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京劇后臺:真“點翠”已屬文物 戲服價格昂貴
2015-06-07 12:21:26 作者:佚名 來源:中華民族文化網 瀏覽次數:0 網友評論 0 條
4月25日下午,京華時報記者來到位于北京市西城區板章胡同內的北京風雷京劇團,探訪了神秘的京劇后臺,在這里記者見到了最近火熱的“點翠頭面”仿品。其實,“點翠頭面”只是京劇服飾文化的冰山一角,這里還有更多的東西不為外人所知。
每個衣箱曾有專人管理
與現代劇場的統一用“化妝間”標識不同,風雷京劇團內的劇場后臺很有特色,仿照舊時劇場后臺的樣子,按大衣箱、二衣箱等京劇服飾門類劃分房間。
“很多人都知道京劇,卻體會不到過去的那種傳統感覺。看個電影《梅蘭芳》,鏡頭也是一晃而過,特別是京劇的服飾文化,大多不了解。”風雷京劇團團長巖松認為,隨著時代的變遷,很多人對于傳統的東西慢慢淡忘,這樣的設計可以讓人更為直觀地了解京劇及其背后的服飾文化。
隨后,記者隨巖松走訪了后臺的各個房間,大衣箱內存放著蟒袍、官衣、褶子等,一般是帶水袖的戲服;二衣箱存放著靠、箭衣、馬褂、龍套等戲服;盔箱則存放著演員用的盔頭、髯口等。
巖松說,在過去老戲班的演出后臺分工明確,很忌諱旁人進入,“過去每個衣箱都有專門的師傅管理,叫‘箱倌’,相互之間甚至都不能串門。原本還應該有三衣箱,主要存放彩褲、彩鞋、襪子這些東西。”
真“點翠”已屬文物級別
在“扮戲屋”內記者看到了一套“點翠頭面”擺放在化妝盒內,十分精致。巖松說:“這套不是真的點翠,是仿品,上面不是翠鳥的羽毛,是用絹代替的。”
雖然是仿品,這也是前些年劇團專門找老師傅訂制的,巖松指著“點翠”的邊緣說:“現在像這樣的仿品也不好買了,類似用舊的骨架重新填的肉。這上面原來的翠鳥羽毛破損了,是老師傅用絹一點點修補上去的,幾乎可以亂真。”
提到前兩天京劇演員劉桂娟發微博引起的“點翠頭面”風波,巖松說他也注意到了。“很多人不太了解這事兒,她的性格和說話方式也造成了一些誤會。在過去老戲班,老先生都用這個,那時候沒有假的,找假的都沒有。現在得保護動物,而且全國會這手藝的人鳳毛麟角,也找不到翠鳥羽毛了。” 巖松解釋道,現在仿品的“點翠”通常叫“點綢”,像團里這套仿品買時八九千元。
巖松透露,并不是說每個京劇團都能有幾套真的“點翠頭面”,現在這可是奢侈品,有也是原來傳下來的,風雷京劇團就只有一套真品,已經有四五十年歷史。“平常不會輕易拿出來,會有專門的人保管,它不僅僅是個演出飾品,已屬于文物級別了。”
戲服為何不能比LV包貴
當天在風雷京劇團還有一場“親歷京劇服飾文化”的沙龍,巖松現場結合《天女散花》《借扇》等京劇折子戲,為不少外國友人講解了京劇的服飾文化。這樣的公益普及活動,風雷京劇團每年要舉辦幾十場,參與的人可以試穿京劇戲服、畫臉譜。
在這些講座中,巖松有時提到京劇服飾的價格,有人會很驚訝,怎么這么貴?一件戲服要上萬。“你比如說蟒袍,每一條蟒的造型都不一樣,就像齊白石先生畫蝦,每只形態各異。我們也看過機器繡的,根本出不來手繡的這種感覺。有時候我也疑惑,怎么外國的LV包賣那么貴沒人說,咱們京劇的戲服就不能貴?這可都是一針一線繡出來的。”
京華時報記者 田超
[錯誤報告] [推薦] [收藏]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