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與感恩文化
2015-08-16 11:19:43 作者:佚名 來源:中華民族文化網 瀏覽次數:0 網友評論 0 條
孝與感恩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基本元素,是中國人品德形成的基礎。我國孝道文化包括敬養父母、生育后代、推恩及人、忠孝兩全、緬懷先祖等,是一個由個體到整體,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延展攀高的多元文化體系。
一、孝道,我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觀
孝道是中國傳統社會十分重要的道德規范,也是中華民族尊奉的傳統美德。在中國傳統道德規范中,孝道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已經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優良傳統。
舜是中國古代守孝的第一君主。中國傳統文化是以孝敬父母為核心的孝道文化。傳說很久以前我國有個君主叫舜。舜出生在一個窮苦家庭,年幼喪母,父親是瞎子。后來父親又娶后妻,生一子叫象。從此后母常虐待舜,后來連父親也討厭舜。每當父母發狠心要殺死舜時,舜只好逃跑。可當父母生病需要人照顧時,舜又回到他們身邊,盡力服侍父母,還處處讓著弟弟。舜的孝心感動了天地。當舜在歷山的農田耕田時,竟有大象跑來幫他犁田,小鳥飛來替他播種。后來,堯帝發現并提拔了舜,讓舜協助自己來管理國家大事。舜在堯手下干了28年,做過各種各樣的官,都很稱職。最后,堯把帝位傳給了舜。堯之所以選中舜為帝位繼承人,就是因為舜不僅有才干,而且是個大孝子。可見,把孝親敬老視為最崇高的美德,作為選拔官員的標準是自遠古就沿襲流傳下來的,并時代相襲、貫穿百代。
“百善孝為先”,“夫孝,德之本也”。孝道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文化,“民用和睦,上下無怨”,又是和諧文化,中國特色文化。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理應承繼這份道德遺產,發展這份優良傳統,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倫理精神與道德規范。
二、孝道文化,社會文明的力量
孝,狹義說就是善事父母;廣義說,就是孔子說的“始于事親,中于事君,終于立身”。感恩,狹義說就是感激父母,廣義說,就是感激自然,感激社會,感激祖國,感激所有幫過自己的人。孝與感恩是以孝敬父母為本的孝道文化的基本元素。孝是感恩的前提與基礎,是人內在的品質,屬于魂,感恩是孝的體現,是人外在的品行,屬于形。孝與感恩是思想,是態度,是文化,是行為,是素養,是文明。不孝,便不知感恩,不知感恩,便是不孝。孝是人性,孝是根本,孝是至德。
幾千年前,孔子曾寫出一部被譽為“使人高尚和圣潔”、“傳之百世而不衰”的不朽名著《孝經》,千百年來被視作金科玉律,上至帝王將相,下至平民百姓,無不對其推崇備至,產生了人類文明的偉大力量,成為獨特的中國孝道文化。
孔子提倡的孝道文化,其內涵可以從如下五方面來理解:
敬養父母。這是對雙親而言。敬養父母雙親是人類的天性。孔子認為:“父子之道,天性也。”意思是說,父母培養教育子女,子女奉養父母,這是人類一種天性。又說:“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五者備矣,然后能事親。”這是孝敬父母的天性五種表現:在日常起居生活中以最誠敬的心情任勞任怨地服侍父母;父母生病時以最憂慮的心情照料父母;父母過世時以最哀痛的心情來料理后事;舉行祭祀時以最嚴肅的態度來追思父母。這五方面做到,才稱得上是能侍奉雙親的孝子,也才能算是真正體現了人的孝親的圣潔本性。
中國人講孝,既重贍養,也重視心里關懷和內心愉悅。在有些人看來,父母到了老年,不能自食其力了,做子女的從經濟物質上養活他們,使他們吃穿不愁,也就算報答生育之恩了。孔子不同意這種觀點。他說“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于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孔子強調“敬”,認為僅僅“能養”是不夠的。所以,孝敬父母應在既養又敬上下工夫。在家不僅應主動承擔家務勞動,減輕父母家務負擔,而且應從思想上,尊重父母意見和教導,經常把生活、學習、思想情況告訴父母。外出和到家,向父母打招呼。在外地讀書或工作,經常寫信或電話匯報情況,或經常回家看看,免去父母掛心。
孝敬不等于盲從。孔子在《孝經•諫諍章》說:“父有爭子,則身不陷于不義。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于父;臣不可以不爭于君。”孔子態度十分鮮明,他反對一味盲從,反對愚忠愚孝。主張做父親的若有能諫諍的兒子,就不會陷于不義的行為之中,做兒子的若看到父親有不義的行為,就應該直言相勸;對父母有意見,有禮貌的提出,不應和父母吵架耍態度。為人臣子的若看到君王有不義的行為,就應該進言勸止。這些都體現了孔子的辯證思想和民主思想。
