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嶺:創新志愿服務 幸福百萬人民
公主嶺市志愿者協會常務副會長 錢德義
2013年,公主嶺市志愿服務工作緊緊抓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這個根本,牢牢把握“展示新形象,傳遞正能量”這個主題,圍繞中心、突出重點、創新模式、搭建平臺,廣泛普及志愿理念,大力弘揚志愿精神,不斷壯大志愿者隊伍,著力完善志愿服務體系,實現了志愿服務隊伍由以青年為主向全體社會成員共同參與轉變,志愿服務活動由以階段性為主向經常性轉變、志愿服務管理由以松散型向規范化轉變,在促進全市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推動精神文明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夯實志愿服務工作基礎
2013年,市政府為市志愿者協會注入資金30萬元,設立了一個200平方米的辦公室作為協會辦公場所,又相繼成立了志愿服務發展中心和志愿服務網站,完善了志愿者協會組織,聘請兩名退休的同志擔任協會領導,負責日常工作的開展。市志愿者協會實行市、鄉鎮(街道)等科級單位和基層單位(村、社區)兩級管理三級網絡體系,即市志愿者協會,局、鄉級單位有分會,基層單位有服務站,都有專人負責,有效地解決了體制內外脫節的問題。截至目前,全市建立志愿服務站20個,志愿者隊伍150個,志愿者人數2.8萬余人。涌現出黃龍社區、雷鋒車隊、共青團、老年群體、辯法律師事務所、空軍公主嶺醫院等優秀志愿服務核心團隊10個,帶動全市各界積極投入到志愿服務活動中來,有力地推動了志愿服務事業快速發展。7月2日,省委常委、宣傳部長莊嚴到我市調研時專門來到市志愿者協會聽取匯報,對我市志愿服務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7月23日,省文明辦主任謝文明專門來到市志愿者協會,為市志愿服務發展中心成立揭牌,對我市志愿服務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提出了指導意見。
創建志愿服務活動新模式
為使市民素質與城市發展的需要相匹配,我市提出了公民意識提升行動,將志愿服務作為此次行動的重要內容,當成事業來抓,實現了“三個創新”,志愿服務公主嶺模式日漸形成。
一是理念定位實現了創新。把志愿服務理念從“大”變“小”,從難變易,倡導“凡人善舉、舉手之勞”,“為需要幫助的人提供服務”,“我奉獻我快樂,我快樂我健康”,“好人好事,幸福一座城市”。使人人都能理解志愿服務,人人都方便做志愿服務,人人都是志愿者。
二是載體建設實現了創新。為了擴大志愿服務隊伍規模,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市志愿者協會研究制定了在全市打造“1+5x”工作平臺,從宏觀上建立志愿服務發展框架?!?”就是建設好市志愿者協會,完善其指導、協調、溝通、聯絡的功能,使其真正發揮社會性公益組織的作用;“5”就是抓好志愿服務五條線,即鄉村、社區、文明窗口單位、青年系統、社會團體五條線;“X”就是在五條線上建設若干個志愿服務站,目的就是發揮志愿服務站的典型作用,高標準、高質量地推動志愿服務全面開展和縱深發展。為此,在8月份,市文明辦、市志愿者協會聯合下發了《關于建立標準化志愿服務站》的文件,對建立志愿服務站提出了具體標準和明確要求。截至目前,申請建站的單位已達50家,已建立標準志愿服務站20家,初步形成了城鄉志愿服務網格化。
