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呼和浩特10月8日電(記者劉懿德)秋季塞外草原的清晨,涼意襲人,一輛公安邊防巡邏車在牧區小路上快速行進。蒙古族小伙齊日邁圖和他的戰友正按照車載全球定位系統的坐標指示,前往地處草原腹地的安達堡子古城遺址,準備對那里開展巡護檢視。</p>
安達堡子古城遺址位于內蒙古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這里地處中蒙邊境,是歷史上的交通要隘和兵家必爭之地,古城遺址和墓葬群等文物點多達509處。在這里,一項名為“草原神鷹”的工程正在全面開展,齊日邁圖所做的工作就源于這一工程。</p>
內蒙古達茂旗公安邊防大隊大隊長龐宏說,當地文物管理部門提供了34處重要文物點的地理坐標,目前已全部輸入該大隊14臺公安邊防巡邏車的全球定位系統,“我們將對這些文物點進行常態化巡護。”
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廳文物處處長王大方說,地處中國北疆的內蒙古草原地區,有許多遼金元時期的文物和古墓葬。在內蒙古的19個邊境旗縣區中,分布有2000多處文物遺址和古墓群。</p>
千百年來,這些古跡早已與寧靜的草原融為一體,成為草原文化的見證。然而,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卻成為不法分子眼中的“肥肉”,一批違法犯罪分子常年在草原、山區等人跡罕至的地域“掏洞挖寶”。</p>
為了守護野外文物的安全和寧靜,“草原神鷹”工程正在中國北疆草原地區全面開展。</p>
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廳副廳長、內蒙古自治區文物管理局局長安泳锝說,將重要文物點的地理坐標輸入公安邊防部門的全球定位系統,使文物保護和公安邊防的日常巡護結合起來,這一做法將在內蒙古所有的邊境旗縣區全面推廣。</p>
除了“草原神鷹”工程,此前內蒙古還研發建設了“草原神燈”工程,它們共同構成了中國北疆草原地區野外文物的保護管理體系。</p>
“草原神燈”是通過監控報警設備保護古墓等野外文物的一種安全防范工程,該工程始于2006年,目前已在耶律羽之墓群、城卜子古城與古墓群等處安裝運行。</p>
據介紹,“草原神燈”工程在監控目標周圍布設監視、識別和報警裝置,并與當地公安部門聯網。一旦監控目標附近出現異常情況,監控裝置就會自動向監控站和公安部門報警。整套裝置的有效保護監控面積可達數平方公里。</p>
“草原神燈”工程首套裝置安裝在經常受到盜墓賊困擾的遼代陳國公主墓。安裝后,該處再未發生盜掘事件。從2011年開始,地處錫林郭勒草原的元上都遺址也開始安裝“草原神燈”工程,有效保護元上都遺址及周邊墓葬群。</p>
安泳锝說,內蒙古邊境地區草原文化遺存十分富集,是草原文明的發源地和全國重要的文物大區,“草原神燈”、“草原神鷹”等工程,通過科技手段和管理創新,強化對草原地區野外文物的保護,更好地守護這些“地下寶藏”的安全和寧靜。</p>
[錯誤報告] [推薦] [收藏]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