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案之間,天地之外——宴飲佳境的鋪陳造設
2015-08-16 21:34:45 作者:佚名 來源:中華民族文化網 瀏覽次數:0 網友評論 0 條
宴飲環境也是文化,它展示了一個民族是不是真的熱愛生活懂得情調。宴飲環境分為本體環境和外部環境,本體環境是由桌、椅、幾、案等構成的飲食承托環境。外部環境則是房屋、溫度、天氣、季節等要素構成。
先說本體環境。
宴飲環境也是文化,它展示了一個民族是不是真的熱愛生活懂得情調。宴飲環境分為本體環境和外部環境,本體環境是由桌、椅、幾、案等構成的飲食承托環境。外部環境則是房屋、溫度、天氣、季節等要素構成。
先說本體環境。與席居正坐的起居方式相協調,華夏傳統宴飲長期使用幾、案等宴飲家具。每人面前一張食案,席地正坐,這就是華夏傳統宴飲最具標志性的形態。莊重、古雅,充滿了文明古國的獨特文化氣象。
當代中國人宴飲,多是在酒樓或家庭的宴會廳,門窗緊閉只以空調這種工業機械與外部污染重重的城市空氣做交換,大屏幕電視,卡拉OK,人聲鼎沸,壓抑、窒息、嘈雜。而華夏先民則要有情調得多。于山水之間設飲歡宴,盡得清風明月之韻,天人和諧之氣。也難怪古代詩人把酒臨風便得佳句,如果讓李白整天悶在KTV包廂里喝洋酒,想必他一句詩也憋不出來。除了純自然的環境,還有半自然的環境,臨江樓閣、臨水軒榭、清風涼亭......在偉大的華夏傳統建筑中,先民臨風把盞,遠方山雨欲來。
華夏傳統文化深得天人和諧之道,講究天地人三者氣韻的貫通,以宴飲文化觀之亦是如此。我們不難發現一個微妙的現象,在華夏傳統宴飲場合,不管在哪里,很少有掩門閉窗的。其中奧妙,難以盡言。
即使在純室內的宴飲環境,華夏先民也絕不會隔斷與自然的聯系,飲食佳境的造設,也是著眼于天人的溝通與和諧。《開元天寶遺事》說,唐代楊國忠子弟“每至伏中取大冰,使匠琢為山,周圍于宴席間。座客雖酒酣,而各有寒色,亦有挾纊者。”宴席周圍放上冰雕,造成一種十分涼爽的環境,那些身體稍弱的人甚至要穿上棉衣赴宴,可見降溫效果也是很明顯的?!抖抨栯s編》提到同昌公主宴客,方法奇絕。說公主有一日在廣化里設宴,擺滿了美味佳肴,可天氣太熱,于是公主讓人取來澄水帛,以水蘸之,掛于南軒,冷得滿座人都想多穿點衣服。這澄水帛長達八九尺,像布帛一樣輕細,薄得透亮,因里面有龍涎,所以能消暑毒。 在宋代,酒樓食肆也采用了調節溫度的措施,改善了飲食環境。據《東京夢華錄》和《夢粱錄》等書記載,不論是汴京還是臨安,酒樓食店大門有彩畫,門內設彩幕,店中插四時花卉,掛字畫,夏天增設降溫的冰盆,冬天添置取暖的火箱,使人有賓至如歸的良好感覺。
[錯誤報告] [推薦] [收藏]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