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坂城“追風”記
2013-11-17 16:10:46 作者:admin 來源:中國民族宗教網 瀏覽次數:0
初秋,沿著蜿蜒于天山腳下烏魯木齊-吐魯番的公路,驅車從烏魯木齊往東南方開出40公里,“中國風谷”便在一片廣袤的曠野上延展開:巨大白色風車擎天而立,迎風飛旋與藍天白云相襯,綿延30公里,遠處清奇俊秀的博格達峰尖上白雪覆蓋。</p>
達坂城,這個以一首《達坂城的姑娘》歌曲而聞名的地區,如今以另一種身份昭示著自己的特征:這里擁有亞洲最大的風力發電站。這與新疆特殊的地形和氣候有關,新疆地形為三山夾兩盆,地處中緯度,冷暖空氣活動頻繁,風大而多,持續時間長。</p>
在達坂城人看來,“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是惡劣的氣候環境。對風能開發者而言,卻是最佳的風力發電地區。</p>
新疆的風能利用在全國算“起了個大早”。早在1994年,新疆就率先建成當時亞洲規模第一的裝機規模超過1萬千瓦的并網風電場。但隨后的十年間,新疆在風電上的發展速度并不突出。尤其在2006年之后,產業發展速度減緩,并被其他地區如甘肅、內蒙趕超,在全國各省區的排名從第一下滑至第六。</p>
2013年年初,國家能源局批準新疆247萬千瓦風電項目列入“十二五”第二批風電項目核準計劃。顯然,新疆意圖未來在風電領域“加速度”。</p>
但新疆還擁有豐富的煤炭石油資源,在常規能源價格低廉的背景下,風電是否具有當地消納的競爭力?基礎設施如電網配套是否能跟進?系統性應對之策還將考量地方決策者與企業們。</p>
風機的萬博園
“金風機組,風速3米/秒,并網。”9月初,在達坂城風電場的新疆龍源風力發電有限公司達坂城風電四場的機房中,一臺風機監控系統的屏幕上如是顯示。</p>
機房外,高大的白色風機一字排開,綿延到天山最高峰博格達峰下。而在20多年前,這里卻是茫茫戈壁。</p>
“我們是最早一批在達坂城風區開發風電場的企業。”新疆龍源風力發電有限公司總經理魏春利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1991年12月,公司所屬的達坂城風電場正式籌建在白雪皚皚的戈壁荒灘上。1992年,該公司首次引進的丹麥4臺BONUS-300千瓦風機安裝完成,標志著達坂城風電場的第一批商業化機組投入運行。</p>
到1994年,達坂城風電場裝機容量超過1萬千瓦,率先建成國內萬千瓦級風力發電場。</p>
魏春利激動憶及當年,“當時原電力部副部長汪恕誠親自出席達坂城風電場"雙加工程"總結大會,大家都為風電能夠在中國落地而興奮。”</p>
所謂“雙加工程”是指,九十年代國家推出的“雙加工程(加快技改進度、加大技改力度)”和“乘風計劃”,提出了“以風力發電機定單為籌碼,采取合資合作方式引進技術;組建風機生產國家隊;堅持"兩條腿走路"的方針,由國家計委組織"九五"風力發電科技攻關等等”。</p>
而達坂城風電場就是該工程的落地點。但直到2004年,我國現有風電項目的設備98%是進口的,有一半資金利用的是國際組織和外國政府的贈款或貸款。</p>
“達坂城幾乎有所有國內外知名制造商的風機,堪稱風機的萬博園。”新疆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馬金儒表示。</p>
起大早趕超晚集</p>
事實上,作為國內風機制造業的大佬,金風科技的起家也在新疆達坂城。</p>
1986年,新疆水利廳成立新疆風能公司、新疆風能研究所和新疆新風科工貿有限責任公司(金風科技前身)。1989年10月,新疆風能公司接受丹麥政府提供的300萬美元無償設備贈款,輔以國內配套670萬元人民幣,引進了丹麥BONUS公司150kW風機13臺,再加上先前進行測試和實驗選購的丹麥WINCON公司100kW并網型風機一臺,成就了達坂城“當時亞洲最大的大型風力發電場”。</p>
