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來是一個既有詩人稟賦又不乏學者氣質的作家。他總是像獵手那樣獨來獨往,永遠游走在文壇的熱點之外。對他來說,寫作似乎就是要解決自我存在的終極命題——我從哪兒來,將往何處去。所以,多年來,他始終執著于藏族文化的探究與思考。尤其是面對哺育他的康巴地區之川屬藏族文化,他幾乎表現出某種癡迷的狀態。從《塵埃落定》到《空山》,便是最為有力的證明。
或許僅以小說方式,還難以傳達自己對于這塊土地的感知與思考,也不足以有效梳理這片土地的前世今生,于是,阿來又動用了非虛構式的寫作,從歷史的縫隙深處,不斷尋找有關川屬藏民的生活記憶,并完成了20多萬字的長篇紀實作品《瞻對:兩百年康巴傳奇》(刊于《人民文學》2013年第八期)。這部作品以一個瞻對土司部落為載體,追述了該土司自清朝至新中國成立200余年的命運變遷,重構了漢藏交匯之地的藏民艱難而又獨特的生存境域,并借此傳達了阿來對于川屬藏族文化的現代反思。
康巴藏民自古以來就居住在茶馬古道之上,扼守著川藏交通的要塞。由于受到特殊的地理環境和社會體制的影響,他們既不同于西藏地區的藏民,又迥異于川西的漢民。不錯,他們同樣信奉藏傳佛教,但他們又常常游離于宗教之外。阿來就是從這種存在入手,精心選擇了最具代表性的“瞻對”土司作為考察對象,從微觀史著眼,以一個小小土司的興衰,不動聲色地踅入歷史深處,復活了康巴藏民復雜而又坎坷的記憶。用阿來自己的話說:“我所以對有清一代瞻對的地方史產生興趣,是因為察覺到這部地方史正是整個川屬藏族地區,幾百上千年歷史的一個縮影,一個典型樣本。”
歷史從來都是以具象的方式,存留于人們的記憶之中。阿來選擇具有“縮影”意味的“瞻對”土司作為考察目標,就是為了立足于具象化的歷史現場,見微知著,由點及面,在一個個鮮活生動的歷史場景中,再現川屬藏民的精神傳奇和坎坷命運。所以,在阿來的筆下,我們看到,“瞻對”是一個并不安于現狀、雄心勃勃、桀驁不馴的土司。他們居住于深山巨壑之中,卻從未享受過世外桃源般的寧靜與安詳,而是被各種歷史動蕩和權力誘惑不斷夾擊,以至于不得不卷入波詭云譎的歷史之中,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向各種堅硬的現實發出艱難的挑戰。
這種挑戰,以最為常見的方式體現出來,便是“夾壩”行為。在阿來的少年時代,喜歡顯示英雄氣概的男子便會在腰帶上斜插一把長刀,牛皮做鞘,刀出鞘,寬約三四寸,長二三尺,寒光閃閃,刃口鋒利。在阿來家鄉的方言中,這種刀就被稱為“夾壩”。后來,這個詞演繹為“強盜”的意思。阿來出生的山村,在一處深溝之口,往深溝里去十來里,有一片黑森林,傳聞過去便是夾壩出沒、劫掠過往行商之處。阿來成長的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翻越雪山的公路早已通車,驛道早已荒蕪,行商絕跡。這樣的時代,夾壩自然失去生存的土壤,空留下一種刀名。后來,穿著風氣也日漸變化,家鄉的男人們大都換下寬袍大袖的藏裝,改成短打,沒有實用價值的刀也從生活中漸漸隱退,僅僅留存在書頁的文字中了。
瞻對一地,山高水寒,林深路長,時有刀光劍影,自然適于夾壩生存。很多時候,土司對于夾壩的滋擾無可奈何,甚至有的夾壩行為還是當地一些土司組織實施或縱容指使的結果。但凡夾壩出沒之地,生產力極度低下, 百姓要承受物稅與無償勞役,于是,在這些地方,夾壩就成為一種相沿已久的生產方式,或者說是對生產力不足的一種補充。有清一代,川屬藏區一直被夾壩四出的情形所困擾,朝廷和地方當局為此煞費苦心。阿來以文人特有的敏感和睿智,牢牢抓住了這個充滿吊詭色彩的詞匯,一方面借助浩繁卷帙的歷史文獻,在細密的史料爬梳中,逐一呈現上至中央、下至地方各權力部門對瞻對“劫盜”行為的討伐;另一方面,又通過田野走訪與神秘化的宗教思維,重構了瞻對土司一代代首領尤其是班滾、貢布郎加的傳奇人生,再現了他們的“游俠”氣質。阿來以鮮活的筆墨還原了歷史,還原了瞻對部落的復雜與矛盾,從而統一了后來者從不同歷史視角對其所形成的對立性的片面評價。
