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引發社會廣泛關注的寶日希勒沉陷坑即將徹底消失。2個多月以來,伴著工程機械的轟鳴,陳巴爾虎旗寶日希勒礦區最后一期小煤窯沉陷區治理工程接近尾聲,這片歷史留給現實的“傷疤”基本愈合。</p>
9月27日,記者在寶日希勒鎮北側的治理現場看到,昔日又深又寬的沖刷溝已被填平,種植的牧草透出新綠;密布的沉陷坑成了“一馬平川”,工人們正在將事先剝離的黑土重新覆蓋。遠望,前幾期治理完成的“沉陷區”和天然草原已難分彼此。</p>
在現場指揮施工的劉經理告訴記者,從7月開始,他就帶隊進駐這片3.85平方公里的沉陷區,目前已完成90%的工程量。267個沉陷坑差不多全填完了,現在主要是覆土、種草,來年就漂亮了。</p>
“家家點火、戶戶冒煙”的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寶日希勒眾多小煤窯應運而生。在那個特定時期,小煤窯有過貢獻,但浪費資源、破壞生態的問題也日益顯露。從1988年開始,呼倫貝爾市、陳旗就開始對寶日希勒地區的小煤窯進行治理、整頓,至2002年,所有小煤窯全部閉坑。</p>
小煤窯關了,“創傷”卻留下了:十幾平方公里的采空區深坑遍地,既影響草原景觀,又形成安全隱患,成為社會焦點,給呼倫貝爾“抹了黑”。</p>
事實上,寶日希勒沉陷區治理早在2003年就已經啟動。近年來,呼倫貝爾市堅持美麗發展、生態為先,市、旗兩級政府本著對歷史負責、為今天示警的態度,強力推進沉陷區治理。自治區也把這里作為重點治理礦區,給予大力支持。</p>
陳旗國土局副局長胡智文告訴記者,截至2012年,已實施了5期治理工程,共投入資金6320萬元,累計治理面積達12.1平方公里。</p>
治理后,該區域內的植被覆蓋率已達到90%以上,年可增產飼草1350噸,產生直接效益約90萬元。</p>
今年以來,呼倫貝爾市和陳旗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和自治區“8337”發展思路,下大決心要讓沉陷坑永遠消失。自治區、呼倫貝爾市、陳旗及神華寶日希勒能源公司整合資金,對沉陷區展開最后的“殲滅戰”,10月底前將全部完工。</p>
沉陷坑行將“做古”,教訓卻永值銘記。記者了解到,近幾年來,陳旗已經不再擴大煤炭開采范圍,而是立足現有規模,搞深加工、提附加值、抓礦區生態治理,著力改變“一煤獨大”的局面,推進多元發展。“以史為鑒,警鐘長鳴。絕不能讓后人再為歷史埋單!”陳旗旗委書記高癉這樣說。(記者 江新輝)
[錯誤報告] [推薦] [收藏]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