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24孝”讓盡孝有了時尚范兒
2015-08-16 11:22:16 作者:佚名 來源:中華民族文化網 瀏覽次數:0 網友評論 0 條
近日,以“教父母學會上網、每周給父母打電話、定期為父母做體檢”等尊老標準為依托的新“二十四孝”新鮮出爐。新“二十四孝”既是對子女贍養父母應盡之責的濃縮表示,更是對為人父母精神訴求的婉轉表達。盡管新“二十四孝”對子女而言,并非社會擔當的強調和在新“二十四孝”框架下的形式主義約束,其也未必能充分詮釋孝道的基本內涵,但我們必須正視新“二十四孝”發出的“孝道”呼喚。
“每周給父母打個電話,親自給父母做飯”等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平淡無奇,而當以標準的形式來要求自己時,我們應當能夠發現“孝道”的踐行不需要我們氣勢恢弘的吶喊與規模宏大的態度,而是源自細節之處的體貼。這種體貼無關貧窮抑或富有,無關高貴抑或平凡,而是關乎親情的充盈與闔家團圓的溫暖。另一方面,“教父母上網,帶父母出游”的與時俱進,顯然成為子女更需關注的話題。為人父母者,是多么希望與自己的子女多多交流,能夠感知我們的內心世界,并以一位長者的善意姿態諄諄教導我們少走彎路。但年齡漸漸老去使得他們思想與行為漸趨社會的邊緣地帶進而導致與社會脫節,他們難免因落寞而恐慌。而“二十四孝”其中簡短的幾條標準或許又是另一種暗示:烏鴉反哺,讓父母的腳步跟隨我們踏出時代的歌聲。
細細品讀“二十四孝”,恍然發現社會所倡導我們給予父母的,不正是他們在我們年少懵懂時含辛茹苦付出的縮影嗎?他們擔心我們吃不好、穿不好;他們擔心我們身體不適、內心有郁結;他們擔心我們學習差、沒出息……沒有人是教育其他人如何踐行孝道的師者,我們只是面對這樣一種提醒:我們需要愛的報答。
新“24孝”的倫理重塑和親情縫合
全國婦聯老齡工作協調辦、全國老齡辦等共同發布新版“24孝”行動標準,其中包含節假日經常與父母共度,教父母學會上網,每周給父母打電話,支持單身父母再婚等。
“找點空閑,找點時間,領著孩子常回家看看……”幾年前,一首《常回家看看》紅遍大江南北,只因它在親眷疏離的情境下,擊中公眾心弦,引起不小共鳴。
在時下,孝道式微,愈發成為人們的共識和普遍焦慮:“啃老族”盛行、虐待老人現象頻出,儼然是孝道淪落的鏡像;不少“街頭秀”式的行孝,多流于形式,包括在成人禮上讓孩子“磕頭言謝”、母親節讓學生“洗腳示孝”,像是儀式化的道德路演,反襯出親情反哺的貧乏;而“常回家看看”入法,更凸顯了親情交流、涵養不夠的尷尬。
在此語境下,新“24孝”的出臺,不是為了應景,而是指向倫理重塑的糾偏動作。它旨在通過孝行規范的傳遞,來喚回人們的孝道覺悟、精神認同,在積極倡導中,讓行孝內化為子女們的責任踐履和情感守候。
新“24孝”中,內容細致入微,既有“教父母上網”等與現代生活接軌的成分,也提及“支持單身父母再婚”等觀念突破,“聆聽父母的往事”的心理關懷。不少標準,頗具可操作性和現實意義:如“經常帶著愛人、子女回家”,是對“常回家看看”的重申,即便難解老人的空巢之苦,至少可以慰藉他們的思念之情;又比如“陪父母看一場老電影”,也是以儀式感化的方式,來激發子女的感恩情懷。
說起來,這些多是常識,蹈行之間并不難;可諸如此類的細節,恰是我們容易遺忘的。太多人因疲于奔命、忙于瑣事,卻無暇顧及父母,連一句問候都奢侈,直到父母離去,才追悔莫及,只可惜子欲養而親不待;太多人因惡勞好逸,習慣了向父母索取;太多人因覺得煽情,而不曾向父母說出細膩的絮語……而新“24孝”,無異于一種警示。