有趣的是,在長達兩百余年的歷史中,從清廷官兵、西部軍閥、國民黨軍隊,到西藏宗教軍隊乃至英國軍隊等等,都以不同的方式介入到這個彈丸之地,為這塊邊遠貧窮之地帶來現代文明,也攪得這里風生水起。僅以清朝為例,歷史文獻表明,每一次對“夾壩”的圍剿不僅具有現實的必要性和緊迫性,而且具有合理性和正義性。為此,他們一次次調動八旗精兵遠赴川西,派遣欽差大臣,可謂絞盡腦汁且又費盡時力,但結果是,面對僅萬余人的瞻對部落,每一次都不得其終。
雖然阿來沒有動用虛構的筆墨,再現一代代大清皇帝的尷尬和無奈,但是,清廷統治的無能和衰敗,卻已顯露無遺。一些頭腦清醒的官員,也并非沒有看到問題的本質,如鹿傳霖就提出“改土歸流”的設想,結果遭到去職;鳳全想繼續改革,又命喪理塘;趙爾豐胸懷“治邊六策”,與西藏張蔭棠、聯豫勵精圖治,“使得藏地一改上千年的沉悶,局面煥然一新”,然而又碰上辛亥革命,最終喪命于軍閥刀下。民國來了。雖有“五族共和”的口號和夢想,然而在川屬藏區,清朝留下的邊軍,民國后新編練的川軍,受英國支持的藏軍,以及一些被廢除的土司自行恢復的武裝,大寺院自行組織的武裝等等,再度使這里戰事頻仍。直到1932年,劉文輝部擊敗藏軍,這片土地才漸趨平靜。
1950年,解放軍第十八軍僅派出一個排,未經戰斗就解放了整個瞻化(1916年更名為瞻化縣)。這個歷史上極其“生頑的鐵疙瘩終于完全熔化”,兩百多年的“夾壩”糾葛,從此漸漸消解。
新中國成立后,瞻化縣又更名為新龍縣。“現在去新龍,早上從康定機場下了飛機,驅車西經道孚縣、爐霍縣、甘孜縣,再轉而南下,大半日之內,就已抵達新龍縣城了。”阿來寫道。兩百年前的瞻對藏民不會想到,從縣城出去,鄉鄉都有公路相通,最遠的鄉也可當天往返。在酒店茶樓, 遠來客和當地人,講的都是如何發展藏區,開發藏地,特別是旅游資源的開發和利用。而有趣的是,這些旅游資源,就是當年清軍難以克服的險山要隘與深峽,以及那些石頭壘砌、形式古雅的碉寨。當地人甚至希望從強悍民風中挖掘精神性的文化資源,以康巴來命名。可惜這一名字已被他人注冊。退而求其次,他們成功注冊了一個新的名字:康巴紅。這個紅,是康巴男人頭頂上的紅,也是英雄紅。
走出文字意義上的瞻對歷史記錄和解讀,在民間,可以聽到瞻對人民更加豐富、彪悍、勇猛、不屈的精神記憶。通過一次次的走訪和調查,阿來漸漸發現,那些部落首領,在瞻對人的心中常常以神魔混雜的形象,沉淀在他們的記憶之中,無論是班滾、貢布郎加,還是青梅志瑪,都是如此。它讓人們看到,在這片土地上,“一個人常會感到自己生活在兩個世界”,一個是現實的世俗世界,另一個則是充滿傳奇的心靈世界,在那里,“人們仍然在傳說種種神奇至極的故事,關于高僧的法力,關于因果報應,關于人的宿命。”
無論傳奇還是現實,也無論“劫盜”還是“游俠”,在兩百多年的滄桑記憶中,瞻對只是一個方寸之地,雖然他們偏居一隅,看似遠離了時代中心,卻又每每被歷史中的各種力量吸入巨大的漩渦之中,承受了無數的大災大難。各種圖謀與覬覦,不斷地利用瞻對之地較智較力,從而使瞻對濃縮成一個特殊的歷史范本。當然,對于阿來而言,解讀這個范本,固然是想破除簡單的歷史進步論思想,同時還是為了消除人們對藏區平民的超乎客觀的各種想象。人類的歷史總是在各種沖突中反復盤旋,所謂“文明一來,野蠻社會立時如湯化雪一般,土崩瓦解”,只是人們的一廂情愿。
更重要的是,阿來還告誡人們,“在近年來把藏區邊地浪漫化為香格里拉的潮流中,認為藏區是人人淡泊物欲、虔心向佛、民風純善的天堂。持這種迷思者,一種是善良天真的,見到社會中某些物欲橫流的現象,于是認為生活在別處,對一個不存在的純良世界心生向往;一種則是明知歷史真實,卻故意捏造虛偽幻象,是否別有用心,就要靠大家深思警醒了。”人是一種社會的存在,他永遠無法脫離自身環境而活在純粹的理想之中。
一個民風雄強、號稱鐵疙瘩的部落,已經散落在記憶深處;一段漫長、復雜而坎坷的民族糾葛史,也漸漸淡出人們的視野。作為川屬藏民的后代,阿來通過自己的反思和重審,再度重構了這段歷史。它是瞻對的精神秘史。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整個中國人的精神秘史。
上一篇: 廣西瑤族獨特的生活習俗:瑤家腰盆浴
下一篇: 朱元璋養老策:八旬貧困老人每月發五斗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