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經》:承接偉大的文化傳統
2015-08-16 16:24:52 作者:佚名 來源:中華民族文化網 瀏覽次數:0 網友評論 0 條
詞語仍然沿用,詮釋卻不相同。同樣的漢字,古今觀念理解差異之大,問題之普遍,稱之為文化代溝、文化斷崖,毫不為過。曾見學者引用“刷刷筷子洗洗碗”歌詞作為勸孝的范例,細思之,子女“回家看看”,吃父母一頓飯,父母似餐廳老板兼
詞語仍然沿用,詮釋卻不相同。同樣的漢字,古今觀念理解差異之大,問題之普遍,稱之為文化代溝、文化斷崖,毫不為過。曾見學者引用“刷刷筷子洗洗碗”歌詞作為勸孝的范例,細思之,子女“回家看看”,吃父母一頓飯,父母似餐廳老板兼大廚,子女只是白食客兼服務員而已。孔子因為“犬馬能養”而否定單純的“能養”為盡孝,而現在,依然被父母所養卻成了勸孝的模本。
古人盡孝有不同的等級。有孝敬,有孝養。如果沒有敬,只有養,那么養就不能夠稱之為孝。另一方面,今人往往看重儀式活動,如跪拜、唱歌之類,又似乎只做敬,不做養,也不是完全的孝。曾子說孝:“養可能也,敬為難;敬可能也,安為難;安可能也,卒為難。”所說養、敬、安、卒,將孝劃分為四個程度。古人又分孝為大中小三等,又分孝為始、中、終三段,甚至不孝也有等級。
《孝經》一書,正文僅1800余字,但地位極為特殊。有學者認為《孝經》之稱為“經”尚在漢代立太學講《五經》之前,其意義重大尚在各經之上,有“大本”、“總會”之稱,可謂經中之經。
《孝經》文本結構的最明顯特征,首先是分列出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庶人五章,稱為“五孝”。“五孝”各有不同的等級層面,名位高的人要求有更高的承擔。
“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蓋天子之孝也。”
“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蓋諸侯之孝也。”
“能守其宗廟,蓋卿大夫之孝也。”
“能保其祿位而守其祭祀,蓋士之孝也。”
“謹身節用,以養父母,此庶人之孝也。”
此處“五孝”與上述孝道之大中小三等,始中終三段,意義不同,不可以一身而兼有之。身為天子諸侯,不可以與匹夫論孝;身為庶人,也不可以與天子諸侯論孝。
《后漢書》載,漢明帝“當謁原陵,夜夢先帝、太后如平生歡。既寤,悲不能寐。即案歷,明旦日吉,遂率百官及故客上陵。其日,甘露降于陵樹,帝令百官采取以薦。會畢,帝從席前伏御床,視太后鏡奩中物,感動悲涕,令易脂澤裝具。左右皆泣,莫能仰視焉”。這段珍貴而感人的情節,顧炎武卻有批評,認為:“此特士、庶人之孝,而史傳之以為盛節!”
由此自然產生出一個問題:孔子生三歲而父亡,未冠而母亡,原本無可盡孝,為什么要作《孝經》?孔子少孤,甚至不知父墓所在。如果他想冬溫夏清,昏定晨省,左右就養,進奉飲食,像曾參那樣“躬行匹夫之孝”,胡可得也?“親戚既歿,雖欲孝,誰為孝?”如果他想“哭不偯,禮無容”,“擗踴哭泣,卜其宅兆”,像《孝經》所述孝子之喪親那樣,豈可得也?