當前的風電行業有這樣的話:在中國,凡是搞風電的人幾乎都來過達坂城。但盡管起了個大早,在中國風電發展快速的近幾年,新疆風電并不顯得耀眼與突出。</p>
“除了經濟總量小,沒有大的工業基礎作為支撐,即沒有很強的消納能力外,另一個原因是,新疆也是一個能源基地,煤炭石油和風電都非常豐富。當前煤炭石油價格也非常低,風電價格優勢不突出。”魏春利分析稱。</p>
此外,后期制約新疆風電發展的最大因素是電網孤網運行的制約,電力外送通道不暢。</p>
盡管以達坂城為代表的新疆風電發展速度并不突出,但卻收獲了硬幣的另一面:未出現過大規模“棄風”、“限電”現象。</p>
“只有季節性、結構性的限電,比如冬季,必須保證供熱,熱電聯產的供熱上來,電就上來,所以個別時候會限電。去年也就是5%左右。”相比見諸輿論界的風電場開發商對電網輸送并網等配套滯后的詬病,魏春利則顯得很平和與理解。“畢竟電力和社會經濟是同步并行發展的。整體看新疆風電,還是比較有序、良性,大家都有飯吃。”</p>
全疆風電發展提速</p>
秋季是風電場最后裝機的時節。在新疆龍源公司達坂城風電三場,直徑十幾米的風機底座已經鋪就,只等風機運到后安裝,該場第五期工程33臺1500 千瓦的風機安裝正在如期進行。</p>
距離風場西北方40公里的烏魯木齊市高新技術開發區內的金風科技二廠,數臺包裹著藍色大布的風機機組已打包準備出廠,車間另一半區域工人們也正在組裝機組,從整個車間現場看來,開工率正常。</p>
“下半年開工正常。”金風科技二廠有關負責人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p>
在歷經近兩年的持續低迷后,風電產業穩步回升的跡象逐漸明朗。包括達坂城在內的新疆9大風電場,也將迎來新一輪發展期。</p>
2013年4月,新疆達坂城經發委表示,《達坂城風區風電場工程規劃報告(修編)》編制工作已初步完成,報告按千萬千瓦級風電場統一規劃,目前正報送自治區發改委評審。規劃顯示,未來三至五年內,達坂城區力爭實現總裝機容量350萬千瓦,并建設2平方公里園區管理服務基地和風光電實驗基地。</p>
事實上,新疆風電發展步伐已在加速度。</p>
“全疆未來三到五年的規劃,原來最早是一千萬千瓦,現在實際估計是二千萬千瓦。這個具體數據都是動態的。比如哈密的規劃,我們也沒想到最后批復這么快。”一位在新疆開發風電場的公司負責人士表示。</p>
除了風電市場整體回暖,制約新疆風電發展的不利因素也在改變。</p>
“制約因素已經發生了變化。首先,隨著國家對新疆發展的政策落實,中央和十幾個省市援疆項目落地,一些企業從沿海地區往西部轉移。新疆用電量的增速非常快,基本上每年增長30%到40%,增強了區域內風電的消納能力。第二,風電外送能力也明顯增強。”魏春利表示。</p>
事實上,按照電網規劃,3000萬千瓦,這是“疆電外送”在2015年將要達到的目標。而2015年,新疆電力裝機容量將突破6000萬千瓦。</p>
也就是說,在“疆電外送”大幕開啟之時,新疆新能源發展將搭上“疆電外送”的順風車。</p>
隨著哈密南-鄭州±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的開工,國家電網公司已評審通過哈密東南部200萬千瓦風電項目的接入電網方案,將建成新疆第一個百萬千瓦級風電基地。</p>
而哈密北至重慶特高壓直流工程、750千伏哈密至柴達木的新疆與西北第二通道交流工程,也正在積極建設中,為新疆風電大規模開發和外送奠定了基礎。</p>
盡管外送條件將有所改善,但新疆風電的趕超發展,也仍面臨著行業普遍性問題。如上網補貼電價的可持續性、歐盟市場對中國CDM項目的持續減少而導致利潤下降等。</p>
[錯誤報告] [推薦] [收藏]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