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由一座小縣城向寧南區域中心城市闊步邁進;由一座晴天塵土飛揚、雨天滿街泥濘的“土城”,嬗變成功能齊全、干凈靚麗的山城。固原,在城鎮化道路上步履鏗鏘。
拉開框架繪宏圖
“一條條新街道寬闊筆直,一座座新大樓拔地而起,城市日新月異的變化讓我們這些老固原都不認識了。”每次回家探親,在外工作的固原人都有說不盡的感慨、道不完的驚喜。寧南區域中心城市建設使固原城市建設高歌猛進,褪去舊色的老城正以靚麗新姿款款走來。
10多年前,固原市區到處是低矮的土房、凌亂的店鋪和擁擠不堪的馬路市場,市區公用基礎設施薄弱。如何改變落后面貌,成為歷屆市委、市政府領導思考最多的問題。
2004年,固原市選址小川子建設新區,邁出城市向外布點延伸的關鍵步伐,固原市行政中心、寧夏師范學院、固原體育館、固原市安居工程樓群等一批建筑先后落成,固原新區雛形初現。
2011年,寧南區域中心城市建設啟幕后,固原市重新修編城市規劃,進一步突破了空間上的束縛,城市規劃面積由原來的168平方公里增加到520平方公里。
去年,固原市召開了歷史上首次城鎮化建設工作會議,以科學的思維描繪出“1411”城市發展格局,即構建以市區為核心、四縣縣城為骨干、10個中心鎮為支撐、100個幸福村莊為補充的“四位一體”城鎮化體系,發展城市的眼界進一步放寬。
3年來,固原市圍繞新規劃,組織開展了新區建設大會戰、寧南區域中心城市和大縣城建設大會戰、西南新區大會戰等,新增城市道路50多公里;改造完成主、次干道共37條,初步形成了以市區為中心的“三縱三橫”城市道路網絡,市區建成區和在建面積擴大到44.1平方公里。
完善功能聚人氣
說起城市變化,家住固原市原州區宋家巷的李吉紅感觸最深,“晴天,兩邊堆滿垃圾,蒼蠅橫飛;雨天,它就是泄洪溝。住的房子更別提了,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
如今,宋家巷經過改造煥然一新,破敗的平房變成嶄新的樓房,道路硬化、小區綠化、街道亮化,商業網點和公共服務設施應有盡有。
宋家巷的今昔是固原城市變化的縮影。近5年來,固原市集中開展了宋家巷等老城區改造,改造棚戶區600多戶,集中建設了東海、金城等住宅小區20多個,人均住房面積由2007年的12.1平方米增加到31.5平方米。先后建成垃圾無害化處理廠、凈化水廠、污水處理廠,改造鋪設了市區一二級供熱管網,城市功能不斷完善。
同時,建成大原廣場、九龍山半島公園、古雁嶺、憩園廣場等多處集生態展示、休閑娛樂于一體的多功能廣場。
培育產業富百姓
城市設施反映宜居水平,城市活力來源于產業發展。
基于這樣的認識定位,固原市加快培育壯大能源冶金、鹽化工、特色農產品加工和戰略性新型產業“四大產業”,相繼開工建設鹽化工示范區、西蘭銀綜合物流園區、原州區圓德慈善產業園等8個工業園區,拓寬扶貧發展試驗區和清水河工業園區發展空間。
近年來,固原市二三產業從業人員年均增加2.5萬人,去年底,全市城鎮總人口53.8萬人,其中市區24.77萬人,城鎮化率34.85%。
按照固原市城鎮化工作目標,到2017年,全市城鎮人口達到75萬人以上,城鎮化水平達到50% ;到2020年,全市城鎮人口達到100萬人以上,城鎮化水平達到60% 。(記者 馮濤)
??? 來源:寧夏日報
[錯誤報告] [推薦] [收藏]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