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日下午,在吉林省政協召開的“振興吉劇”座談會上,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所長賈志剛、副所長劉文峰,以及文化部藝術司戲曲處處長呂育忠等三位來自北京的戲曲專家,為吉劇的振興發展把脈問診,分別從吉劇的舞臺藝術、文化振興、吉劇發展所需要注意的問題等多個方面給出了專家意見。
吉劇振興>>
沉寂多年?吉劇再揚帆
“吉劇曾一度風靡北京,在日本、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引起轟動。”吉林省文化廳副廳長蘇威表示,吉劇創作改編和排練演出了像《桃李梅》、《包工賠情》等200多個劇目,涌現出以王肯為代表的一批在戲劇領域取得提出成就的藝術大師。然而,面對市場和娛樂的多元化,吉劇的生存日趨困難。“上世紀90年代中期吉劇由興盛的16個團轉到5個團。近年來,以吉劇為代表的新興地方劇種建設得到了恢復。經過一段時間的沉寂,吉劇又回歸舞臺,再一次揚帆啟航。2002年吉劇《桃李梅》榮獲大獎,還有松原市等等也入選文化部的創作演出劇集團,為推動吉劇的發展奠定好的基礎。
“吉劇振興”氛圍已在全省形成
“最近,全省各地吉劇振興工作的有關單位已經行動起來。”蘇威稱,去年下半年,我省多次研究吉劇振興問題,并組織起草了關于實施吉劇振興的工程意見,從劇種、建設、劇目創排等方面制定了18項具體的措施。目前,全省上下全面推動吉劇振興工程實施的良好氛圍已經形成。我省已經完成將省戲劇院更名為“桃李梅大劇院”的品牌形象升級工作,籌備成立了“吉劇藝術創作中心”、“吉劇音樂公關小組”等以及與國家戲曲學院簽訂了聯合辦學合同,并確定在吉林省戲曲劇院設立“中國戲曲學院實踐基地”,在國家層面設立吉劇表演班。“這是吉劇發展史上的突破。”蘇威稱。
專家把脈>>
賈志剛:吉劇振興需要“兩條腿走路”
吉劇振興的當務之急,就是觀念問題。是繼承還是探索?這個定位一定要非常準確。對吉劇來說,目前重要的還不是繼承傳統,重要的是探索。吉劇還在路上,還是一個很不成熟和很不完善的劇種。吉劇仍需探索和“采擷眾華”,也是劇種融合的階段,這個階段需要我們打開思路,需要有開放的意識。吉劇的振興需要“兩條腿走路”。快速提升它的知名度,一個最佳的途徑就是打造精品劇本和打造一個名角。另一條腿就是貼近百姓,一定要有小、快、靈東西,符合百姓的欣賞趣味。此外,我們也要注重選擇一個什么樣的舞臺樣式來展示吉劇。
劉文峰:吉劇振興應該是一種文化的戰略振興
振興吉劇的意義不僅僅停留在一個劇種,或是一種藝術,而是一種文化戰略振興,這樣才會有后勁。吉劇振興已不單單是文化部門的事,而是作為一個吉林人,我們應為吉劇做些什么?比如說培養觀眾,應從青少年做起,讓青少年從小知道吉劇。應把戲曲文化作為中華民族文化,灌輸到教育體系當中。比如把適合青少年看的經典劇目用動畫的形式向青少年宣傳,把好的(戲曲)音樂作為音樂來學習,戲曲舞臺方面很多美的、好的方面可以作為美術教材,作為素質教育的教材。一個劇種如果離開了民俗活動,就沒有市場,吉劇要振興,就要深入民間、民俗。
呂育忠:吉劇振興要牢牢把握藝術本體
一個劇種也好,一個劇團也好,振興和發展的好不好,有沒有生命力?第一,看它有沒有一批后浪推前浪的領軍人物,也即通常說的角。第二,看這個劇種和院團有沒有不斷地創作生產出老百姓所喜聞樂見的優秀作品。第三,看這個劇種或者是劇團有沒有培養出一批新的觀眾。從某種程度來說,人才輩出是地方戲曲院團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能否對吉劇優秀傳統劇目進行有效地傳承和保護,能否不遺余力地對吉劇傳統的表演技藝進行高、準的新傳,能否使真正的新老藝術家形成藝術形式的接力,使吉劇新興劇種文脈不斷、戲脈不斷、藝脈不斷,這一點關乎吉劇藝術的未來的生存發展和希望。吉劇振興還要牢牢地把握吉劇的藝術本體。如果為了增加自己的知名度,都向京劇、昆曲學習,導致藝術本體趨同化,這對地方戲曲傷害最大的,得不償失。
(記者?李納/報道)
[錯誤報告] [推薦] [收藏]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