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傳統坐禮
2015-08-16 21:54:05 作者:佚名 來源:中華民族文化網 瀏覽次數:0 網友評論 0 條
「趺坐」,即雙足交迭,盤腿而坐,如同佛教中修禪者的坐姿,故又稱「跏趺坐」;「箕踞」,即兩腿前伸而坐,全身形似簸箕,故名;「跽」,即跪坐,臀部壓在后曲的腿、腳之上;「帶踞」,腳板著地,兩膝聳起,臀部向下而不貼地,其實就是蹲。
當時,人們在無席的地上也是采用這幾種坐姿。平時不與人接觸交往時,坐姿可以比較隨便一些。但如果與尊長坐在一起,或與友人交談,以及在聚會議事、宴會、招待賓客等正式場合,就要講究坐姿了。禮貌的姿式是「跽」坐,而且講究「正襟危坐」,危坐,是指坐時腰身端正。
坐而失禮是一件很嚴重的事,會被人恥笑。重要場合下,箕踞(箕踞或蹲著),則是不合禮節的輕慢之舉,是對同坐之人的不尊重。箕踞而坐再斜傾身軀倚靠幾案,就更屬輕慢無禮的舉止了。《禮記?曲禮上》就說過:「坐毋箕」。
原壤(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老相識。)踞坐等候孔子,便被孔子用拐杖打小腿,斥責為“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陸賈奉漢高祖之命出使南越,南越王趙佗在會見陸賈的場合下,居然箕踞而坐,陸賈當面指了出來,趙佗很不好意思,馬上正坐起來,并說:“居蠻夷中久,殊失禮義。”可見傳統的坐禮是華夏文明的標志之一。
對于標準有禮的坐姿,古書中也有不少記載。如西漢時大夫宋忠,賈誼,有一次聽卜者講解卜筮,由于這位學識淵博的卜者侃侃而談,順理成章,二人不由得肅然起敬,于是“獵纓正襟危坐”。即整理冠帶,正一正衣襟,危坐,就是挺直腰板,端正的坐好,以表示對這位學者的尊敬。
古時君子士大夫十分重視自身道德禮儀的修養,所以即使平時閑暇之余,也要做到約束自己的言行,如東晉的陶侃便是“職事之暇,終日斂膝危坐”;宋朝的司馬光平時“燕居,正色危坐。”(《古今圖書集成?禮儀典?履部》)三國時魏國的管寧,50年來常坐一木榻,且跽坐,從未箕踞,以致著膝之處都磨出了深坑。
清圣祖康熙皇帝文治武功,威名顯赫。平日上朝時,儼然端坐龍椅,俯視著眾人,殊不知這種皇帝舉止修養的基本功其實是在長期嚴格的要求下培養出來的。
康熙帝曾回憶說從小“凡飲食,動履,言語,皆有矩度。雖平居獨處,亦教以罔敢越軌”。而登基后和大臣們議政,和經講官研讀書史或家庭談笑時“率皆儼然端坐”,是幼年起習就,加上平時的自我涵養造成的。
椅子出現之前,人們在正式場合必須跽坐,這樣坐是很難受的,現代人恐怕很難堅持半小時以上;所以,古時候的人們必須經過刻苦訓練,才能適應這種坐姿。孩子們學的第一堂禮儀課就是跽坐,其意義與新兵入伍時訓練軍姿很相似。跽坐的訓練,不僅能磨練孩子的意志,甚至能收到修身養性的效果。因為再怎么訓練,跽坐久了都會不舒服,內心也會焦躁不安,所以跽坐訓練更是對自身心性內涵的修煉,通過訓練,可以實現內心與坐姿的和諧統一。
傳統坐禮的秩序傳統坐禮秩序井然,坐席有著嚴格的主次尊卑之分,尊者上坐,卑者末坐。《弟子規》有言:“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禮記·曲禮》亦道:“為人子者,居不主奧,坐不中席”。何種身份坐何位置都有一定之規,如果盲目坐錯席位,不僅主人不樂,自己事后也會為失禮之事追悔莫及。
在古代,室內座次以東向為尊,即貴客坐西席上,主人一般在東席上作陪。年長者可安排在南向的位置,即北席。陪酒的晚輩一般在北向的位置,即南席。入坐的規矩是,飲食時人體盡量靠近食案,非飲食時,身體盡量靠后,所謂“虛坐盡后”。有貴客光臨,應該立刻起身致意,以示敬重。
古人在席子的擺設及入席等方面也有許多禮節講究。如「席不正不坐」,說的是席在擺設時要與室內四邊平行而不斜,否則就不應該坐。席正而坐,體現坐者的端莊,也是一種禮數。孟子的母親是個非常講究禮節的人,據說她為了讓未出生的孟子知禮,受到禮教的影響,行「胎教之法」,懷孕時便「席不正不坐」。《禮記?曲禮上》對入席的禮法有如下規定:「毋躇席,摳衣趨隅」,即入席時,不要從席子的上首即前邊踏席越過,應該提起衣裳走向下角再進入自己的席位。
「坐不中席」是指席中為尊者獨坐時的位置,所以卑者即使獨坐也不能居中,而應坐在邊上。「異席」,古代一席一般坐四人,如果有五個人,應讓長者另外坐席。「敬無余席」,說的是與尊長坐在一起時,中間不要留較大空隙,應靠近尊長,以便服侍、請教。
[錯誤報告] [推薦] [收藏]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