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高淳吳氏父子雙孝節操名聞天下
2015-08-16 11:10:53 作者:佚名 來源:中華民族文化網 瀏覽次數:0 網友評論 0 條
江蘇南京高淳淳溪老街是中國古街的一顆燦爛的明珠,是江蘇省保存最為完整的明清古街,以古老和奇特而聞名天下。老街風景區目前主要有關王廟、高淳民俗館、 楊廳、新四軍一支隊司令部、高淳民俗表演館、乾隆古井、耶穌教堂、保圣寺塔等八處景點,以展現古老樸實的古建筑藝術及蘊涵其間的豐富民俗文化為主。高淳老 街近年來已成為全國重點影視拍攝基地,電影《橋決戰》《將軍的抉擇》《張文祥刺馬》《銀樓》及《半個冒險家》,央視連續劇《大江風雷》、《紅與黑 2000》、《風雨中國心》均在此取景拍攝。
話說清康熙年間,淳溪老街東面的吳姓中出了一個典型的孝子,名吳學萊。學萊的父親叫吳靜虛,淳溪吳姓中屬第四房。學萊出生時,其父母雖年過半百,但在提倡 多子多孫的封建社會,老倆口老來得子樂不可支,便為兒取名吳學萊。吳學萊長相修偉廣額,順從父母教誨,說話面帶笑容,與人相處通情達理。據清《吳氏宗譜》 所載,學萊六歲時父親去世,他年齡雖小,哀喪執禮如成人,眾稱此小孩“至性過人”。
吳學萊才思敏捷,學習刻苦用功,平時嚴于律已,數年如一日,眾老都稱此小孩懂事少有,在教育各自晚輩時,均以吳學萊為榜樣。他讀書日進,自通經史,下筆為 文,斐然成章。二十歲進入縣學(稱“弟子員”),成績自進學堂一直為優秀生、佼佼者。他待人接物不僅彬彬有禮,而且還先人后已,于是人們夸獎他長大能成大 器棟梁之材。
吳學萊的老母八十四歲時去世,兒為母的去世痛不欲生。送葬之日,遂在墓地搭一茅舍,日夜陪伴母親盡孝,報答養育之恩,哭聲嗚嗚慟人,三年從未回家。三年快 期滿時,縣城內士兵聚集造反,居民四路逃散,眾人趕往墓地,勸學萊回避逃離,以免不測,而學萊志向不移,堅持墓地守護母墳,三年期滿方回家中。
學萊臨財不茍,執義不撓,為人誠實正派,眾人夸他具有“忠孝之性、金玉之操”的德行,吳氏民眾一致薦為“家督”。為了本族事業,學萊任勞任怨,綜理事務十 八載,使老街吳氏家業豐殷,家族興旺。繼而受命為造“吳氏宗祠”儲材選址,于雍正元年在淳溪老街東、青溪河西建起“吳氏宗祠”,建筑規模宏大。
吳學萊之子名吳運鎮,字定,號半園,中等身材,相貌清瘦。運鎮讀書勤奮、學識高雅,隱居不求士,修德身體力行、以身作則,每遇糾紛,以理感化他人。他崇尚 “孝親為本,敬宗睦族”,長大繼父業仍被選為“家督”。吳運鎮接任后以宗族榮譽為已任,不辭寒暑勞苦,建修祠宇,添置祀田,創辦義倉,修譜祭祖,驅心操 持,受到本族信賴。
吳運鎮中年時,母邢孺人病床三年,運鎮服持母旁,親嘗湯藥,廢寢食,無怨言。母病卒運鎮哀毀執禮,以父篤孝為楷模,廬居墓上按禮盡孝,服闋三年才歸。父子 孝行之舉,聞名縣內外。清乾隆壬戌即乾隆七年(1742),高淳知縣崔奇上疏其孝廉一事,呈上后被巡按御史上官鉉聞知,便來淳察訪民間典型孝廉,核查父子 盡孝之事,果為實情。
巡按御史即將高淳縣城吳氏中“雙孝”事跡題請旌表。朝廷獲悉父子篤孝事跡感人,由皇帝頒旨旌表于閭里,立匾祀于縣城文廟,于大甘村建父子雙孝坊,并將事跡 編纂列入《大清一統志》,以此垂范天下,感化后世子孫。這方距今260年的父子雙孝匾,今仍懸掛在“吳祠”中廳大堂。“孝子”兩字傳為乾隆皇帝手跡。
南京高淳吳氏在蘇南地區是最古老的家族,逐代創造了富有地域特色的“吳文化”。溯其吳氏遠祖源于黃帝,據傳周朝時吳氏始祖泰伯、仲雍兄弟倆為黃帝18世 孫。當時,周國的開國君主是古公亶父(即周太王),在陜西西岐邑建立了周國,周太王有三個兒子,長子叫泰伯,次叫仲雍,少子叫季歷。季歷的兒子昌就是周文 王。
泰伯、仲雍兄弟倆三讓天下于賢弟季歷,南遷江蘇無錫梅村鎮,建國句吳,名以國姓,乃有吳氏。孔子讀泰伯篇,贊曰:“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 民無得而稱焉”。季歷才華出眾三以遜國,仁義禮讓四德俱全,因封于延陵(今江蘇常州),史稱延陵季子。故吳氏后代榮以“三讓”為家風永遠流傳,季歷子孫以 延陵吳氏為榮。
南京高淳吳氏是明代從北方捻轉而來的官宦家族。據清《淳溪吳氏宗譜》所載:先祖吳敏為北宋朝廷樞密院士,祖藉鐵州人(今吉林敦化西南。一說在今吉林輝縣南境)。北宋末吳敏隨駕南遷,輔佐皇上定都臨安(今杭州)。元兵入侵,宋敗,吳敏后裔遷居安徽九華山老田吳家。
明代時吳敏的第八代孫吳德震從安徽九華山老田吳家遷來高淳老街東定居。德震生有四男,子子孫孫歷經四百余年,發展成一支龐大的吳氏家族,縣內分為淳溪、大甘村、八字角村與寺背吳家村及茅城四大支房。
雙孝坊位于南京高淳淳溪鎮北西甘村吳家,高二層,斗拱門呈八字形護照壁,前有廊檐,門額上懸掛“雙孝坊”及《圣旨》木匾,惜六十年代初連同“孝子”墳被毀。唯懸掛在吳氏宗祠內的《孝子》木匾幸存。
非常值得慶幸的是如今江蘇南京高淳吳氏和安徽九華山老田吳家都有五猖廟。跳五猖,據考始于西周,是在古代神靈出巡祭祀的基礎上衍變的一種古典民間舞蹈。五 猖是指金木水火土五行的五方神官,五神面孔分別為青赤黃白黑五樣,亦稱五方帝君。高淳的跳五猖已選入《中國民間舞蹈集成》,并被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目 錄。
更值得高興的是江蘇南京高淳游子山真如禪寺是全國四大佛教名山--安徽大九華山下院,山門嵌刻“真如禪寺”是原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手跡。2004年6 月4日,國家第三代領導人參觀安徽九華山時與真如禪寺主持釋慧深法師合影留念,這給真如禪寺增添了無尚風采。 游子山景色秀麗形如雙龍戲珠,四次易名,先叫綿山,后為涼山,孔子到此一游,又叫作游子山,后來乾隆皇帝下江南到此改名叫游山。南京高淳游子山現已成為高 淳縣的旅游風景區之一,堪稱是江蘇南京市的后花園。
[錯誤報告] [推薦] [收藏]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
相關文章
網友評論
-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