生育后代。這是對后人而言。人類生命是一個鏈條,民族興衰關鍵在后代。生育后代既是生命延續與民族繁衍的需要,也是承繼孝道文化的責任與義務。生育后代,提高后代的質量,在當代絕不是個人一家的行為,而是培養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和建設者,強我、壯我中華民族之后的需要。
推恩及人。這是對他人而言。孝道分養親、敬親、尊親三個層次外,還強調“推恩”。孟子說過:“古之人所以大過人者,無他焉,善推其所為而已矣。”又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其意思就是在人與人相處中,應當推己及人,推恩及人,使孝道得以升華。把孝親敬老的美德推廣到同學、師長及社會每個成員,既尊敬熱愛自己的父母長輩,也兼及他人的父母長輩,使全社會人與人之間都能夠互尊互愛,和諧相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進一步繼承發揚了“孝敬父母”的傳統美德,共和國的憲法中不僅將贍養父母列為兒女的義務,而且在公共福利事業中,建立、發展、壯大了社會主義的敬老事業,形成了良好的健康的社會道德環境。
忠孝兩全。這是對國家而言。孝忠相通,孝始忠結。孔子說:“夫孝,始于事親,中于事君,終于立身。”曾子說:“孝子善事君。”把對父母的孝心轉化為對國家的忠心,把對家的責任感轉移對國的責任感,這是儒家孝道觀的一大特點。自古忠臣多出于孝子,盡孝與盡忠是相輔相成的,孝與忠有著內在聯系和共同本質的“兩位一體”。小家與大家本質相通。
毛澤東在戰爭年代,曾提出忠孝問題,他說我們提倡忠孝不是忠于某一個人,孝于某一個人,為國家盡忠,為民族盡孝就是最大的孝。把“不獨親其親”、“老吾老”的傳統美德,熔煉、提升為革命傳統美德。在這種思想道德觀念指導下,許多革命烈士通過盡“忠”去實現盡“孝”,積極投身革命,解放全中華的父老雙親,使其從根本上改善政治、經濟地位,實踐了“最大的孝”,體現了最大的忠。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將孝道文化精神與愛國主義、社會主義緊密結合起來,以報效祖國和人民,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這是,廣大青少年應具備的廣義的“孝與感恩”的崇高品德,是傳統美德現代化的需要。
緬懷先祖。這是對亡者而言,就是“無念爾祖,聿修厥德”,意思是始終不忘思念先祖,繼承遺志,將他們的功德修養發揚光大。父母在,能夠一直孝敬,父母死后,則慎行其身,不給父母帶來惡名;同時既擅自珍攝,保全自己,又能立身行道,揚名于后世,以顯父母英名,這都是始終在盡孝道。
總之,在中國傳統社會中,儒家歷來視孝與感恩視為“人倫之公理”,將它作為維護社會倫理關系和政治統治的重要手段,并且把孝與感恩和“忠君”、“愛國”相聯系,以“孝”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出發點,使孝與感恩這種調節親子關系的道德規范擴展為具有社會普遍意義的行為準則,成為社會教化的基本內容。
三、感恩教育,傳承孝道文化
孝與感恩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自古就有“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的經典名句。孝敬父母是子女的倫理規范與道德責任,是做人的修養與覺悟。新的歷史條件下,與時俱進地開展感恩教育是對孝道文化最好的繼承。
大力提倡親情教育。感恩是人類社會最樸實的情感表達,是社會道德和社會和諧的基本要求。知父母恩是尊敬父母的前提。提倡誦讀如《論語》、《孝經》、《禮記》、《弟子規》等經典,使人們特別是使未成年人從傳統文化典籍中汲取思想養分,懂得孝敬和感恩父母。
開展豐富多彩的孝與感恩的教育活動。在學校和社區可開設孝敬課、感恩課,可以采取學科滲透、主題活動等方式。例如,給母親梳頭,給父親洗腳、到敬老院認親,給孤寡老人送溫暖;評選孝敬父母好孩子;推薦孝親敬老的好爸爸、好媽媽;為自己父母過生日;運用文藝手段編寫傳唱孝敬父母的歌曲;中學生可以到社會開展調查總結孝敬父母和不孝敬父母的典型,用身邊例子教育自己的活動……通過系列活動讓年輕人懂感恩、會感恩、樂感恩。
學校、家庭、社區、單位四結合共同營建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良好環境。孝與感恩文化建設,要齊抓共管。學校要結合校園文化開展活動,單位要結合職業道德實際創建有效的運行模式,社區要提高執行能力建立保障機制,各種媒體應當理直氣壯的宣傳以孝敬父母為核心的孝道文化,使知恩、感恩、報恩形成主體主流的輿論共識,真正把我國建成一個文明和諧的社會。
[錯誤報告] [推薦] [收藏]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