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風情--人生禮儀
2015-08-16 00:31:38 作者:佚名 來源:中華民族文化網 瀏覽次數:0 網友評論 0 條
見面禮
扎魯特旗蒙古族有尊敬老人和長輩的傳統習慣。遇見老人和長輩時,首先請安。請安方式:男人右膝下跪(不著地)的同時右手手掌朝下壓在右膝上躬身,以示請安問好。女人請安時,在右膝上左手手撐朝下,右手手撐在左手上朝下,左右膝同時下跪(但不著地)躬身,以示請安。
扎魯特旗蒙古族習慣居住以右為重,請來客右面就座,來年長客在北面就坐。蒙古語稱"好衣木日(即正中坐位)"。來客不能坐左邊,左邊是女主人或婦女問候客人的地方。客人坐下之后,主人和客人互遞煙袋敬煙,也有互相敬"鼻煙壺",蒙語稱"達麻根胡呼日"。敬煙時雙方躬身相接,各自對著鼻子聞煙少許,再互相奉還。之后上奶茶、奶豆腐、黃油等熱情款待客人。解放后,年輕人多改為行鞠躬禮。
賀滿月
嬰兒出生到滿月時,邀請接生婆、親戚朋友及左右鄰居的下奶人員慶賀孩子滿月他們給孩子帶來布料、衣服甚至牛羊等不同禮物。主人家準備酒桌,熱情款待賀滿月的客人。家長抱著孩子讓孩子向客人叩頭,客人們祝福孩子長命百歲。家長還請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給孩子起名字。
過生日
孩子出生到一周歲之時給孩子過生日。屆時給孩子剃發、戴帽子。邀請親朋好友來慶賀。他們給孩子帶來布料、壓歲錢、糕點等不同禮物。宴席開始之后,大人代孩子向前來祝賀者斟酒,并讓孩子向客人叩頭,客人們祝福孩子長命百歲,長大成為棟梁之才。然后鋪上氈子給孩子"抓歲"。抓歲是在氈子上放上銀元、銅錢、衣服、線團,荷包、糖果、筷子、小刀、斧頭、布魯(一種獵具)、羊踝骨、筆、書等,讓孩子抓,以預測日后孩子的前程和命運。"抓歲"之后,給孩子"打絆腳線",即用單根的棉線把孩子的雙腿絆住,由客人用帽子打斷。
扎魯特旗蒙古族人,一輩子只這樣過一次生日,往后再也不過生日了。
過本命年
人在少年時,13歲是第一個奉命年,25、37歲是青壯年時期的本命年。扎魯特旗蒙古族對這幾個本命年都沒有慶賀活動。自從49歲開始,在直系親屬關系之內,送給一雙鞋、一件衣服,一塊布料,甚至送給煙荷包來表示意思,就算了事。
祝壽
扎魯特旗蒙古族,對73歲以上老人,過本命年時其兒女子孫有給老人做壽慶賀的習慣。做壽時邀清三親六故或來往密切的朋友來參加,做壽慶賀規模大小不同。兒女子孫或親朋好友,給老人贈送鞋、衣服、布料、煙荷包、錢等不同禮物表示祝壽,還舉行祝壽儀式,向老人叩頭,祝福健康長壽。主人家準備酒宴熱情款待來祝壽的客人。
喪葬
扎魯特旗的傳統習慣,人死之后,請生肖相克的人來,脫掉死者衣服.給死者身上纏白布,并使尸體以坐式裝在立館內。燒香、點燈、上供品祭祀1~3天,這期間嚴禁貓狗等接近尸體。請喇麻念經送魂。套牛車拉棺材出發之后,絕不能途中停車,直發送到野地。喪葬有野葬、土葬和火葬三種。葬后堆石塊或土堆為標記。7天之后和49天之后,家屬到死者墳前叩頭,墳上灑圣水。之后一般不予理會。到死者1周年的日子家屬請喇嘛或到寺廟施舍,喇嘛念經后的圣水,拿到死者墳上灑掉之后,就不再搞任何儀式了。
不論任何葬法,送殯人馬安葬回來之后,家人大擺宴席,殺牛宰羊,或做黃油"阿木斯"。宴席上準備酒類,不奏樂,不唱歌,不作歡笑喧鬧,直至散席。遺屬在百日之內,忌娛樂,不許剃發刮胡,不許穿戴大紅大綠衣帽,婦女不許帶耳墜子(但不限耳環),也禁止女性送葬。男子一律不系辮梢,不扣領扣,不許辦婚事,不許打獵。如過春節時,年輕人向年老者只磕頭而不接手,表示新年不快樂。
如果進行火葬,根據老人生前的遺囑,把骨灰撒到大海或送到五臺山、拉薩等地。
[錯誤報告] [推薦] [收藏]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