《孝經·三才章》:“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此“行”字非個人行為之“行”,乃是人類生存、生命的運行,即如天地星辰的運轉。“民之行”即人道、人文、文化、文明之意。人道效法天地而助成萬物,故下文云:“則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順天下。”
《孝經·庶人章》又云:“用天之道。”鄭玄、陸德明、唐玄宗均解為“春生,夏長,秋斂,冬藏”。簡朝亮云:“四時迭用其道。”日本《古文孝經》徑作“用天之時”。可知天之經、天之明、天之道、天之時,皆一義,均謂天道四時五行運轉之順序。
《孝經·圣治章》:“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嚴父,嚴父莫大于配天,則周公其人也。”《孝經》一書稱道先王、明王,而提到姓氏的只有周公。與“周公其人”此節最貼近的一段話,見于《中庸》:“夫孝者,善繼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又云:“父作之,子述之。武王纘大王、王季、文王之緒。”又云:“武王、周公,其達孝矣乎!”可知古人言“孝”,有“善繼”、“善述”之義。
又《周禮·考工記》:“知者創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謂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此節言圣與賢、作與述最明。蓋有世業乃有所謂承傳,能開創、作始乃得稱之為智者、圣人,能接續其志意與事業乃得稱之為巧者、賢人。“圣”即“智”,《尚書·洪范》“睿作圣”。“賢”即“巧”,《說文》:“賢,多才也”。未有深通之智,不足以稱為“圣人”;未有多才之巧,不足以稱為“賢人”。故《考工記》此節亦可理解為:“圣人創物,賢人述之。”
韓非云:“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獸眾,人民不勝禽獸蟲蛇,有圣人作,構木為巢,以避群害,而民悅之,使王天下,號之曰‘有巢氏’。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惡臭而傷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鉆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說之,使王天下,號之曰‘燧人氏’。”此即古人所說圣人之所以為圣人之公論。
而創業雖難,垂統亦難。《孟子·梁惠王下》:“茍為善,后世子孫必有王者矣,君子創業垂統為可繼也。”“善繼”、“善述”而能“垂統”者,如此謂之為“孝”。陳澧云:“《孝經》大義在天子、諸侯、卿大夫、士皆保其天下國家,其祖考基緒不絕,其子孫爵祿不替。”此即《孝經》稱道周公之意。蓋能承接先祖基緒,則稱之為“大孝”、“達孝”、“至孝”;凡不能承接先祖基緒者,則亦不得稱之為孝。故《考工記》一節亦可理解為:“先祖創物,孝者述之。”
由此而言,《孝經》當可稱之為一部教與學之經,一部上行下效之經,一部繼承之經。
《禮記》云:“作者之謂圣,述者之謂明。明、圣者,述、作之謂也。”此節論“作”、“述”之別甚明,然而《論語》載“子曰‘述而不作’”,學者于此議論紛紜。既稱孔子為圣人,而孔子自言“述而不作”,何以稱之為圣人?如謂孔子有作,則孔子所作在于何處?
朱子《論語集注》解此節,約有三義:其一,以孔子語為自謙之辭。其二,以為孔子確為有述無作,是賢非圣。“孔子刪《詩》《書》,定《禮》《樂》,贊《周易》,修《春秋》,皆傳先王之舊,而未嘗有所作也。”其三,孔子雖然不作,功業則超乎始作。“然當是時,作者略備,夫子蓋集群圣之大成而折衷之。其事雖述,而功則倍于作矣,此又不可不知也。”
《孝經》一書,以實情論之,文本多撮述經傳,情節則孔子與曾參問答,而又篇幅簡短。漢人雖重《孝經》,而其簡冊形制僅當經書之半。《六經》皆長二尺四寸,《孝經》一尺二寸。
《貞觀政要》載唐太宗謂侍臣曰:“帝王之業,草創與守成孰難?”房玄齡與魏徵各有所對,而唐太宗以為當草創之時則草創為難,當守成之時則守成為難。
按《易經》有“隨時之義”,《中庸》有“君子時中”。當其時之謂可,而時有盛衰。故當盛世之時,始作為難,紹述則卑卑無足論;當衰世之時,始作不可得,紹述則難能可貴矣。
孔子當晚周衰世,故不可言始作,只可言紹述。劉炫曰:孔子“運偶陵遲,禮樂崩壞,名教將絕”。邢昺曰:孔子“生不偶時,適值周室衰微,王綱失墜,君臣僣亂,禮樂崩頹”。要之,孔子“述而不作”,孔子之時也。
在傳統中絕的時態下,對于古學的守舊,亦即是重要的創新。故孔子之所為在三代當為述,在晚周則為作。當周文疲敝之時,孰能保三代學術而守之?當秦火之后,孰能保《六經》章句而守之?當民國“赤縣神州值數千年未有之巨劫奇變”之時,孰能保數千年固有之文化精神而守之?當此之時,似之守舊,實即創新。
孟子稱孔子為“集大成”,意謂孔子未能創始,而能善終。據邢昺推論,孔子作《孝經》之年在魯哀公十四年后、十六年前。此時孔子之“述”,其實際作用甚至超乎先圣之“作”,亦猶《孝經》之“總會”甚至超乎《六經》。
孝,上行下效也,先祖行、子孫效也,圣人行、賢人君子效也。凡我華夏子孫,當以承接文化傳統為孝。孔子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刪述《詩》《書》之后,殿以《孝經》,越過天子、庶人之“五孝”而論“三才”,繼論“孝治”、“圣治”,凡此均與孔子自身無關,其實寄寓“大孝”、“至孝”、“達孝”一重境界。“自西自東,自南自北,無思不服。”“心乎愛矣,遐不謂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蓋意欲以承接三代文明為期許,以承接華夏神州固有的文化傳統為胸懷。此則孔子之“孝”也,孔子之“作”也,孔子之所以為圣人也。
[錯誤報告] [推薦] [收藏]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