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礦業集團潘一礦東井一水平為-848米,由地壓高造成的巷道鼓底、巷幫位移成為影響礦井系統正常運轉的突出問題。今年年初,集團生產部跟據該礦實際狀況,對原有的錨桿支護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借鑒澳大利大煤礦支護經驗,對錨固方式進行了改進,采用全錨支護方式。經過反復試驗,目前此工藝已全面推開,巷道變形情況明顯減少,巷修工作量大大降低。此項工藝的改進,對深井開采有著什么樣的意義?帶著疑問,記者來到了潘一礦東井進行實地采訪。</p>
????“我們礦水平應力達到36MP,比垂直應力還要高,以前巷道剛做好,十天八天就出現鼓底現象。今年年初,我們在集團生產部的指導下,經過反復實驗后,在東井全面采用了全錨支護方式。全錨是對整個桿體都包裹錨固劑,使錨桿與巖體的接觸面增大,錨桿與巖體粘貼在一起,實現共同載荷的目的,這種做法雖然只是對原有端錨支護進行了小小的完善,但是大大增加了支護的性能,對深井開采的系統正常運轉有著重要意義,同時也對下一步深井開采的地壓治理工作提供了重要技術儲備。”潘一礦副總工程師王金禎說。</p>
????據了解,市場上常用的錨固劑粘稠度比較大,錨固時非常廢力,有時四個工人同時操作還經常出現錨不進去的情況。面對這一難題,該礦又是如何解決的呢?對此,王金禎說:“我們委托淮河化工廠對錨固劑的配方進行改進,對錨固劑的凝固時間和粘稠度等參數進行反復實驗,經過兩個月的努力,最終達到了工藝要求。”王金禎繼續說:“雖然我們解決了錨固劑的問題,但是通過近一年的使用情況看,目前的瓶頸是錨固劑的攪拌問題,我們現在采用錨桿機對錨固劑進行攪拌,由于錨桿機的扭矩小,錨固劑攪拌不開,所以現在急需大功率的攪拌設備,把支護效果做到最好。”</p>
????原有的端錨支護工藝使用了這么多年,它究竟存在哪些弊端?為什么現在才進行改進?記者在礦開拓七隊書記王光泉那里找到了答案。他說:“錨桿長度為2.5米,端錨支護只是在錨桿里端1米左右的距離填充錨固劑,在水平應力大的情況下,端錨抗水平剪切能力較差,容易失錨。隨著開采深度的增加,地壓增大,原有的支護方式已經不適應我們的支護要求了,現在利用錨固劑進行全面填充,實現全錨,這是主動支護的一大進步,關鍵是對施工工藝改變不大,工人也容易操作。”</p>
????為全面推廣全錨支護方式,該礦專門對班隊長進行專項培訓,把操作要求、規范讓班隊長熟記于心,把原來的支護參數進行修改,要求工人按新標準進行施工,并在各個巖巷頭面全面推開,對不按要求施工的按“三違”處理。(余斐)</p>
[錯誤報告] [推薦] [收藏]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