如果說,在舊版“24孝”里,還有“埋兒奉母”“嘗糞憂心”中的自虐勸諭,在助長著人格馴化之弊,沿襲了傳統倫常中的封建性;那么,新“24孝”無疑注入了許多與時俱進的新元素。盡管“教父母上網”之類的準則,可行性有多少,還見仁見智,可它大體上弘揚了現代孝道的價值,對親情裂縫而言,也是種縫合。
與其說,新“24孝”是在嚴以律人,不如將它視作倫理重構的一個切口。新“24孝”實質上是在框定“孝道坐標”,以和風化雨般的道德感召,來增強人們的孝心。它只是激勵向善,無關道德綁架。
誠然,挽回失落的“孝道文化”,新“24孝”未必就能一針見效,它也無法填補養老保障的空格。但拋開“速成式”的功利心態,以漸進式眼光看待,它對孝心回歸的助推力不容小覷。
多慰藉下老人的孤獨心靈,多為他們實現幾個夙愿,就是親情守望與孝道承載。新“24孝”為倫理重塑提供了一道切口,但也必須嫁接在“人心”的沃土上——畢竟,行孝終需對責任感、反哺心的擁抱。
新24孝標準重在行為勸導
百善孝為先。全國婦聯老齡工作協調辦、全國老齡辦、全國心系系列活動組委會共同發布新版“24孝”行動標準,旨在弘揚敬老愛老的傳統孝道。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孝道維系著家庭倫理秩序,也構筑了國家道德基礎,是個人趨向修身完美進而實現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必備德行。為維系孝道不衰,官方將不孝行為入罪處刑;民間則著書立說,倡導行孝美德。元代郭居敬就由歷代孝子的行孝故事,編錄成“24孝”。
傳頌至今的“24孝”教育了一輩又一輩人,也面臨現代化進程的困惑。從“常回家看看”立法到北大校長跪母祝壽,這些掀起討論熱潮的話題折射出:在市場經濟和權利解放背景中,傳統孝道出現式微,一些人漸漸失去感恩之念和孝敬之心,有些地方還存在不奉養父母甚至虐待老人的現象,孤苦伶仃的老人期盼的目光呼喚孝文化的重塑。
與傳統24孝相比,新24孝有傳承更有創新,與現代生活緊密結合,突出對老人的心理關懷,具有鮮明的時代特點和行為指向性。但新舊之間的變化只在形式,其內在的精神統一。法治社會,外在行為的規則約束逐漸取代了內在的精神自律,法律與道德的分野讓孝道很難再尋求法律保障。于是,一種規勸意義上的孝道行為標準,更有助于喚醒民間風尚。
其實,無論舊24孝故事,還是新24孝標準,都不是要用強制力去踐行的法律條文,其深層價值在于背后的行為導向功能,旨在為年輕一代提供指引。所以,不要糾纏于24孝標準是否科學、是否有操作性、是否需要強制力保障,而是要找回孝的文化根源,找回用心孝敬老人的自己的方式。因為,這是我們品德形成的基礎,也是維系家國精神的心理情感。
無妨把新“24孝”行動標準看成建議
百善孝為先。盡孝是每一個為人子者該做的。但在許多時候,盡孝已被大家所遺忘,有些人不僅不盡孝,反而虐待父母,這是社會道德所不恥的。盡孝需不需要行動標準?新“24孝”行動標準難道就是科學的?這些問題,其實并不重要。我們無妨將新版“24孝”行動標準看作是建議,對照自己的做法,在父母還健在的時候,多做一些讓父母高興的事,養父母身,養父母心,養父母志,養父母慧啊。父母的年事已高,我們還有多少這樣的機會啊,世界上最幸運的事是:子欲養而親還在。
其實,許多時候,我們對自己孩子的情況了如指掌,可對父母的情況卻是一問三不知。不知道父母的生日,不知道父母的結婚紀念日,不知道父母那些充滿自傲的經歷。我們只顧享受父母給予我們的愛,但當父母年老了,需要我們給予他們愛的時候,卻退卻了。雖然遠離父母有著現實的困境,但有些事情,完全是可以做的。比如為父母過生日;陪父母看一場老電影;定期帶父母做體檢;經常為父母拍照……這些如果用心去做,還真的并不困難。其實,細看這24條行動標準,即便是全部做到,也不困難。誠然,限于現實的條件,我們未必就能夠逐一做到這24條標準,但只要盡自己的努力,去做,去找找差距,然后“修正”自己的孝行為,豈非也是一件幸福的事?
