嗟乎!師道之不存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一句時,我聽得見自己心顫的聲音。作為一名曾經的小學教師和現在的高校教師,我捫心自問:我是否嚴守了師道?我是否是一名“合格的”教師?
我們未必已弄清古人的教育智慧
中國古代的教育智慧是博大精深、豐富多彩的。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恐怕窮其一生也很難全部領會和掌握。再試舉幾例。在教育和政治關系上,我們中國人強調“政教合一”。“政教合一”西方人也講,但意義大不相同。他們講的“政教合一”強調“(世俗)政治”與“宗教信仰”的統一,是想通過宗教的途徑獲得政治的合法性。我們中國人講的“政教合一”強調的是“政治”與“教化”的統一,既是強調教育的政治功能,更是強調政治好壞對于全體百姓的教育意義。在古代思想家們看來,皇帝或政治家是百姓的老師,皇帝或政治家的好壞決定著社會風氣的好壞,影響到整個社會的性情和行為。“上之所好,民必從之。”上好色,則社會淫亂生;上好財,則社會腐敗生;上好弄權,則社會小人得勢;上好長生不老,社會上仙家術士橫行。所以,在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們看來,一個好的皇帝或地方官要抵得上100所學校所發揮的教育作用。這樣精辟的教育思想,恐怕連今天西方最著名的政治學家、教育學家也未必能夠領會。
再例如,中國古代思想家論學習既講博學又要求有概括能力,既強調文化經典的學習又主張要結合實踐加以領會,既強調個人的自主努力也要求同伴之間相互切磋、觀摩,既強調擇師、尊師也強調反身自省,既強調循序漸進、學不躐等也主張體察頓悟,既強調立下志向也規勸從小事做起,既強調有教無類、人人皆可以成堯舜又承認人有上智下愚之別和因材施教之必要,既強調刻苦學習也提倡積極思考,如此等等。這些學習的智慧比起西方20世紀時髦的學習理論像行為主義、認知主義甚至時下最熱的建構主義來說一點也不遜色。只是我們的教育理論和實踐工作者對于它們還掌握得不夠系統、理解得不夠深刻、實踐得不夠藝術罷了。前些年,一本引進的《學習的革命》在商業操作下席卷中國教育界,力圖給許多家長和孩子帶來學習的福音。可結果呢?除了帶來浮躁的學習心態外,似乎什么也沒有留下。如今,再仔細體會《中庸》所言“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深感先賢們對于學習階段、形式和目的把握得精妙絕倫。今日的中國教育,是否繼承和弘揚了這種優良的學習文化呢?
關于科舉制度
談中國古代教育智慧,繞不開科舉制度。在一些朋友看來,似乎整個古代教育都是為科舉服務的,科舉成了古代教育的“原罪”。對古代教育的詬病與對科舉的批評是聯系在一起的。說實話,我對于科舉的了解不是很多,但知道科舉和教育不是一回事兒。科舉是一種國家選才制度,類似于今天所說的“凡進(政府部門)必考”。這種制度比起之前的什么禪讓制、世襲制、九品中正制(實為一種推薦制度)等都要先進得多、合理得多,有利于選拔優秀人才。據說,近代以后科舉制傳入西方對西方的現代文官制度產生了直接的影響,推動了西方社會政制的現代轉型。果真如此,科舉制也算是中國對于現代文明的一大貢獻了。當然,當學校教育應試科舉并完全成為科舉的附庸時,學校教育的教育意蘊就喪失殆盡,成為幫助青年人參加科舉的機器了。可這也不是設立科舉的原意啊!是學校教育不能體現教育之道,失去了主體性,放棄了自己的教育責任,心甘情愿地墮落的。要拯救墮落的教育,一定要廢除科舉嗎?或者反過來說,廢除了科舉,墮落的教育就自然能夠得救了嗎?
現代的高考與古代的科舉有些地方類似,但實質上是不同的。高考有選拔性考試,科舉也有;高考競爭很激烈,科舉考試也很激烈;高考中的作弊和反作弊真類似科舉時代的作弊和反作弊,作弊者和反作弊者所花費的心思和精力都非同一般。盡管有這些類似,但高考只涉及到高等教育入學機會分配問題,而科舉則涉及到封建國家各級行政職位的分配機會問題,大體上相當于我們今天的公務員或其他入職考試。因此,利用人們長期形成的對于“科舉”的消極印象和高考與科舉的一些相似之處,進而主張在廢除科舉之后廢除高考,實在是糊涂的主張。當年廢除科舉未能拯救清王朝,如今廢除高考就能拯救中國教育?問題不在于要不要考試和競爭,而在于如何維護考試與競爭和公平性與科學性,在于考什么、如何考、誰來考以及教育如何引導青少年對待這種考試和競爭。考場失利的人將來未必沒有出息,古今皆有這種現象。但是拿這些人的事例來要求徹底否定古代科舉制度和現代考試制度在大規模人才選拔和培養中的作用則是不合適的。要知道,這些制度的建立和延續也是社會理性不斷比較和選擇的結果。
不可忽視的道家教育思想
談論中國古代教育智慧,道家的獨特教育智慧也不容錯過。在學術界,有不少的同仁認為道家沒有教育思想,甚至認為道家整個是“反教育、反道德、反文化”的。這些同仁之所以有此議論,恐怕主要是看到了老子“絕圣棄智”、“絕學無憂”之類的話。如果果真是由于這些原因的話,那我是不能茍同的。閱讀老莊的著作,我感觸最深的是他們對于為圣而圣(偽圣)、為智而智(偽智)、為學而學(偽學)的深惡痛絕。以我的看法,他們不是反對個人道德上的精進和知識上的努力,他們所反對的只是人們遺忘自己道德上、理智上的本性一味地追求圣人模樣、口舌之辯。《道德經》第二章中明確說,“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后相隨。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為始。