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立佛”身世成謎 身后有神秘藏兵洞
2013-11-23 14:18:33 作者:admin 來源:中國民族宗教網 瀏覽次數:0
大佛殿(圖片來源:廣州日報)
藏兵洞秘道(圖片來源:廣州日報)
俯瞰大佛寺 (圖片來源:廣州日報)<br />
中國最大石刻圓雕立佛——禹跡山大佛(圖片來源:廣州日報)
四川南部縣屬南充市,該縣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名流先賢代不乏人。畫圣吳道子、詩圣杜甫、大書法家顏真卿等名流客居閬中時都曾游覽此地。古時出過驍將張巍、成都王譙縱、工部尚書李先復、大學士蒲宗孟、《三國志》作者陳壽等歷史名人,而現代朱德總司令等革命先驅也出自這片神秘的大地。<br />
南部縣遍地桂花樹,花開時滿城飄香,被譽為“桂城”,同時,它也是中國最著名的釣魚城。本報記者行走該地,最為震撼的是:中國第一大立佛居然藏身于距縣城20余公里的禹跡山。該地人跡罕至,各種神秘傳說令人遐想。<br />
人跡罕至處驚現“中國第一立佛”
據南部縣文管所所長陳剛介紹,禹跡山摩崖造像,又名禹跡山大佛,是中國第一立佛。由于從縣城到禹跡山的20公里山路屬于沉降地帶,長期封閉,人跡罕至,該大佛佇立禹跡山近千年幾乎不被外界所知,1991年才被列為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br />
在陳剛先生的帶領下,我們一行人在陡峭的山路上走得心驚膽戰。大巴山余脈蜿蜒逶迤,蒼松翠柏、群山環合,和風吹過,記者第一次體驗到了什么叫“松濤陣陣”。<br />
沿途數不盡的石階一直向上,大佛刻鑿在海拔667米的禹跡山腰,背巖而立,面南稍偏西。走到大佛身下,立刻感覺到人的渺小。該佛高18米,腰寬6.1米,下肢寬5.2米,腳掌有辦公桌那么大,長寬均約1.3米。與被毀的“世界第一大立佛”巴米揚立佛不同,該佛面頰豐腴,兩耳齊肩,面容端莊,雙目微啟平視,于靜穆威肅中寓慈祥。<br />
禹跡山大佛頭飾螺髻,袒胸束腰,左手平舉與胸齊,掌心向上,右手施“說法印”狀。內著僧衣,薄而貼體,外為袈裟罩體,僧衣末端略顯飄逸,袖長過膝。大佛頭部與下肢皆鏤空圓雕,僅腰背與山石相連。佛像雕鑿造型嚴謹,唯頭部稍大,遠視略有比例不適之感,但近視則不失其古樸自然之神韻。<br />
陳剛說該佛像是中國最大的石刻圓雕立佛,與樂山坐佛、大足臥佛并稱為“巴蜀三大佛”,其儀態、神韻之美在四川大佛中堪稱上乘。<br />
大佛身后隱藏神秘藏兵洞<br />
來到禹跡山,才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中國第一立佛”的巍峨和壯美:大佛依山而立,其面目需仰視方見,黑白分明的雙眼、齊肩的長耳、佛珠般的頭發,表情莊嚴肅穆而不乏慈祥;圓潤的手指、斑駁的軀體昭示年代的久遠。繞過大佛身體,在它的腳后石隙間,竟有清澈的泉水潺潺流出,令人稱奇。<br />
神秘的是,順大佛右側行30米,峭壁上有一人工開鑿的石窟,這就是禹跡山石窟。相傳石窟開鑿于清嘉慶年間,是白蓮教農民起義軍為抵御清王朝圍剿而鑿,工程歷時9年。目前探明的石窟有大小不等的石室40多間,大的10余平方米,小的三四平方米。石室間由一條幽邃曲折、忽上忽下的通道相連,上有“天眼”直通禹跡山頂,下有“地洞”可達禹跡山麓安溪河源頭。禹跡山東西南三面筑有石寨門,至今尚存。山頂有傳說大禹治水留下的足印——禹跡石。<br />
在記者行走到此地之前,該洞窟是禁止對外開放的。因為洞窟深不可測,曾經有數人走進去后,因無法走出而失蹤。記者在專業人士的帶領下體驗了約100米長的路程。<br />
