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談“孝”
2015-08-16 11:22:57 作者:佚名 來源:中華民族文化網 瀏覽次數:0 網友評論 0 條
孔子曰:“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并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五者備矣,然后能事親。”中華民眾有著尊崇孝道的傳統美德,也流傳著許多孝感動天的故事佳話。孝,展現出人性中光輝的一面;孝,更展現出社會文明的一面。
孝,是人性美善的最好體現。俗話說,受人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況且是有著“身、體、發、膚”血脈之恩的至親,就連最簡單的動物都有“反哺跪乳”的原始孝道之情,更何況有著高級思維能力的人類?《昌言》曰:“人之事親也,不去父母之側,不倦乎勞辱之事,見父母體之不安,則不能寐;見父母食之不飽,則不能食。”孝,細化到我們的生活中,也許就是一個簡單的表情、一聲平常的問候、一個輕易的舉動,但就是這么看似尋常的事情,卻也有許多的人做不到。
孝,是衡量德才的重要標準。古語云:欲求忠臣,出于孝子之門。在古代有“舉孝廉”的選才方式,“非夫純孝者,則不能立大忠;夫純孝者,則能以大義修身,知立行之本”,能否恪守孝道是衡量一個人才華和德行的重要標準。一個人,如果小到一個家庭,連“孝”這樣的小事都做不好,那么大到一個國家,又何從來對國家大事的“忠”。一個忘恩負義之人,是絕對難有恪盡職守之心的。
孝,是社會和諧的助推動力。“夫孝者,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業”。也就是說,一個人只有尊“孝”,才能正身清心,一個社會只有崇“孝”,才能風正氣順,因為“愛親者,不敢惡于人;敬親者,不敢慢于人”。我們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也只有讓“孝”成為一種人人都身體力行的風尚,一種義不容辭的責任,真正讓老有所養、老有所樂,才會為社會的和諧更加增添一些其樂融融、其風淳淳。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善而親不待”。尊孝事親不是掛在嘴上說說,不是放在心里想想,需要的使我們從點滴做起、從現在做起。
[錯誤報告] [推薦] [收藏]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