三是方式方法實現了創新。為有效激勵每個志愿服務站工作的積極性,有效激勵民眾參與志愿服務,市志愿者協會本著“不讓志愿者吃虧”,“好人有好報”的理念,推出了志愿服務利益循環機制。公主嶺市雷鋒車隊是一個有30多臺出租車的志愿者團體,他們開展的公益活動,得到了社會的認可。通過市志愿者協會協調,在雷鋒車隊開展大型公益活動和救助活動時,市公安交警和周邊公路收費站給予開設“綠色通道”,免費通行;對于做好事的公安交警和公路收費站的收費員由空軍公主嶺醫院每年給予一次免費體檢;空軍公主嶺醫院的醫護人員每年都到鄉鎮為農民開展“義務醫診”,在他們開展義務活動時,雷鋒車隊又給予免費接送。形成了一個大的利益回報循環系統,人人既是志愿服務的參與者,又是利益循環的受益者,實現了“好人幫好人,循環成善舉”。
打造志愿服務活動新品牌
今年以來,在我市城鄉、機關、學校、醫院及民營企業中涌現出一大批志愿者。他們用自己的愛心,展示新形象,傳遞正能量,詮釋真善美,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影響。志愿服務活動成為一項全民參與的大事業,志愿服務已成時尚。
2013年8月份,市文明辦、市志愿者協會帶領市文化局、科技局、空軍公主嶺醫院的80名志愿者深入到6個鄉鎮開展義演、義診、科技咨詢服務,為農民送文化、送醫療 、送科技,4000多名農民受益。
市桓裕地產公司志愿者勇于承擔社會責任,愛心捐款10萬元支持志愿服務工作。在“中秋”、“國慶”兩節期間,這家公司積極打造城市文化品牌,在市區廣場舉辦大型文藝演出,豐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
市青年志愿者協會組織400多名青年志愿者開展保護生態環境、扶貧幫弱濟困活動200多次,募集善款和物資100多萬元,直接受益群眾2300多人。
雷鋒車隊志愿服務站是由隊長劉佳和30多臺熱心的哥組成的志愿服務組織,他們的口號是弘揚雷鋒精神,爭做文明司機,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一年多來、他們在救助兒童、扶助貧困、免費接送乘客/城市環保等方面做好事200多件,成為嶺城大地一道靚麗風景線。
市老年志愿服務站,是由50多名退休人員組成的志愿服務團體。這個團體成立的“激情廣場藝術團”,活躍于廣場、街頭為群眾演唱。他們經常深入社區、敬老院、企業、農村為貧困老年人、兒童捐獻衣物,開展文化活動。成為以老幫老的典范,他們以自己的“夕陽紅”,為別人照亮金色的晚年。
志愿服務事跡不勝枚舉……
據初步統計,2013年,全市各級志愿服務組織共開展活動3000余次,參與人數3萬多人次;義務植樹5萬多棵,清理白色垃圾300多噸;結對農民工子女學校30所、結對農民工子女800人,受助農民工子女1500多人。
激發做志愿服務正能量
為避免志愿服務活動行政化、形式化、功利化,市志愿者協會打破過去單一開表彰會、發紀念品等激勵機制,設計制作了志愿服務反饋卡。反饋卡突出志愿服務活動主題、口號、標識內涵,附加個性化郵票,向積極投身志愿服務活動和為志愿服務事業作出突出貢獻的志愿者發放,送去溫馨祝福和褒獎,用以宣傳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帶來的社會效果,對志愿服務組織、個人表示感謝和鼓勵,激勵更多的人參與到志愿服務活動中來。共印制了1萬份反饋卡,通過“尋找身邊的感動”、“志愿者事跡上報表”,已發放志愿服務反饋卡2000份。一份反饋卡,就是一件好事,一次正能量。反饋卡傳遞著正能量,形成的是社會的進步、民眾的和諧、素質的提升。
充分發揮域內外媒體作用,開辟專欄、專題、專版,解讀志愿服務意義,報道凡人善舉行為,強調舉手之勞方式,引導志愿服務大眾化、自覺化。積極組織大型采訪。今年下半年,省委宣傳部內部刊物《吉林宣傳》刊發了公主嶺市開展志愿服務的報道:《公主嶺市把志愿服務抓成事業》;《吉林日報》刊發了三篇稿件:《公主嶺市把志愿服務抓成事業》、《我們身邊最美的人》、《公主嶺志愿服務漸成時尚》;新華社吉林分社以內參的形式報道了公主嶺的志愿服務工作;《新文化報》整版報道了公主嶺市志愿服務開展情況,題目是《公主嶺志愿服務成為一種時尚》。(完)
[錯誤報告] [推薦] [收藏]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