進入洞窟前,由于天氣炎熱,加之徒步登山,記者襯衣濕透。但一進入洞穴,頓時感覺冷氣逼人,時而有蝙蝠上下翻飛,令人不由心生恐懼。在燈光的照映下,可以看見斧鑿痕跡明顯,洞體向四面延伸,如果沒人帶領,根本不知該選擇哪條道路。洞中有洞,加上層層岔口,讓人如墜云霧中,記者進去好幾次也沒搞出眉目來。窟內大處可納百人,小處只能容一人匍匐而過。很多洞窟的前方或拐角處都設有陷阱,如果貿然闖入,非常危險。<br />
而從洞穴的瞭望口向外看,群山盡收眼底,美不勝收,讓人流連。<br />
中唐?晚唐?北宋?眾說紛紜大佛身世<br />
記者在現場沒有看見任何關于大佛修建的字碑,陳剛也表示沒有文字記載其修建時間,大佛身世至今成謎。<br />
關于大佛的來歷,民間流傳最廣的故事是:很久前,山腰上住著一戶人家,日子清苦而平靜。主人晚上做夢夢見佛,佛告訴他自己的位置,要他請人開鑿。于是,那人請來工匠,說來也奇怪,鑿子碰著哪里,哪里的石塊就紛紛而落,很自然地,一尊神圣的大佛呈現在面前。<br />
村民說:“我們小時候聽過一個傳說:有個頑皮的孩子爬上大佛頭頂的山崖玩耍,不慎跌落,結果被佛用手掌接住了,孩子毫發未傷。孩子的家長為了感謝佛的恩德,給大佛塑了金身。如今,大佛像的兩只手沒了,據父輩的人講,那是在破‘四舊’時被人為弄斷的。”
由于大佛刻鑿的具體時間并沒有確鑿的記載,因而民間流傳著3種版本。<br />
第一個版本是:明萬歷進士曹學詮在《蜀中廣記•名勝記》第二十四卷中寫道:“縣(南部縣)東南與蓬州(今蓬安)相接三十里為禹跡山,禹治水所經也,有小石泉,鑿石為像,層樓覆之,宋紹興間何汝賢有禹跡山院記。”人們據此推斷,北宋時期大佛就已經存在。<br />
第二個版本是:唐天寶年間,北方戰亂連年不斷,唐玄宗入蜀避難。一大批畫匠、雕工、高僧跟隨他進駐四川,帶來了四川文化藝術的繁榮。后來,隨著佛教的發展與繁榮,四川省石刻藝術進入了鼎盛時期。大足石刻、安岳石刻、巴中石刻、廣元石刻以及樂山大佛等先后涌現出來。這些石刻佛像的涌現表明,禹跡山大佛“出生”的最佳時機也是那一時期。或者說,禹跡山大佛至少是晚唐時期“出生”的。<br />
第三個版本是:唐大歷四年,沈榮(成都府犀浦尉的侄子)請人在今南部縣盤龍鎮回龍山上刻鑿了功德記與十五尊佛像,其中佛像的造型和表現手法與禹跡山大佛驚人相似。這說明,刻鑿大佛的工匠與刻鑿唐代回龍山佛像的工匠應該是同一批人,修建時間應該在中唐時期大歷四年左右。<br />
推斷:刻鑿花費時間約二十年<br />
刻鑿大佛的發起者是誰呢?<br />
陳剛介紹說:“對于習慣于使用刀矛的人們來說,要在山石上刻鑿巨佛無疑是一種挑戰。比如,鏤空圓刻,它既要體現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的特點,又要體現山與佛的差異并保證佛像的堅固與穩定。又比如,如何排洪、泄洪,如何保證大佛的姿勢與傳說中的釋迦牟尼相似,如何保證懸空完成佛像面部表情的豐富等。”
“禹跡山大佛的刻鑿需要耗費多少時間,這也是一個未解的謎。我們參照樂山大佛作了簡單的推算。樂山大佛高71米,刻鑿花費時間是90年,禹跡山大佛高18米,高度雖不及樂山大佛的三分之一,但是難度卻因為是立佛,全身比例要求嚴而不亞于樂山大佛。如果在工匠大致相同的情況下,刻鑿禹跡山大佛需要20年左右的時間。”
歲月滄桑,大佛除了被人為破壞了原有風格外,來自自然的、難以預料的因素同樣致命。比如,山中年代久遠的一些喬木根系特別發達,一方面破壞著大佛的佛身,另一方面招來了大量飛禽。飛禽的糞便與雨水混合加速了佛身的風化。又比如地質沉降等造成佛身局部的裂變等。盡管如此,禹跡山仍經過了重重考驗,“修煉”千年幸存下來。</p>
[錯誤報告] [推薦] [收藏]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