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與中國人
2015-08-16 16:00:48 作者:佚名 來源:中華民族文化網 瀏覽次數:0 網友評論 0 條
中國人的生活中無處不存在儒家文化的影響,每一個人中國人都會教育自己的子女要做到“仁義禮智信”,這幾個方面也成為衡量一個人品質的一種標準。自古以來的讀書人都抱有一個“達則兼濟天下”的抱負,即便是落魄了無所建
中國人的生活中無處不存在儒家文化的影響,每一個人中國人都會教育自己的子女要做到“仁義禮智信”,這幾個方面也成為衡量一個人品質的一種標準。自古以來的讀書人都抱有一個“達則兼濟天下”的抱負,即便是落魄了無所建樹,也要做到“獨善其身”。封建社會每一個士子都想著“修身、齊家、平國、治天下”。盡管社會演變到了21世紀,但是儒家思想的影響卻從未消失過,而且近些年來國學大受推崇。儒家處世待人的哲學影響著一代又一代千千萬萬的中國人。
眾所周知,儒家文化的開山鼻祖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偉大教育家孔子,孔子創立了儒家思想我認為不僅僅是造福中華民族的處世哲學,甚至是全人類的文化精華。孔子的先祖曾是雄踞一方的諸侯,周朝的貴族,本不姓孔,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之后,后代子孫便以孔為姓。孔子的曾祖父為了躲避戰禍,遷居當時的魯國,孔子的父親在當時是一個有名的武士。傳說孔子的母親去尼丘山祈禱,然后懷孕生下孔子,所以孔子名丘,因為孔子在家中的男丁中排老二,所以孔子取字仲尼。據說孔子之所以能有那樣偉大的思想,是因為受到母親的影響,其實孔子的童年也過的不好,三歲時父親去世,家道敗落。但是在不盡如意的環境中孔子還是逐漸成為一個具有卓越才能和偉大思想的賢者。孔子曾經在魯國做過官,雖然時間不長,但是在短短的時間里,他的才能讓強大的齊國都感到害怕,最終還是官場失意。在以后的日子里,孔子和自己的弟子周游列國,最后專心與教育事業。孔子打破了當時教育被權貴壟斷的情形,只要是能拿出一定學費的學生不論貧賤都會得到受教育的機會,這些所謂的學費,也許是一些物品,也可能是錢財。孔子讓教育平民化,這也許是中國教育史上第一次重要的改革吧,最后孔子的門生遍及天下,其中優秀的有七十二人,這些在當時各國的政治和軍事等領域到做出了一定的建樹。遍及天下門人讓孔子的思想傳播的更遠,也讓孔子成為中國封建社會最受推崇的教育家,被稱為“至圣”。孔子提倡“禮”和“仁”,這也是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孔子主張“為政以德”,用德行來治理國家,用禮儀來約束百姓、改變民風。孔子的這些思想被后來的繼承者不斷發揚光大,更深刻的表現。這里不得不說到孟子,孟子的是即孔子之后對儒家文化做出貢獻最大的人,被稱為“亞圣”,他在繼承孔子的思想的基礎上,不斷發展,孟子主張“仁政王道”,并州列國宣講自己的主張,但是當時的統治者皆以霸道為治國之道,并沒有多少人認同孟子的主張。后世在孔孟之道基礎發展出封建社會統治者尊為治國哲學的儒學。
其實在儒學產生的時期,還有諸多學說產生,但是最后這些學說的影響力都沒有儒學厲害。前秦時期是一個百家爭鳴的時期,各家都在極力推廣自己的學說,但是真正到后來有影響的卻沒兩個。其中道家學說應該是發展最好的一個,一直以來道家和儒家的思想共同影響中國人的處世哲學。道家學說和儒家學說在處世態度上是一個截然相反的態度,儒家學說講求入世,而道家學說卻講求的是出世,儒生個個都懷著“治國、平天下”的抱負,學而優則仕,要將自己所學運用在治理國家上,只有入仕途才能彰顯自己的人生價值,甚至在無法達到這一要求時也要“獨善其身”,處理好自己的事。道家則恰恰相反,道家講求出世,講“無為而治”,《道德經》中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謂“道”就是符合自然發展的規律,道家說只有順應自然規律才是最好的。“清靜無為”、“返樸歸真”、“順應自然”、“貴柔”是道家的主要思想,道家學說對我國養生學起了重要影響。道家學說沒有被封建社會統治者所認同,主要因為道家的思想不利于統治者統治者老百姓,而儒家的思想則跟適合于統治者的想法,盡管在中國歷史上道家學說也曾興盛過,比如漢初黃老學和魏晉玄學,但是都持續的時間不長,儒家的學說則受到歷代統治者的親睞。
儒家思想從漢朝開始興起,漢之后,《四書》、《五經》等經歷了多次修訂,其中一些東西已經脫離了孔子原來的本意,魏晉時期演變成玄學,到了唐朝統治者在尊儒學的同時又融合了道家和佛家的思想,到了宋朝發展為理學,尊周敦頤、程顥、程頤為始祖,朱熹為集大成者。宋以后的儒學多以朱熹的理學為主,明清科考也以理學為應試科目,這樣便束縛了思想的發展,科考成了八股文的天下,一直到了近代的五四運動之后才取消了儒學的統治地位。儒學的不斷發展也涌現出一些改革者來,明中葉的王陽明反對朱熹把心與理視為兩種事物的觀點,創立與朱熹相對立的主觀唯心主義理論——心學。元朝的鄧牧自稱“三教外人”,著書大膽否定封建君主專制統治。 黃宗羲在明亡后,隱居著述,對封建君主專制制度進行激烈的批判,提倡“法治”反對“人治”,反對重農抑商,他的思想震動了當時的學術界。顧炎武強調“經世致用”的實際學問。主張把學術研究與解決社會問題結合起來,力圖扭轉明末不切實際的學風。著《天下郡國利病書》,他提倡“實學”的目的在于批判理學,反對君主專制政治。這些人的革新思想都對明清兩代的進步思想以及晚清時期的民主思潮具有一定的影響,他們的學風也影響了當時的學者去進一步思考。
