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賓禮之朝覲禮儀
2015-08-16 21:39:39 作者:佚名 來源:中華民族文化網 瀏覽次數:0 網友評論 0 條
古代的朝覲禮儀是賓禮之一,朝覲之禮用意在于明君臣之義,通上下之情。
1.禮經朝覲禮
《周禮·秋官·大行人》說:“春朝諸侯而圖天下之事,秋覲以比邦國之功,夏宗以陳天下之謨(謀),冬遇以協諸侯之慮。”這是從天子的角度而言。
古代的朝覲禮儀是賓禮之一,朝覲之禮用意在于明君臣之義,通上下之情。
1.禮經朝覲禮
《周禮·秋官·大行人》說:“春朝諸侯而圖天下之事,秋覲以比邦國之功,夏宗以陳天下之謨(謀),冬遇以協諸侯之慮。”這是從天子的角度而言。從諸侯的角度講,就是《孟子·梁惠王下》所說:“諸侯朝于天子曰述職。述職者,述所職也。”
王畿之內的諸侯,一年朝覲四次。封于遠方的諸侯則分為“六服”,各以服數來朝。邦畿之外方五百里謂之侯服,每歲一見;其外方五百里謂之甸服,二歲一見;又其外方五百里謂之男服,三歲一見;又其外方五百里謂之采服,四歲一見;又其外方五百里謂之衛服,五歲一見;又其外方五百里謂之要服,六歲一見。九州之外,謂之藩國,世一見。這是《周禮》所記的制度,大概是一種理想主義的規劃。《禮記·王制》則說,諸侯之于天子“五年一朝”。
2.歷代朝覲禮
諸侯朝覲天子的史料,先秦古籍《尚書》、《詩經》、《春秋》、《竹書紀年》等保存甚多。
秦平天下,廢諸侯,立郡縣,朝覲之禮自然廢棄不用。兩漢時,諸侯王或一年一朝,或數年一朝,或長期滯留京都,沒有嚴格的制度。同姓諸侯王來朝,常以家人之禮相待,有時燕飲言談不大講究君臣禮數。以后晉武帝泰始時規定,諸侯王每三歲一朝,朝禮皆執璧。后周時,梁王蕭詧(察)以藩國身份入朝,當時方依據禮經制定朝覲之禮。(《隋書·禮儀志三》)
唐《開元禮》有藩主來朝禮。藩主到達賓館,在門前皇帝派使者用束帛“迎勞”(迎接,勞問)。朝覲前,遣使戒日。至期,由通事舍人引導藩主自承天門至太極殿閣外。鼓樂齊奏,皇帝即御座。藩主入門,亦用鼓樂,樂止,藩主再拜稽首行禮。侍中宣讀制書,宣敕命,引藩主升坐,勞問藩主。禮畢,鼓樂奏鳴,藩主再拜稽首行禮。他日,皇帝宴藩主。宴前,藩主奉贄,獻貢物。宴后,皇帝常有賞賜。宋代外國君長來朝,采用唐制。元代受朝之事雖史書有載,唯儀制未詳。
明代洪武初,規定親王每歲朝覲,但是不得同時來京,必須等一王朝覲完畢回國之后,再通報另一王,準許其來京朝覲。自長至幼,自嫡及庶。嫡者朝畢,方及庶者,也按照長幼序次,周而復始。居邊諸王,邊境安寧則依期來朝,邊境有事則不拘常規。朝覲時,大朝八拜行禮,常朝一拜叩頭。伯、叔、兄輩見天子,在朝行君臣之禮,在便殿行家人之禮。
清初,藩王分為兩類,凡處于中國西、北方面如內外蒙古科爾沁、喀爾喀諸部及新疆額魯特部、西藏喇嘛等,由理藩院掌管;而處于東、南方面如越南、朝鮮、琉球等屬禮部的主客司掌管,二者親疏有別。蒙古等部藩王,康熙時分班輪流來朝。雍正時改分四十九旗王公、臺吉為三班,二歲一朝。至咸豐時廢止。安南等國王則偶有一至。朝覲禮大多參照禮經制定,但較為簡略。如遇到大朝、常朝,藩王列于班末行禮如儀。非朝期則單獨召見。
[錯誤報告] [推薦] [收藏]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