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是我國人口較多、分布地域較廣的少數民族,多數苗族都認為自己是上古時期蚩尤的后裔。我國苗族主要分布于貴州省全境、廣西大苗山以及貴州、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廣西等省區的交界地帶。按照居住的地域和所操的語言分為:東部方言區、中部方言區、西部方言區三大方言區。苗族歷史文化悠久,其服飾絢麗多彩,東部方言區和中部方言區的苗族因絢麗多彩、磅礴大氣的銀飾,尤其是銀制頭飾為世人所熟知,一直以成為外界對苗族的主要印象。但西部方言區,尤其是烏蒙山區的苗族因為居住環境的惡劣、生存條件的艱苦,服飾相對單調,幾乎沒有銀飾,其頭飾大都以假發或頭巾裝飾,展示出別樣的苗族頭飾文化的。
一、烏蒙山區
烏蒙山是金沙江和北盤江的分水嶺。位于貴州高原西北部和滇東高原北部,東北—西南走向,系由斷層抬升形成的年輕山地,大部分屬于喀斯特石山,平均海拔約2000米。山間多盆地和深切谷地,喀斯特地貌發育完整,分布有殘丘峰林、溶蝕洼地、石灰巖溶蝕盆地、灰巖槽狀谷地及溶洞、地下河等景觀。
烏蒙山片區又稱烏蒙山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簡稱“烏蒙山區”),行政區劃跨云南、貴州、四川三省,是國家新一輪扶貧開發攻堅戰主戰場之一。包括云南、貴州、四川三省毗鄰地區的38個縣(市、區),其中四川省13個縣、貴州省10個縣(市、區)、云南15個縣(市、區,),是集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遠山區、貧困地區于一體,是貧困人口分布廣、少數民族聚集多的連片特困地區;國土總面積為11萬平方公里。2010年末,總人口2000多萬,城鎮人口585.81萬人,城鎮化率26%;鄉村人口1667.23萬人,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20.86%,苗族人口逾100萬之多。是全國新一輪扶貧攻堅的六大片區之一。[①]
二、烏蒙山區苗族支系
烏蒙山區的苗族大都屬于川黔滇方言(又稱西部方言),居住環境比較惡劣,教育、經濟、文化等發展相對滯后,區域內有苗族人口100余萬,主要為大花苗、小花苗、歪梳苗、箐苗(又稱長角苗)、白苗、喇叭苗、四印苗等支系。主要民族節日有跳花場(又稱跳花節、花坡節)、蘆笙節、四月八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有:苗族蘆笙舞(滾山珠)、苗族蘆笙制作技藝、苗族跳花節、苗族服飾等項目。區域內的威寧石門坎石門坎是滇東北次方言區老苗文的發祥地,是貴州近百年來最有文化活力和創造力的地區之一,是特定歷史條件下,西方與東方、本土和世界文化交流的奇異花朵。區域內建有亞洲首個生態博物館—六枝梭戛箐苗生態博物館。
三、烏蒙山區苗族頭飾類型
烏蒙山區苗族頭飾不同于東部方言區、中部方言區的苗族以銀飾為主,區域內苗族頭飾以發飾為主,幾乎見不到銀飾。大致分為以下幾個類型:
流蘇式:白苗的頭飾是流蘇式的代表。白苗傳統頭飾為盤髻式,但是當下盤縣、昭通等地白苗頭飾主要是流蘇式。其制作方法是:先制作一圓形頭箍,頭箍周邊或刺繡或壓花邊,最后在頭箍邊緣飾以各色小珠子穿成的,長約5-6厘米的流蘇,流蘇的各色小珠子組成傳統的菱角、八角花、水波等圖案,非常美麗。
盤髻式:小花苗、歪梳苗是典型的盤髻式。盤髻式一般將頭發盤于頭上,然后插上一把木梳或者簪子。水城一帶的小花苗年輕女子一般是將紅色的毛線纏在頭頂,并配有少量白色的毛線,色彩對比很明顯。老年婦女則是將頭發盤在頭頂,并插上梳子或者簪子。六枝、水城一帶的歪梳苗則是將梳下來的頭發和麻線搓成辮子(現在大都是將毛線)盤在頭上,然后在發髻的一側飾有一把梳子,因此得名歪梳苗。
