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身份證
近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23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于修改居民身份證法的決定。第一代身份證將自2013年1月1日起停止使用,新身份證也將登記指紋信息。一時間,身份證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
最早的身份證是在隋代開始出現的,不過真正意義上的身份證,是唐太宗李世民在貞觀年間發給官員們的“魚符”。它由木頭或金屬精制而成,形狀像魚,分左右兩片,上鑿小孔,以便系佩。魚符里面刻有官員的姓名、任職衙門、官居級別、俸祿幾許以及出行享受何種待遇等。魚符的主要用途是證明官員的身份,便于應召出入宮門驗證時所用。《新唐書·車服志》記載:“附身魚符者,以名貴賤,應召命。”魚符的制作材料與官員的官銜大小有直接聯系。當時,凡親王和三品以上官員所用的魚符,均用黃金鑄制,以顯示其品位身份之高;五品以上官員的魚符為銀質;六品以下官員的魚符則為銅質。五品以上官員還備有存放魚符的專用袋子,稱為“魚袋”。到武則天時,魚符一度改為形狀像龜的“龜符”,用途與魚符相同。
宋代時,魚符被廢除,但官員們仍佩戴魚袋,它比起隋唐時的魚符,要來得簡約,而且便捷了許多。
到了明代,朝廷取消了唐、宋時期所使用的魚符和魚袋,官員的身份證改用“牙牌”。其用材和制作又有了根本性的改變,是用象牙、獸骨、木材、金屬等制成的,上面刻有持牌者的姓名、籍貫、入仕身份、官階、年俸以及所屬衙門的名稱等,它與現代意義上的塑料卡片式身份證已經非常接近了。據明代陸容《菽園雜記》載:牙牌不但官員們懸之,“凡在內府出入者,無論貴賤皆懸牌,以避嫌疑。”由此可知,明代身份證的用途已不局限于官員,開始向中下階層發展。
清代,各階層的身份以帽子上的頂子(帽珠)來證明,頂子的材料用寶石、珊瑚、水晶、玉石、金屬等制成,并以此區別使用者身份的高低與官銜的大小。如果是一品大員,可佩大紅寶石頂子;如果是秀才,則可佩銅頂。當然,一般百姓帽上無頂,只能用綢緞打一個帽結。
上一篇: “雞舞”,哈密綠洲的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