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禮之嬰兒“出窠”
2015-08-16 21:51:42 作者:佚名 來源:中華民族文化網 瀏覽次數:0 網友評論 0 條
出窠本來是指小鳥長到一定的時候由其鳥公鳥婆帶出鳥巢練習飛翔、認路、捕食等巢外活動,期以今后離開父母能獨立生活,經得起風霜雨雪的磨練。嬰兒“出窠”指嬰兒滿月之后,由其父母帶去外婆家認親戚。據說經過出窠這么個程序之后,嬰兒長大后不會忘記外婆那邊的親戚。更不會忘記祖恩。另外,孩子從小就能出遠門走親戚,身體接受了鍛煉,將來會健康強壯;人生道路上將會風雨無懼,獨立生活能力強,經得起生活的磨難。
出窠這天,嬰兒的父母要給他(她)好好打扮一番。穿戴一新,還在嬰兒的雙眉之間(印堂處)擦點黑鍋煙灰,有點像包黑炭之威風。一路上可避妖驅魔,保佑孩子身體健康,長命百歲。另外,這一點還是個裝飾打扮,白嫩的額頭上一點黑點,起到“畫龍點睛”之效果。
到了外婆家之后,外祖父那邊的親戚朋友都會聚攏來,搶著親吻他,弄得嬰兒啼來大人笑,好不熱鬧。外公外婆在一邊看了,樂得合不攏嘴,殺雞打鴨,采辦豐盛的筵席,款待親朋戚友。大舅二舅滿舅輪回請客,九天九夜不撒席。真可謂添丁之喜為大喜呀!在外婆家一呆就是十天半個月。
“出窠”回家這天,外公外婆、舅父舅母還要打發嬰兒的紅包、衣服、糖果糕點之類。出門時,抹去嬰兒額頭上的黑點,俗稱“去黑”,再點上一個朱砂紅點,表示觀音菩薩施了法術,寓意走向光明與幸福,一生平安。
除了打發紅包之外,七仙湖區的農家另外還贈送又大又圓的“糍粑”(用糯米做的),上面用紅曲寫字,或用紅紙剪字貼在上面。多為福、祿、壽、喜之類。預祝嬰兒及全家生活圓滿,前程似錦。得到的糍粑越多越顯富貴。
嬰兒的父親挑著滿滿的一擔“打發”,“閃唧丫唧”,嬰兒的母親抱著孩子一同回家。爺爺奶奶老遠出門迎接,見了孫子回來,喜得合不攏嘴。連忙接住孫子,一邊張羅著把那些糍粑大部分分發給親朋戚友,街坊鄰里。其意義是:一來分享孩子家人的幸福和喜悅,二是吃掉嬰兒的不幸和災禍。這樣,嬰兒在父母的精心照料下就會逢兇化吉,茁壯成長。
[錯誤報告] [推薦] [收藏]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
相關文章
網友評論
-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