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院常住居士禮儀
2015-08-16 21:15:47 作者:佚名 來源:中華民族文化網 瀏覽次數:0 網友評論 0 條
佛教在中國傳承了上千年,佛教文化博大精深,其勸人向善的主旨,有助于人們的修行和社會的穩定,所以信眾也是非常多的,從古時候開始,就有很多信仰道教或佛教而在家修行的人,統稱居士,現在每個寺院都有常住在寺院的護法居士,這些
佛教在中國傳承了上千年,佛教文化博大精深,其勸人向善的主旨,有助于人們的修行和社會的穩定,所以信眾也是非常多的,從古時候開始,就有很多信仰道教或佛教而在家修行的人,統稱居士,現在每個寺院都有常住在寺院的護法居士,這些居士都是發大心的菩薩行者,他們不辭勞苦的長期參與寺院的護持工作,為寺院法務活動的開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常住在寺院的居士要確立和遵循“信佛、學法、敬僧、修行”的禮儀原則。
《中庸》上有“禮儀三百,威儀三千”的說法,中國自古就很重視禮,禮儀是對人,威儀是自律。寺院常住居士的禮儀代表了所在寺院的形象,因此要從外到內,由內而行于外,使內外合一。內為心儀(內強素養),外為身儀(外樹形象),茲分述如下:
(一)心儀:內強素養
人活在世間,不斷地接受到四面八方、古往今來、各式各樣、各種不同身份的人及異類眾生直接或間接的幫助,所以要知恩、報恩、知慚愧。知恩、知慚愧的人一定會關懷人、照顧人、同情人;反之,就會怨天尤人、不知反省。知慚愧使人精進、忍辱。自己知道錯誤,首先須勇于承認,并發露懺悔:面對自己的錯誤,先自己對自己懺悔,再對佛菩薩像懺悔,并發愿不再犯同樣的過錯。由于寺院常住居士大都是發心大、學齡長、修行好,因此更要加倍嚴格要求自己。
一、以慚愧心來看自己,以慈悲心待人
對任何人都要謙虛有禮貌,不與人對立,有感恩的人,就不會與人對立。心中有物,不僅障礙自己也障礙別人,應常常站在別人的立場來設想。希望別人的觀念、性格改變,先要反求諸已,改變自己,只要自己的心轉變,對方就是成就自己的人。
學會放下:兩位禪者走在一條泥濘的道路。走到一處淺灘時,看見一位美麗的少女在那里躑躅不前。由于她穿著絲綢的羅裾,使她無法跨步走過淺灘。
“來吧!小姑娘,我背你過去。”師兄說罷,把少女背了起來。過了淺灘,他把小姑娘放下,然后和師弟繼續前進。師弟跟在師兄后面,一路上心里不悅,但他默不作聲。晚上,住到寺院里后,他忍不住了,對師兄說:“我們出家人要守戒律,不能親近女色,你今天為什么要背那個女人過河呢?”“呀!你說的是那個女人呀!我早就把她放下了,你到現在還掛在心上?”
這個公案告訴我們,如果老記著別人好像做過什么錯事,其實是自己在繼續錯著。
二、尊上謙下,見人自低一級,把每個人都當成菩薩看,人的才能、觀念、智商不同,但道心能消融人我間的分別心。彼此取長補短、互相合作,相信自己有所不足,需要彼此互為助緣,這樣才能尊重自己,也尊重別人。
三、消融自我,不要自我膨脹,固執己見。若伸張了自己就離開了佛陀本懷,佛心是無我的,我們要學佛陀的慈悲與智慧“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
四、不批評,不計較;互相關懷,互相幫助。大家都是寺院常住的成員,寺院常住的任何問題,也就是我們自己的問題,所以要自己來解決“知恩報恩為先,利人便是利已。盡心盡力第一,不爭你我多少。”
狗和樹:有一只狗,每天晚上都在一棵樹下休息,多年如一日。有一天,一陣風吹來,把一根樹枝折斷了,剛巧墮在它的背脊上。它就很生氣的走開了,到一個露天的地方去休息,決定不再回到這棵樹下,也不想一想樹枝掉下來的原因,只埋怨這棵樹對待自己不好。直到天色晚了,又下起雨來,它遠遠地看見一陣風正吹過那株樹,所有枝枝都在不停地搖動著,它就覺得還是樹下好,自言自語地說道:“樹在叫我了!”于是重又回到樹下去。
這個故事比喻:學修佛法,志愿要堅定不移,不能因為師長的輕微叱責就忘掉多年的修學恩情,隨意離開護持多年的道場,等到遇到種種煩惱,才再去親近師長。這樣來來去去,浪費時間生命,甚至還跑散了心,退失正念。
五、不談論是非,不傳謠言,不聽信謠言,應多利用時間學佛、修行、護法。
1.道場與道場之間的是非;人與人之間的是非;與自己不相干的事;別的團體的事;過去的事都不必再談;家里的事與人無關的也不必談“時時心有法喜,念念不離禪悅”。
2.目前有發生家庭困難、事業困難、心理上的矛盾,身體方面的問題都可以談。要互相關懷,用佛法來鼓勵、安慰、勸勉,但不涉及法律、金錢、政治:“為了廣種福田,那怕任怨任勞”。
水依然在流著:有一個人,走路走得很口渴,在路旁看到巖石里有一泓清泉涓涓流出面前盛有木桶,水是滿滿的,他就開口大喝,喝得足夠了,那時他就舉手木桶說:“我已經喝好了,你的水可不要再流出來了。”可是水依然在流著,并不停止。這人在桶邊大怒大鬧個不休。有人見了,笑責他道:“你不要它,你自離去就是了,何必定要它不流出來呢?”
這個故事比喻:世人常在生死渴愛中飲用著五欲的水(五欲是:財、色、名、食、睡,或者是色、聲、香、味、觸,這些境界,常常使人們顛倒迷惑。)有時,感到厭倦了,希望色聲香味等不要再來相擾。這就應該收攝六根,從內心用功夫,使自己的心念不去攀緣,不生妄想。所以我們做事無論遇到是順是逆,都不要埋怨道場不清凈、師父有分別、別人不修行等等,不這樣從自心遠離作功夫,而只要求外面的境界不來侵擾,想獲得煩惱的解脫是不可能的的。
寒山問拾得:“世間有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騙我,如何處置乎?”拾得曰:“忍他、讓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過幾年你且看他。”
[錯誤報告] [推薦] [收藏]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