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的當代意義
2013-10-16 13:48:36 作者:admin 來源:中國民族宗教網 瀏覽次數:0
隨著中國與中亞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與東盟共建“海上絲綢之路”的大外交格局的確定,對于絲綢之路的關注也再次升溫。而中國與中亞三國的“絲綢之路”聯合申遺也進入倒計時。</p>
這條起始于公元前2世紀、持續至公元16世紀的古代亞歐大陸長距離貿易與文化交流的交通大動脈,被認為是東西方文明的融合、交流之路。它以中國長安和洛陽為起點、經中亞向西到達地中海地區、向南延伸至南亞次大陸,橫跨歐亞大陸東西長約10000公里、南北寬約3000公里的廣闊區域,稱得上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文化線路。當德國地理學家最早在19世紀70年代將之命名為“絲綢之路”后,這一名稱被廣泛接受。2006年以來,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倡導和推動下,我國與中亞有關國家就開始了絲綢之路跨國申報世界遺產的工作。經過多次的磋商,今年1月,中國與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三國最終確立了“絲綢之路:起始段與天山廊道的路網”項目的申遺文本,正式報送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由于每年一國申報世遺只有一個名額,而中國2014年申報的項目是大運河,所以此次聯合申遺將會使用吉爾吉斯斯坦的申遺名額。</p>
說起吉爾吉斯斯坦的中世紀古跡阿克·貝希姆遺址、布拉納遺址、科拉斯納亞·瑞??ㄟz址,一般人也許會很陌生。但說起中國唐朝的偉大詩人李白的出生地碎葉城,中國人則是耳熟能詳,碎葉城在今天也被稱為阿克·貝希姆遺址,它和新城(也就是大家常說的科拉斯納亞·瑞希卡遺址)、巴拉沙袞城(今稱布拉納遺址)從西到東分布于楚河流域。</p>
碎葉城又稱為素葉城、素葉水城,始建于公元5世紀,公元13世紀毀于蒙古西征。中國唐朝唐高宗調露元年(679年),在西域設此重鎮,是中國歷代以來在西部地區設防最遠的邊陲城市。它與龜茲、疏勒、于闐并稱為唐代“安西四鎮”。</p>
碎葉城地處中西交通孔道,當地居民來自四面八方。最早的居民是粟特人,隨后突厥人和漢族人陸續進入楚河流域定居。唐代建碎葉城后,又有許多漢族人來此城定居。古城內外分布有大批宗教遺跡,包括佛教寺院、景教堂以及景教、火祆教和摩尼教墓地。也就是說,當時的碎葉居民,分為三個世界性宗教團體:佛教、基督教、摩尼教??脊艑W家的發掘提示了當地宗教儀式區域的合理劃分,佛寺、摩尼寺、景教堂和火祆教寺院,十分明顯地分布在子城的郊外,可以設想,這幾種宗教信仰對當地居民來說,皆為外來宗教??脊艑W家們在碎葉城的寺廟廢墟內曾經揀到四枚唐代錢幣,上面有“開元通寶”和“大歷通寶”字樣。</p>
再來說一說另一個聯合申遺國家哈薩克斯坦。這是中亞地區幅員最遼闊的國家,絲綢之路橫貫哈薩克斯坦全境,阿拉木圖更是古代中國通往中亞的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是中西方貿易的重要中繼站。羅馬大帝康斯坦丁在留給兒子的遺囑中曾提及,“……在那外圍有著哈薩克亞大草原,再過哈薩克亞就是阿蘭?!惫糯_克人泛指今中亞一代的古代游牧部落,如塞人,烏孫,月氏等等,他們正是現代哈薩克人的祖先?!肮_克”一詞在突厥語中的解釋是“游牧戰神”,可以說從天山到里海的中亞草原就是這游牧戰神的疆域,這一片疆域分布著9000多個考古遺址,無言地訴說著滄海桑田的變幻。</p>
此次聯合申遺中,最讓學者們期待的是一批多姿多彩的重要石窟將讓世界驚艷。比如克孜爾石窟是西域地區現存最早、規模最大、影響廣泛的佛教石窟寺遺存,它以獨特的洞窟形制和壁畫風格,明顯揭示出佛教經西域地區由西向東的傳播軌跡,以及在傳播過程中所形成的本土化過程。特別是窟內現存世界最豐富的小乘佛教佛傳壁畫、始創的“中心柱窟(龜茲型窟)”和“大像窟”石窟形式,顯示出強烈的“西來”印記與龜茲本土文化的結合與發展,展現出獨特的“龜茲風格”。它與敦煌莫高窟、麥積山石窟、炳靈寺石窟、彬縣大佛寺石窟和蘇巴什佛寺一起,分別從遺存的年代、藝術風格、洞窟或建筑形制等方面,共同揭示了人類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沿絲綢之路在中國境內的傳播軌跡,突出展現了絲綢之路經長距離交通所開展的宗教文化交流主題。</p>
從文明起源與發展的角度來看,此次聯合申遺的文化線路段,以一系列的宗教、中心城鎮和聚落遺址及它們內在的影響軌跡,完整地展現了公元前2世紀至公元16世紀期間亞歐大陸諸多文明區域、特別是草原游牧文明與農耕定居文明之間所發生的多重影響,從宗教信仰、城市文化、建筑設計、住居方式、商品貿易、民族交流等方面揭示了亞洲大陸在近18個世紀中諸多業已消逝的古代民族及其文明兼容并蓄的歷史傳統,這傳統無疑是一面鏡子,非常有助于解決今天全世界隨處可見的宗教沖突、文化對立。</p>
[錯誤報告] [推薦] [收藏]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