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尊儒術:中華文明發展進程中的重大的文化轉型
2015-08-16 15:15:40 作者:佚名 來源:中華民族文化網 瀏覽次數:0 網友評論 0 條
人類文明發展史上有許多偶然事件,中國漢代發生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也被認為是一次純粹的偶然事件。但馬克思說過:“如果斗爭只是在有極順利的成功機會的條件下著手進行,那么,創造世界歷史未免太容易了。另一方面,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話,那么世界歷史就會帶有非常神秘的性質。”[①]我們認為,西漢初期“獨尊儒術”這一影響了中國二千年封建社會歷史的變革,其實是一次重大的政治抉擇和文化轉型,對其后保障中國社會的國家統一和發展繁榮,起著重要的長遠的決定作用。
一.儒家思想是春秋時期傳承出新的時代先進文化
春秋時期是我國歷史上文化空前活躍的時代,各派人物紛紛登上舞臺,“百家爭鳴”,各種思想互相碰撞,老子、孔子、墨子等大思想家針對社會現實和變化,展開激烈爭論。同時他們創立了不同的學術流派,使社會達到空前的文化繁榮。孔子儒家思想是百家中的主要學術派別。但是,儒家思想是流而不是源,是孔子對夏商周三代禮文化的傳承和創新的結果。
1.“禮”是中國社會走向文明的文化標志,是人類第一個比較成熟的文化形態體系
華夏文明進入新石器時代的夏王朝后,出現了私有財產和階級分化,作為調節階級關系和規范人們行為的需要,“禮”隨之創立和誕生。正如錢穆所說:中國文明自上古神農、黃帝、堯、舜、下及夏商周三代,禹、湯、文武、周公,當已有二千年以上時間,這一時期中華文化已經成熟。[②]什么是“禮”?《說文》說,“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禮”是社會的典章制度、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是社會政治制度的體現,是人與人交往中的禮節儀式,也是國家領導者和貴族等的一切行為的標準和要求。“禮”是中華民族價值觀和行為方式的體現,表明人類第一次真正有了高于動物界的形而上的東西。“禮”的形成創立和出現,是人類文明發展進程中的里程碑。“禮”是夏商周三代創造的文化積成,是中國進入文明時代開端的文化標志。“禮”亦是人類文明的第一個比較成熟比較系統的文化形態,從此人類第一次真正有了高于動物界的形而上的東西。
孔子是“禮”文化大美的發現者和禮文化瀕亡的救失者。孔子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孔子儒家思想對人類社會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至今仍存在巨大生命力。孔子何以創立儒家思想的?源于他對時代社會生活的認知和感受,以及他對古文化的存亡焦慮和特殊情感。孔子“十有五而志于學”,這一學不得了,他發現了夏商周“禮”文化之大美。他嘖嘖稱贊說:“殷鑒于二代,郁郁乎文哉!”[③]然而孔子又發現這個“禮”文化有瀕臨滅絕之危。他說:“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征之矣。”[④]孔子對此痛心疾首,寢食難安,激起他巨大的使命感和責任意識,決心挽危救失,傳續絕學。于是他搜尋于敗垣,拜訪于鄉野,或謁隱賢,或得遺篇。輯片簡以成冊,拾殘缺而補章。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孔子終于搜集并整理出《書》《詩》《禮》《樂》《易》五部古籍典章,使中國上古三千年文化瑰寶遺存得以見之于后世,傳之于后人。中國上古文化成果得以流傳,孔子居功至偉。
[錯誤報告] [推薦] [收藏]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