生而不有,為而不持,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我體會,這一章的大意是:當普天下的人們都把某一事物看成是美好的并爭先恐后地加以追逐時,這種美好的事物就失去了美好的本性,逐漸顯露出其丑惡的一面;當普天下的人們都把某一種行為看成是善良的并爭先恐后地加以仿效的時候,這種行為也就變成是不良的了。一切都是相對的、辨證的,有無相生,無中生有;知難不難,知易不易;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燕雀鴻鵠,志向不同;宮聲羽調,相互配合;前因后果,相以為繼。“圣人”做事,不以外界標準為標準,不刻意強求,不虛偽嬌情,唯獨在意其自然本性而已;“圣人”教人,不重言語,不拘形式,不立門派,不爭名利,如同世間萬物,各因其性,在不同的季節發芽開花,不爭先后。已經存在的東西不要太去在意它;已經做的事情不要太去強求它;已經成就的功名不要天天去想它。正因為不去天天想它,所以不為其所累。這一章,大體上反映了老子和后世道家對于人生的總態度、對于教育的總要求,集中表達了道家自然主義的教育哲學主張。細細品味,時時反思,精妙深刻,意義無窮。
古人的教育智慧在文化之中
中國古代教育智慧在哪里?就在中國古代的文化里。要了解中國古代的教育智慧,只從教育史學家那里知曉一言半語是不夠的,必須比較系統的學習中國古代文化。正如中國教育學會會長、當代著名教育學家顧明遠先生在《中國教育的文化基礎》一書前言中說:“十多年前我就萌發了研究教育和文化關系的念頭。直感地覺得,教育有如一條大河,而文化就是河的源頭和不斷注入河中的活水,研究教育,不研究文化,就知道這條河的表面形態,摸不著它的本質特征,只有徹底地把握住它的源頭和流淌了5000年的活水,才能徹底地認識中國教育的精髓和本質。”確實,無論是教育研究者還是從事實際教育工作的教師,都應該專門拿出時間來閱讀一些古代的文化典籍,了解古代豐富多彩的文化形式。
人們除了通過閱讀古代文化典籍了解中國古代教育智慧外,還可以通過正視和分析教育習俗洞察古代教育智慧。教育習俗是人們習慣性的教育思維、言語和行為方式,是社會習俗的一種。教育習俗是在漫長的教育生活中逐漸形成、積淀和傳承下來的,具體表征和詮釋著傳統的教育智慧。教育習俗的觀念形態就是教育常識,一種支配著人們日常教育言行的觀念系統,布魯納稱其為“民間教育學”。對于教育習俗,人們經常處于一種日用而不知的狀態,處于一種非反省性思考的狀態。正視和分析教育習俗,就是建議我們把那些教育的習慣性思維、言語和行為方式擺到眼前來,分析它們,理解它們,看看它們當中究竟包含著怎樣的教育智慧。比如,“師生如父子”,此話到底什么意思?是意在強調師生之間的等級和依附關系?還是意在強調師生之間的倫理關系和倫理責任?國學大師啟功先生與其老師陳垣先生之間感情深厚。1971年陳垣先生去世后,啟功先生悲慟萬分,寫下了“依函丈卅九年,信有師生同父子;刊習作兩三冊,痛馀文字答陶甄”的挽聯,千言萬語盡寓其中,既歌頌了老師在艱難時期對自己的鼓勵、支持和幫助,也表達了自己痛失良師、無言表達的沉痛心情。
用教育尋根療救教育躁動癥
當代社會,孩子的教育已經成為眾多家庭不能承受之重。獨生子女在家中缺乏可以交流的伙伴;父母忙碌,無暇照顧孩子的眾多需求,要么放縱孩子,要么簡單地苛責孩子;電視網絡,商業利潤的追求完全遮蔽了教育的責任;農村家庭,年輕父母外出打工,由雙方的老人照顧年幼的孩子。如果說,家庭教育是整個教育的根基,那么毫無疑問的是,這個根基現在已經開始動搖了,已經出現了裂紋和缺口。
如何拯救家庭教育?如何重新發揮家庭的教育功能?如何使孩子在家庭中受到良好的教育?家長們整日地思考這些問題,受到這些問題的困擾。他們一次次地涌向書店和禮堂,希望能夠從書本上、學者那里找到一些應對問題的良方。他們究竟得到了什么呢?他們是否得到了自己想得到的好東西呢?只有成千上萬的家長們自己才知道。圖書市場上、電視節目和各種名目繁多的家庭教育講座中充斥著各不相同的觀點,操弄著種種外國的育兒經!一本書上說,千萬不要管孩子;另一本差不多同時上市的書卻說:一定要管孩子。一次講座中有人說:父親在教育孩子中起關鍵作用;另一次講座中另一位學者卻說:母親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師。讀來讀去,看來看去,聽來聽去,只能使人產生這樣的印象:中國式的教育注定是失敗的,最好的辦法是把孩子連同孩子的父母、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一起租個專機送到國外去!
中國的父母們已經快失去了自信心!中國的教師們已經快失去了自信心!中國的教育學家們也快失去了自信心!一個人失去了自信心是可憐的,一個時代的教育失去了自信心是可悲的!在放眼世界、吸取世界各國優秀教育文化精華的時候,我們這些為人父母者、為人老師者和從事教育研究的人,是否應該多花一點時間去系統了解中國古代綿延不絕的教育傳統,在復述西方教育話語的同時領悟一下那古老的中國式教育智慧!
“笨鳥先飛”;“嚴師出高徒”;“身教重于言教”;“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石中英)
[錯誤報告] [推薦] [收藏]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
相關文章
網友評論
-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