高髻式: 赫章興發、古達以及威寧龍街一帶的大花苗、小花苗有部分頭飾為高髻式,發髻高達30-50厘米,呈竹筍形狀或山巒形狀。赫章興發、古達小花苗高髻頭飾是以假發纏繞成山巒形狀,中間用紅色的毛線分開,呈上下纏繞之勢,然后固定到頭上,遠看就像山巒高聳頭頂。威寧龍街大花苗高髻式(錐髻式)是以筍殼制作成竹筍樣式,然后四周纏繞頭發(也有纏繞假發的),遠看就像竹筍或圓錐一樣高聳頭頂。
索套式:六枝特區梭戛鄉、織金縣吹聾鄉的箐苗、六枝特區新場鄉“蒙洽”、“蒙到憋”(苗語的自稱)、大方縣海馬、畢節靈峰白苗等都是將梳下來的頭發和麻線編織或搓成米顆粗細的辮子,再將這些辮子扎成一束或幾小束(當地稱為索套),最后纏在牛角形的木梳上面。套索式,尤以梭戛箐苗和海馬白苗最為典型。梭戛箐苗女子會將積攢下的幾代人的長發,摻著麻線搓成一小股一小股的辮子。然后捆成一束或幾束(當地人稱為索套),佩戴在木頭制作的牛角形狀的梳子上面。一般頭發長度在1.7米左右,呈“∞”形狀纏到木角上,盤好后,用一束白頭繩把頭發系緊。箐苗的頭飾有十多斤重?,F在只有在婚嫁或者節日時,才會佩戴。平時,她們就把長發盤在腦后,用一把木質角梳插上。
頭巾式:居住于六盤水北盤江流域的喇叭苗頭飾為白色或者青色的布頭巾。未婚少女將頭發用白布包扎于頭上,右側頭頂在扎一朵花;已婚婦女扎“三把頭”,然后頭頂扎上青布或者白布頭巾。
四、結語
《淮南子·齊俗訓》載:三苗髽首,羌人括領,中國冠笄,越人劗發,其於服一也。髽首是以麻為束的發飾,今天西部方言區的苗族,尤其是烏蒙山區的苗族還保留這一傳統。但隨著歷史的發展,與外界交往的頻繁,苗族社會中越來越多的人不會或者不愿意佩戴傳統頭飾,這給文化的傳承造成巨大的威脅。在建設多彩貴州,挖掘、保護和傳承地方民族文化的同時,我們應該加大宣傳和研究力度,讓更多人關注烏蒙山區苗族頭飾的傳承問題,讓苗族頭飾文化得以傳承。
參考文獻:
[1]國開辦發〔2012〕16號:《烏蒙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規劃(2011-2020年)》。
[2]蔣行遠著:《堅守記錄—山之魂,水之韻,火之情》,貴州科技出版社,2013年版。
[3]張永發主編:《中國苗族服飾研究》,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
[4]畢節地區苗學會編:《烏蒙苗歌—黔西北苗族民間歌曲集》,貴州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
[5]民族文化宮編著:《中國苗族服飾》,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
作者簡介:陶波,云南曲靖人,云南大學民俗學碩士研究生,現就職于六盤水市社會科學院,助理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民間文學、滇黔邊區地方文化。
分享更多少數民族,民族文化知識
歡迎關注公眾微信服務號:cn_56china
歡迎關注公眾微信訂閱號:com_56china
中華民族文化網 http://www.56china.com
中國元素民族產品http://www.sinofolk.com
(歡迎訂購民族服飾,民族產品,民族特色產品,民族中醫藥,可以定制 18001299866)
關注公眾微信服務號:cn_56china
|
關注公眾微信訂閱號:com_56chi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