盡管儒家思想在一代代改革創新中不斷發展,但是還是沒有在一定程度上趕上時代的發展,其固有的一些不科學的思想束縛了人們思考的進步。五四運動之后,儒學失去了統治地位,新文化在中國迅速發展,可我們在發展中認識到,儒學好的一面到任何時候都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近代文化發展中,有些人認為傳統文化沒必要改變很好,還有人將近代中國的落后全部歸咎于傳統文化的束縛,這兩種做法都是錯誤的,應該說每一個理性的人,在看問題的時候都應該從兩方面看,不能片面的強調。傳統的文化是束縛了思想的進步,但他也不是導致中國近代落后的唯一原因,同樣我們也要看到他的缺陷之處。儒學中有關人的一些價值觀的思想,我人在任何社會形態下都是適用的。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剛健有為精神,不管什么時候這樣的精神的都是需要的。“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舍生取義”,“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等品質,還有“三人行則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這些治學的態度,個個都是現代人所必須要學習的。“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美”告誡我們大學生要有理想、要努力才能成就學業,“業精于勤二荒于嬉”。“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告誡領導者要想領導好一個團隊,必須先要把自己做好。“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提醒我們做事要盡心、交友要誠懇、學業要時時溫習。凡此種種樣樣都是我中華文化的精華所在,這是這些優秀的品質和精神促使中國人無論在革命年代還是和平時代都保持一個積極向上、勇于進取的勁頭。“民為本”的思想也是現代我國社會科學發展觀的核心。當然關于那些封建禮教的“三從四德”、“三綱五常”、“尊卑貴賤”之類的,我們要堅決摒棄,儒家文化的精華我們要吸收學習,對他的糟粕則要堅決杜絕。
在中國儒學中庸之道對國人的影響甚大,《中庸》是《禮記》中的一篇,與《大學》、《孟子》、《論語》并稱四書。中庸之道,亦即君子之道,是傳統儒家修行的法寶,闡發的提高人的基本道德、精神修養以達到天人合一、太平和合神圣境界的一整套理論與方法。 中庸之道的理論基礎是天人合一。通常人們講天人合一主要是從哲學上講,大都從《孟子》的“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講起,而忽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更忽視了天人合一的真實含義。天人合一的真實含義是合一于至誠、至善,達到“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的境界。“與天地參”是天人合一。這才是《中庸》天人合一的真實含義。因而《中庸》始于“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而終于“‘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至矣”。這就是圣人所要達到的最高境界,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樣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們自覺修養所達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樣造福于人類和自然理想境界。表現在天道和人道合一、天性與人性合一、理性和情感合一、鬼神與圣人合一、內外合一。
中國人到任何時候都不會失去儒家文化的影響,因為儒家文化是我們國家經典文化的精華,甚至連外國的學者也覺得儒學在未來任然具有不朽的生命力。無論是我們提高自己的修養還是培養自己優秀的品質我們都離不開儒家文化影響,發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也離不開儒家優秀文化的影響。中國人與儒家文化有著割舍不了的關系。
[錯誤報告] [推薦] [收藏]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