每個家庭的幸福是不相同的,每一個兒女對父母的盡孝方式也不一定是相同的,行動標準也恐怕覆蓋不了盡孝的所有行動。但卻不必據此“看輕”新“24孝”行動標準。我們無妨換一種心態和眼光看待,把其當作盡孝的建議,對照自己,使自己變得更加孝順,這或許才是發布新版“24孝”行動標準的真正意義所在。傳統24孝早已與時代割裂,與現實格格不入,比如違背人倫的“郭巨埋兒”-—為了更好地孝順母親,不惜埋掉3歲小兒,這種畸形的愚孝實在可怕。與傳統的24孝相比,新24孝貼近現實,撲騰著鮮活的時代元素,又不乏人文關懷與公民情懷,確實值得激賞。比如教父母學會上網、支持單身父母再婚等等,都是對以往陳舊觀念的突破。
發布新24孝行動標準,出發點無疑良好,但反襯出全民焦慮以及相關部門對公民不夠孝順的憂慮。這些人,相關部門為了倡導行孝,簡直不遺余力。比如《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修訂草案新增條款,要求“常回家看看”;中國倫理學會慈孝專業文化委員會啟動中華小孝子培養工程,計劃用五年時間,在全國培養百萬4至6歲的中華小孝子;多地將孝敬父母列為官員道德考核硬性指標;北大推薦生標準增加孝敬父母,拒收不孝敬父母學生……如此強化孝順,一方面固然是把孝順放在重要位置,另一方面也說明現實中不孝子確實太多。
羔羊跪乳,烏鴉反哺,何況人乎?孝順本應該是做人的基本原則之一,是人倫的本能,古人說,“百善孝為先”,“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今天則有人說,“世上有兩件事不能等,一是行善二盡孝”。
但為何仍有人不夠孝順或不孝,以至于不得不借用法律約束?再或者,為了讓人們盡孝,不得不像教育幼兒園孩子講文明懂禮貌一樣,甚至一而再再而三地勸告,如今又頒發新24孝標準,這是不是有些悲哀?
