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22日,陽光溫暖的周末午后,祖孫三人圍坐在院內的石桌上,探討交流工作心得。
在吳忠市紅寺堡區新莊集鄉工作,是今年82歲的馬占元、55歲的馬景棠和31歲的馬東海相同的工作履歷。
3個人來自同一個回族家庭,是祖孫三代。
1978年12月到1981年10月,馬占元擔任新莊集公社黨委書記、革委會主任。
2005年到2007年,兒子馬景棠來到父親曾經工作過的地方,擔任更名后的南川鄉黨委書記。
2012年9月,馬景棠的兒子馬東海報考鄉鎮公務員,以筆試第三名、面試第一名的成績成為南川鄉(現改為新莊集鄉)一名干部。
30多年,三代人,什么在變?什么始終沒變?
2月22日,趁著周末休息,馬景堂帶著兒子回到同心縣老家,看望老父親。祖孫三代圍坐在一起,聊起了不同年代的新莊集鄉,聊起了各自眼中和心中的干群關系。
爺爺的時代:
糧票悄悄塞到群眾炕氈底下
爺爺馬占元回憶,上世紀的70年代末80年代初,剛剛改革開放,那時的新莊集有2萬人,還是人民公社,下轄著13個大隊,57個生產隊。“百分之七八十的老百姓,住的是土窯洞,一年到頭沒啥收入,七成群眾吃返銷糧,有一半的人靠救濟討生活。”
“那個年代,自行車都是稀罕物,干部下鄉全部靠步行,到了村上就在老百姓家里吃飯。吃一頓飯,要留下半斤糧票和一毛錢。有時候夜里回不來,就在老百姓家里借宿。留糧票的時候,很多老百姓推辭著不要,我們就把糧票悄悄塞到炕氈底下。”
“那時候的干部不能搞特殊,要和群眾同甘共苦。上面對干部管得很嚴,縣上每年要開一兩次三級干部會,有貪污的、工作不力的,當場宣布處分。”
馬東海故意逗爺爺說:“那是不是參加會議的干部都很緊張?”
老爺子一臉真誠地說:“只要自身正派,為老百姓服務,就沒啥緊張的。”
爺爺的一席話,引得父子倆笑出了聲。
已過耄耋之年的馬占元老人,仍堅持每天下午看報紙。他感慨地說:“中央的八項規定好啊,剎住了吃喝風,管住了腐敗。現在對干部要求越來越嚴。這樣好,嚴是愛,寬才是害。”
父親的時代:
一個月有十六七天都在村上
馬景棠說:“我當書記那幾年,正是整個紅寺堡區移民搬遷的時候。老百姓從靠天吃飯的土塬搬遷到揚黃灌區,讓移民安定下來是最大的事。”
“那時新莊集鄉農民年人均收入只有1600多元,大部分收入來自勞務輸出。全鄉3萬多人,有2萬多都在外面打工。”
“我們老家也是農村的,知道村上百姓生活苦。我當書記的時候,就想著如何讓老百姓能盡快住下來,把新家園建起來,早點富起來。”
“那時候鄉上有一輛皮卡車。我們鄉干部走村入戶,只能坐著皮卡車走個十來八里,到了山跟前,車上不去就下來走,碰上誰家的拖拉機、驢車再坐一段,一個月有十六七天都在村上。”
兒子馬東海問父親:“爸,你那時候下鄉,村上的老百姓你都認識嗎?”
馬景棠說:“全都認識,必須都得認識。”
馬東海又問:“現在群眾大大小小的事都找政府,遇上不順心的事,經常罵罵咧咧地來了,把干部堵在門里。你那會兒是咋處理的?”
“和老百姓打交道,可不能擺官架子。我一般是先給人倒一杯水,讓他慢慢說。其實,老百姓都很樸實,你給他倒杯水,他的氣就消了一半。然后你心平氣和地聽他把事情說完,再耐心做解釋說服工作。”
兒子的時代:
不說群眾聽不懂的官話套話
馬東海說:“現在鄉上有5萬多人,勞務輸出只有1萬人左右。這幾年鄉上大力發展葡萄、枸杞、草畜產業,引進了農業龍頭企業,群眾打工都不走遠了。村村都通柏油路、公交車,家家戶戶通水、電、互聯網。去年,村里農民人均純收入4725元,是我爸那個時代的近3倍。”
“這兩年,村上買車的多了,有時候通知村里的人到鄉上開會,還要派個人指揮一下交通呢。”
父親馬景棠接過話來,“我們那會兒,誰家買一輛摩托車,全村人都要過來看一下呢。”
馬東海說:“在基層工作時間長了,我發現跟村上的群眾打交道,不能說啥官話套話。有一次我電話通知村上的人來鄉里開會。我照本宣科念完會議通知,可結果電話那頭卻用當地話問了一句‘你說了個啥?’要多用當地的語言,這樣老百姓才能聽得懂。”
馬東海說:“當初考到新莊集的時候,我心里就有一種傳承的感覺。我有信心通過自己的努力,繼承好爺爺和父親吃苦耐勞、為群眾服務的精神。雖然現在各方面條件好了,我們這一代的年輕干部,工作起來也不含糊,也能干出一片天地。”(記者 劉衛 王桂生 李東梅/文 宋克強/圖)
??? 來源:寧夏日報?
[錯誤報告] [推薦] [收藏]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