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古籍的守望者
2013-10-28 12:12:26 作者:admin 來源:中國民族宗教網(wǎng) 瀏覽次數(shù):0 網(wǎng)友評論 0 條
一時的守望并不難,難的是一生的堅守。翻開張公瑾教授的人生履歷,1958年,25歲的他風華正茂,毅然走進了大多數(shù)學者不屑一顧的傣文文獻領域,在西雙版納州文物室開始接觸浩如煙海的傣文文獻。盡管后來發(fā)生“文革”等文化浩劫,但張公瑾教授對民族古籍一直不離不棄,默默無聞地守望著民族古籍,悄然無聲地研究著傣文文獻。</p>
守望是一種等待,等待機會的到來。千載難逢的機會終于來了。當我國打開改革開放大門的時候,也迎來了我國民族古籍工作的春天。1983年,張公瑾教授任中央民族學院中國少數(shù)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規(guī)劃領導小組成員,隨后成為全國高校古籍整理委員會委員。進入21世紀,張公瑾教授又任國家民委少數(shù)民族古籍保護與資料信息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國家古籍保護專家委員會委員等職。2010年,他榮獲國家民委全國少數(shù)民族古籍工作先進個人稱號,歷史把張公瑾教授從后方守望者推成了前沿指揮者。</p>
張公瑾教授在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古籍學科建設方面做了許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他與學校古籍辦一道創(chuàng)辦了民族古籍干部培訓班;90年代初,又在文學系參與創(chuàng)辦了綜合性的民族古籍教研室,并面向全國招收國家計劃內(nèi)的本科生。此外,他自己還招收了多屆壯侗語族古典文獻方向的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在科研方面,他組織和編寫了多部具有經(jīng)典意義的著作,如《民族古文獻概覽》、《中國民族古籍研究60年》等,還創(chuàng)辦了大型期刊《民族古籍研究》。張公瑾教授以課題合作或編書的形式,把分散在各系科的民族古籍專業(yè)教師聚集在一起,形成一個強有力的學術團隊。通過課題參與,學校從事古籍工作的大部分中青年教師得到了良好的鍛煉。</p>
在涉及全國性的民族古籍工作方面,張公瑾教授做了多件有影響力的工作。上世紀80年代,他參與創(chuàng)辦內(nèi)刊《民族古籍》,并為該刊的組稿與編輯付出了辛勤勞動。</p>
上世紀90年代中期,國家民委全國少數(shù)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組織了大型文化建設工程《中國少數(shù)民族古籍總目提要》,原則上每個民族編一卷。國家民委指定張公瑾教授為該叢書的主編。為了編好這套書,張教授從課題的框架設計、審稿、改稿到回答全國各地撰稿人的疑問等都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做了大量的工作。</p>
作為學術帶頭人,張公瑾教授在民族古籍理論建設方面也作出了積極貢獻,如深刻揭示民族古籍在中華文化中的地位;探索民族古籍的核心價值;保護與整理民族古籍的重大意義;界定民族古籍范圍,特別是將口傳文獻列為民族古籍范疇;探討民族古籍整理、研究與描寫方法;展望民族古籍發(fā)展方向等。</p>
張公瑾教授高尚的人格魅力在我國民族古籍學界有口皆碑。他與人為善,性格隨和,對后學有問必答,在工作方面則極為嚴肅認真,對自己的要求甚至到十分苛刻的程度。《中國少數(shù)民族古籍總目提要》送審稿多由張公瑾和筆者等人分別審讀。筆者等人一般只審詞條內(nèi)容是否有問題,體例與格式是否符合要求,順手改一下明顯的錯字、錯句。而張公瑾教授審稿時,還認真修改每一個標點符號。對此,筆者多次建議他將標點符號類的細小工作交給出版社去做,但張公瑾教授不改初衷,仍然認真審改每一個詞條、每一個句子、每一個字、每一個標點。面對工作,張公瑾教授總是默默地挑起重擔;面對名利,張公瑾教授卻悄然退讓,把屬于自己的榮譽、地位讓給中青年學者。張公瑾教授尊重別人,也贏得了別人對他的尊重。</p>
張公瑾教授嚴以律己、寬以待人,鑄就了他崇高的人格魅力。張公瑾教授的守望與執(zhí)著,鑄就了他非凡的學識及大師風范。</p>
(作者系中央民族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教授、博士生導師)<br />
[錯誤報告] [推薦] [收藏]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