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門官場禮儀
2015-08-16 21:27:18 作者:佚名 來源:中華民族文化網 瀏覽次數:0 網友評論 0 條
賓主進門禮儀
儀門,顧名思義為禮儀之門,是衙門主官迎送賓客的處所。拜訪的文官到此要下轎,武官到此要下馬。
封建時代不同品級的官員相見,有繁雜的禮儀程式。一般品秩相當的官員來署,賓客至官署時,主人屬吏入門通告。賓到儀門下車(馬)。衙門主官只需到儀門外檐下作揖相迎。然后賓從儀門中門而入(內鄉縣衙有東門、中門、西門之分;東門稱生門,供人日常出入;中門稱迎賓門,平時緊閉,只有進行迎接禮儀時方打開;西方稱死門,平時緊鎖,只有處決犯人時方打開,把犯人從此門拉出行刑),主從東門進入,到廳后,各再相拜。品秩低下的官員拜見衙門主官,只能走儀門的東門進入。
此外,“凡與客人者,每門讓于客”,客人進門,主人相迎,每道門都要讓客人先進,主人入門走右邊,客人入門走左邊,主人上臺階走東階,客人上臺階走西階,走東階的要先抬右腳,走西階的要先抬左腳等。
下級拜見上級
下級官員初次拜見上級官員時要身著公服,由主人屬下引領,自東階升堂,到長官面前,首先將寫有自己職銜、履歷的名柬交于上司驗看,口稱“卑職給大人請安”,行半跪禮,長官請下級就坐,下級須謝坐。就坐后,側身面向長官,取半坐姿勢,回答上司第一句話時,一般要起立作答,待長官示意坐下后就坐。
唐以后流行敬茶禮俗。客人就坐后,端上一杯清茶,以示對客人的尊敬和歡迎。第一杯茶只斟三分之二處,客人要稍品嘗即放下。第二道茶,可邊品邊談,進入拜訪正題。等主人給客人斟第三道茶時,客人就應起身告辭。古代一些達官貴人,又有“端茶送客”規矩,客人起身告辭時,主人要端起自己茶杯以示歡送。后有的主人要下遂客令,也舉杯示意,下人馬上會喊一聲“送客”,客人要知趣離開。
品官相見禮儀
品官相見,有揖拜、公聚序坐、回避等禮節。
品官揖拜。洪武二十年(1387年)定:公、侯、附馬相見,各行兩拜禮。一品官見公、侯、附馬,一品官居右,行兩拜禮,公、侯、附馬居左答禮。二品見一品,揖拜同上。若三品見一品,四品見二品,行兩拜禮,一品、二品答受從宜,余品以此便行禮。若有親戚尊年之分,從行私禮。洪武三十年(1397年)令:凡百官以品秩高下分尊年。品秩相近的行禮,則東西對面而立,卑在西,尊在東。其品秩相差二、三等的,卑在下,尊在上。相差四等的,則卑拜下,尊坐受,有事則跪地奏報。
文武百官公聚,依品秩高低排坐次;品秩相等依衙門次第分坐次。若王府官與朝官坐立,各按品級,皆在朝官之下。
品官相見回避。洪武三十年(1397年)定:附馬遇公、侯、分路而行。一品、二品遇公、侯、附馬,引馬側立,等公、侯、附馬過去后再行。二品見一品,趨右讓道而行。三品遇公、侯、附馬,引馬回避;遇一品,引馬側立;遇二品,趨右讓道而行。四品至九品官,皆按此例遞差而為。
官場方位尊卑
古時左右尊卑的劃分在不同時期,不同的場所有不同劃法。方位上以左為尊。我國古代官署建筑坐北朝南,東就是左,西就是右。
朝堂上以面南為尊、群臣面北、文東武西、文尊武卑。我國古代帝王和衙門主官的座位設在北方,面向南方,北就為上。而排在南方的群臣又有文武之分,文東武西。省府州縣衙門六房之設,東列吏戶禮,西列兵刑工,吏為文,兵為武,顯然與朝堂一樣,文東武西,文尊武卑。
清代相見禮儀
清代下級相見上級要行“請安”禮。請安禮有屈右膝請安,又有前屈左膝,右腿后彎作蹲身垂手請安的。如左膝前屈,右腿后彎,右臂斜向前伸,則為“打跧”。弟向兄請安扶之雙手,為“接安”。滿族婦女請安,雙腿略屈,往下蹲身,為“蹾安”,也可以用雙手扶左膝,右腿微屈下蹲作蹾安。
清代還有一跪三叩首、二跪六叩首和三跪九叩首的大禮。《清宮瑣記》稱:三跪九叩是先將左手馬蹄袖放下,再放右手馬蹄袖,然后跪下,坐在腳后跟上,上身挺直,右手伸平舉到鬢角處,手心向前,然后下叩,再舉起,再下叩,這樣連續三叩,站起來,即為一跪,重復三回,為三跪九叩禮。參加大典,臣僚要行此三跪九叩之禮。
宴飲相關禮儀
《禮記•禮運》有“夫禮之初,始諸飲食”,也就是說,原始的禮儀活動是從飲食開始的。在日常飲食活動中,禮儀可以區別君臣、尊卑、長幼,以實現“講禮于等”的基本精神。進餐形式上,含有社交目的的集體聚餐,古人稱之為“宴”,一種是朝廷賜宴和因公事舉辦的公宴,一種是士大夫之間的社交禮宴。不同類型的宴有不同形式的禮儀要求。
首先是座次安排。古代禮儀習俗,席位以左為尊,主客之間,主居右而客居左,常言說“虛左以待”,就是空著左邊的位置以待賓客。顧炎武《日知錄》載:“古人之座,以東向為尊”,這是在聚餐的時候區別上下尊卑的一種禮儀。后來出現八仙桌,首席面東居中而坐,左手是二席,右手是三席,然后分左右依次排列。
其次是落座與進餐。首席尊者沒有落座,其他人就不得落座;首席尊者勸酒,不可以推辭;杯中酒盡需倒酒時,要從首席尊者開始,落座后又有客人來,無論尊貴貧賤,都要出去迎接等。
再次是進餐禮儀,如與別人一同進餐是要“不飽”,表示謙虛有禮,要“毋頡咤食”即不能發出難聽的聲音,還要“毋刺齒”即不要當著別人的面剔牙齒等。許多禮節至今還在流傳沿用。
衙門官場禮儀只是古代禮儀文化的一小部分,長期以來,古代禮儀精華和糟粕處于滲融并存狀態,我們研究借鑒古代禮儀時,需要辨別取舍,吸收精華,使傳統文明禮儀古為今用。
[錯誤報告] [推薦] [收藏]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