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富有,但愿高貴 ----北京巴克利公司創建人吾爾古麗小記
2015-04-09 17:01:25 作者:德理特 來源:中華民族文化網 瀏覽次數:0 網友評論 0 條
古麗·馬木提,小名吾爾古麗,生于新疆阿勒泰富蘊縣一個極普通的維吾爾世家。她有姊妹兄弟共10人,8女1兄1弟。她是女兒之中最小的一個,備受父母寵愛。養成一種開朗外向、慷慨大方,熱忱待人、友善親朋的性格。
她出生在文革中后期的1973年,家境清貧,全家僅靠父親一個人的微薄工薪生活。但是父親并不以貧窮為恥,從小教育孩子們,“真正的恥辱是不擇手段擺脫貧窮。”所以她們一家遵循“君子固窮”的節操,培養10個孩子接受信仰、德行和各種知識教育,成為典型的精神高貴之家。
文革結束,改革開放。父母秉承一貫的勤勞作風,敏銳覺察出社會的變化,選擇“勞動光榮,致富有道”的傳統美德。全家投入積極的工作生活之中······
(結婚紀念)
古麗上個世紀90年代中學畢業,17歲參加工作,分別從事過寶石業,公司文員,餐飲副食業。在整個工作過程中,她從北疆到南疆,由新疆至北京,始終注意“量體裁衣”,尋找最適合自己的事業。于是在改革開放的大市場中,她意識到自己民族傳統文明的獨特魅力和現實生活之間的價值奧秘,便在北京餐飲業競爭最激烈的上個世紀末到本世紀初,與丈夫共同創建了“巴克利有限公司”,分別經營生產維吾爾傳統面點和日常飲食。“巴克利”一名,就是原于維吾爾民族的傳統品牌“巴哈利”的啟發引導。
(參觀“巴克利”)
“巴克利公司”經營的糕點生產車間,最繁盛時期有員工及管理技術人員60多名,分布在北京市各處的外賣店達7家,與當時的“味多美”、“好利來”旗鼓相當、各領風騷。同時古麗又與丈夫一同開辦“巴克利餐廳”。由于他們經營有方,品味正宗,受到消費者的喜食樂嘗,生意總是火爆輝煌,常常引來鄰里和多數人的欽羨贊美,甚至難免遭致極個別的嫉妒異常。但她告誡自己必須謹慎冷靜,不棄傳統正宗,堅持培訓教育。公司因此一路走來,從不偏離正道。為首都多種多樣的飲食市場奉獻了一劑最為別樣的料理和文化,恰似祖國民族團結的大花園中綻放出的一枝絢爛雪蓮。(于2015年4月記)
圖文作者:馮文懷
[錯誤報告] [推薦] [收藏]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