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置信,一個城市文化濃縮在海洋邊,有雕塑、有體現海洋城的書法文化,甚至還可以欣賞悠揚的獨弦琴聲……”11月25日,參加第二屆中越青年大聯歡的越南廣寧省團委書記、中央團委常務委員黃伯南在防城港市北部灣海洋文化公園詩書苑參觀時贊嘆地說。</p>
而就在300多名越南青年被詩書苑的濃郁文化吸引時,旁邊一個來自大連、甘肅等北方城市100余人的看房團,也在這個詩書苑駐足良久。</p>
其實,“天地有大美而不言”。防城港市把美的發掘和海洋文化的展現,精準地體現在4萬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積和580公里的海岸線的雕琢中,海上絲綢之路、海上古運河等文化元素,防城港人均用不同藝術形式,將傳統與現代融合在一起,打造成了現代版的海洋文化名市。</p>
不管十里平坦的白浪灘還是與北海銀灘媲美的金灘,其蘊含著的文化價值,給人們享受寬闊博大情懷的同時,更有一種文化的震撼。</p>
深挖內涵,打造海洋文化名市</strong>
逐漸富裕起來的防城港人不再滿足于對海的利用和簡單的欣賞,而是從審美的眼光把這個“天賦異稟”的海灣進行“文化藝術”打磨和雕琢,既欣賞也開發。</p>
如何雕琢?市委書記劉正東給出了明確答案:“將文化因素提升到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層面,把防城港厚實的海洋歷史文化、獨特的海洋民族文化、濃郁的東盟邊關文化、美麗的山海生態文化等特色內涵挖掘出來,把文化特色體現在城市的構架、顏色、符號、氛圍中,打造‘海洋文化名市’。”
“沒有特色的文化,城市不會有長久吸引力。”市長何朝建說,“構筑海洋文化名市首先要在‘海’上做文章,建設出一批與海有關的主題文化公園。”
將古代名家書法刻在石上不難,但要表現出神韻卻不易,如何讓名家書法在詩書苑里“活”起來,實現傳統與現代的完美結合?
防城港市攝影家黃嵩和對記者說:“我們在選字、刻字等方面作了精心策劃,首先用現代技術把字刻在石上,然后請專家對每一個字進行雕琢,讓每一個字神形兼備。”
不到兩年時間,防城港便打造出一個海洋文化標志性建筑——北部灣海洋文化公園和海洋文化詩書苑,于2011年8月建成并投入使用。</p>
現在的海洋文化詩書苑,集藝術性、觀賞性、教育性于一體,匯集了90多塊景觀石,刻有100幅王羲之、顏真卿、蘇軾、孫中山等名家名人的書法作品,正、草、隸、篆、行各體俱備。</p>
很快,一個個文化藝術公園在城市、鄉鎮登場。</p>
西灣海域和1400畝的桃花湖兩大景觀中心,布局了桃花湖公園、北部灣海洋文化公園、龍馬·明珠景區、沙潭江濕地公園、伏波文化園、夢幻北部灣演出場館等。緊接著,博物館、文化藝術中心、圖書館和婦女兒童活動中心等一系列文化載體相繼建成并投入使用,為城市注入了新的文化色彩。</p>
水乳交融,給景區植入文化元素
有文化,沒載體,無以表現。有載體沒文化,城市沒生機。</p>
“不管是新打造的景區還是原有的景區,均把融入歷史文化作為建設或修復的第一要義,沒有文化的城市,永遠沒有魅力。”劉正東反復強調,“要給景區等植入文化元素,根據景區的歷史定位發展內涵,然后擴大外延,使這個景點由單一的休閑功能向融合著歷史文化、山海生態的文化景點轉化。”
循著這個原則,江山半島月亮灣提供了一個樣板。何朝建介紹,月亮灣定位的文化內涵是與東盟各國友好通商的海上商業之路,這里的潭蓬古運河、胡志明小道便是這個內涵的外延。現在江山半島規劃建設的恐龍博物館、貝丘遺址、潭蓬古運河等項目,正逐步由單一景點向融合著歷史、山海生態、民族文化景點轉化。</p>
一個個曾經蒼涼偏僻的景點、村屯,植入文化元素后,開始彰顯靈氣和神韻。</p>
港口區簕山古漁村和東興市金灘氵萬 尾村堪稱典范,這些曾經門可羅雀的海邊村莊,也因發掘出歷史文化而變得門庭若市。簕山村地處偏僻,只有60戶300余人,但環境幽美,文化底蘊厚實。有明末清初按八卦建筑成的古村堡,有防范海盜英勇抗擊的史實……這些文化元素,通過聲、光、電和仿古建筑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p>
氵萬 尾村,曾經是落后貧窮代名詞的小漁村,盡管有金灘旅游點,但因其缺少文化而顯蒼涼,博物館內通過實物、場景、圖片、音像來展現古樸而濃郁的京族文化,聲、像等多種具體可感的藝術形式,使游客近距離接觸京族的歷史文化和生活勞作等習俗。</p>
南寧的周女士今年國慶期間駕車陪大學同學作氵萬 尾村之旅,她說:“走進京族博物館,看到京族姑娘在一根弦琴里彈奏出豐富的旋律,那歡快、輕松悠揚的旋律,讓人有陶淵明的‘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之感。”
發掘歷史,把伏波文化保護好開發好
伏波文化,是防城港市最豐富、歷史最悠久的一筆文化遺產,回避對歷史文化的發掘既愧對先輩,也愧對人民對歷史文化的渴求。</p>
防城港深諳這點,一項項發掘伏波文化的措施迅速推行。</p>
——整合力量,對全市范圍內伏波文化的歷史遺存進行全面挖掘、深入研究和重點包裝,形成一批理論研究成果和文學藝術作品,并宣傳和實施一批伏波文化項目。</p>
——伏波文化符號盡顯。伏波文化公園、伏波文化博物館、伏波廟和伏波雕塑群等一批伏波文化旅游景點開始打造,有的已經投入使用,有的正在規劃建設。</p>
——用伏波文化包裝城市街道和城市建筑,彰顯城市文化特質。在北部灣大道、防東高速公路等交通要道,塑造體現伏波文化的群雕像,一些雕像已經展現在人們視野。</p>
——在江山半島潭蓬古運河及周邊,規劃建設展現伏波文化的旅游項目。正在對潭蓬古運河復景開發,保護性挖掘和疏通運河故道,溝通西灣和珍珠灣,形成歷史底蘊深厚的文化長河和一個穿越時空的水上旅游項目。</p>
與此同時,民間伏波文化開發也迅速興起。</p>
前不久,東興市東郊村羅浮垌舉辦了第7屆伏波廟會,活動在一系列神秘而古樸的祭奠儀式后進入高潮,各種文體活動紛紛登臺亮相。琴簫合奏《笑傲江湖》,錚錚琴韻,夾雜清幽的洞簫鳴聲,婉若天籟。京族藝人蘇永海和越南友人合作的獨弦琴舞,悠揚悅耳。連續6年的廟會,不但吸引了當地民眾,也增加了游客。據東興市旅游局有關領導介紹,每年1月舉辦廟會前,都會接到廣東一些旅游團的預約,每屆廟會外地游客超萬人。</p>
(記者 黃興忠 蘇必慶 駱萬麗)
[錯誤報告] [推薦] [收藏]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