打量新24孝標準,筆者不免黯然,因為有許多難以企及之處,遠遠談不上是一名合格的為人子者。比如,第1條,經常帶著愛人、子女回家;第2條、節假日盡量與父母共度;第7條,為父母建立“關愛卡” ;第8條、仔細聆聽父母的往事;第11條、對父母的愛要說出口……都沒有做到。沒有做到分為三種,一是無法做、很難做到,比如經常回家;二是沒想起來做,比如為父母建“關愛卡”、聆聽父母的往事;三是不好意思做,比如對父母的愛要說出口。如果說不好意思做和沒想起來做,可以及時彌補,而那些無法做到的,則是不能承受之重。甚至可以說,只要做到了經常回家或和父母生活一起,其他沒想起來做的、不好意思做的,就迎刃而解。
目前,我國已經進入流動型社會,城市化進程突飛猛進,大量人口涌進城市,雖然躋身城市,但顯然還沒有足夠的條件把父母接到城市,以更好地盡孝。日前民政部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城鄉空巢家庭超過50%,部分大中城市達到70%,農村留守老人約4000萬,占農村老年人口的37%。毋庸諱言,空巢老人已經被親情失衡、安全失保等問題所困擾。盡孝、養老,表面上看是很私人化的事情,是單純的民間敘事,實際上是重大的社會問題,與國家制度建設息息相關。沒有養老體制的基本保障,沒有戶籍制度的深入變革,沒有公共服務的健全,乃至于沒有人性化的休假制度,做子女的想好好服侍老人,并不容易。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一個有基本感恩之心的人,都會也應該孝敬父母,即便沒有優越的條件,也應該創造條件孝老。但是,如果配套條件充足、國家善政多一些,做子女的一定能更好地表達孝意。由此而言,新24孝為新時代做子女的提供了盡孝的標準,也為相關部門以及制度改進提出了要求。
讓新“24孝”實至名歸需多管齊下
“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論語中對孝道的闡述,到古代以孝治國的理念;從元代郭居敬輯錄古代24個孝子的故事,編成《二十四孝》成為宣傳孝道的通俗讀物,再到此后有人刊行《二十四孝圖詩》、《女二十四孝圖》……那些感人的孝道、孝德故事,已經融入到中國人的思想道德和行為規范里,并積淀成極為璀璨的優秀傳統文化,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
但不少人也注意到,近年來,伴隨著中國現代化進程的加快,傳統的道德教育尤其是“孝心教育”日漸缺失或受到冷落。有調查顯示,現在子女對長輩的關注程度較低,對長輩的關心多停留在表面,實際行動較少,不少獨生子女甚至很少知道父母的生日和年齡,經常對父母亂發脾氣,也不知道如何孝敬父母。更有甚者,不奉養、虐待父母,致使老人孤苦伶仃,無家可歸等咄咄怪事也時有所聞。
今次,閃亮登場的新“24孝”行動標準,在挖掘和弘揚傳統美德的基礎上與時俱進、去蕪存菁、激濁揚清,緊扣當下關注度比較高的“常回家看看”等社會現象“立項”、“設標”,號召全社會敬老、愛老、助老,崇尚孝德孝行,使老年人得實惠、普受惠、長受惠,讓人充滿期待。扎扎實實做好這些基本的“規定動作”,不僅是子女回報父母的應盡職責和道德義務,也是現代社會的行為準則。
讓新“24孝”行動標準實至名歸需多管齊下:一是要強化宣傳,借助報紙、電視、廣播、網絡、板報等,讓新標準進校園、進單位、進家庭,家喻戶曉;二是要自覺踐行,從被動到主動、從他律到自律、從“要我做”到“我要做”,在“做”中感悟孝的親情;三是要靈活運用,因地制宜,因人而異,不能為了標準而機械地執行標準,只要父母安心、開心、快樂,那就是最好、最高的“標準”。
這其中,最重要的是做好政策“護航”和單位“配合”文章。從政府層面來說,需正視現在許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的現實,設立專門的“孝子基金”,在法定假期之外安排一些“探親假”,為“盡孝”提供政策支持和時間保障,同時修補法律漏洞,將那些引起公憤的不孝者治罪;從單位層面來說,應及時推出一些讓員工履行孝心的新舉措,在時間和金錢上給予相應的人文關懷。
常識告訴我們,有“孝”才能有仁、有義、有忠、有信。真正的孝心,發乎內心,重在行為,愛屋及烏。當務之急,我們要做的就是對照新“24孝”,有則加冕,無則補之,找點時間,找點空閑,帶著愛人,領著孩子,“常回家看看”,成為常態。如此,新“24孝”行動標準才會實至名歸,叫好又叫座。
[錯誤報告] [推薦] [收藏]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