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一级毛片免费在线播放/日韩欧美色视频在线观看/两个人看的www中文字幕

購物 交友 相冊 論壇 日志 Einglish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民族新聞文化資訊

西藏的養生體育文化

2013-10-09 15:02:17 作者:admin 來源:中國民族宗教網 瀏覽次數:0

西藏的養生體育文化

  西藏地勢高亢,地形復雜,受高空大氣環流和太陽輻射等影響,形成了以低溫、干燥、多風、缺氧的高原氣候。在這樣的環境下,藏族人民卻有著強健的身體,這與他們的日常體育活動有著密切的關系。在長期的歷史進程中,藏族人民以自己生活中點點滴滴的養生知識,靠口口相傳、代代接替,保存于民間,形成了適合高原環境的養生健身方法。</p>

 W020130918351665891169
藏族人賽馬的景象 來自昵圖網</font>

  史前時期的養生體育文化</strong>

  西藏養生體育文化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西藏高原最早的居民生活在雅魯藏布江中游雅礱河谷地帶,他們打獵捕魚,逐水而居,在同大自然的搏斗中練就了奔跑、跳躍、攀登、投擲、游泳等必不可少的技能,射箭、摔跤、騎馬、舉石、刀術、投矛等活動就是最初的體育方式。</p>

  史前時期,藏族先民對生命的延續與生命價值的追求,對壽命與健康的關注是一普遍行為。當時的養生是作為適應自然環境的需要而產生的一種原始的治病方法,對史前人類適應惡劣的自然環境起了積極的作用。在舊石器時代至新石器時代,為了追求長壽,避免早夭,藏族先民就開始了對生命和身體運動的關注。人們充滿了對自身健康的祈望,表達了對病痛的焦慮和不安。1978年和1985年昌都卡若、拉薩曲貢遺址的發掘表明,距今5000年前,西藏高原已有人類生息、繁衍,卡若這座原始村落,至少延續了一千余年。史前時代人類的生活十分艱難,在高寒惡劣的氣候環境中,饑餓、疾患和寒冷經常會威脅著他們的生存,要維持長期的定居生活,若沒有一定的生產力發展水平和健康的體質是難以維持的。</p>

  在卡若文化遺址發掘出的陶罐燒灶遺跡,獵獲的各類動物的骨骼,以及飼養的動物——豬,表明當時人們已學會了使用火。正因為學會了使用火,使煮熟的食物不僅起到了消毒作用,而且加速縮短消化食物的過程,使人類可以消滅許多傳染病的病原菌,也使身體的營養狀況有了很大的改善,提高了人類的生存質量和健康,對延長壽命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另外,用火可以照明、改善居住條件,擴大活動范圍,增強了人類征服自然的能力。在遺址中出土有精致的骨針、陶紡輪等,表明藏族先民為了御防寒冷,已學會了縫制衣服。這也是最早的保健措施之一。
 
 在遺址中出土的璜、環、珠、貝、骨等串聯成的似項鏈的裝飾品,表明藏族先民已產生了表露愉悅心情的、原始的審美體驗。現代醫學證明:良好的情感和審美體驗對人的身心健康,養生延年是有益的。</p>

  為了解藏族先民生活的多樣性,通過對藏北、藏西、藏東的巖畫分析,發現有表現舞蹈的畫面,舞者男女皆有,有單人、雙人,多人舞蹈等。在比較晚期的巖畫中,常見的是多人舞蹈。表現了獨舞、雙人舞、集體舞、刀舞、劍舞等形式。這些原始的舞蹈,不僅能有助于人們的心情愉快,而且也有助于身體健康和人們的生理、心理的需要。</p>

  史前時期藏族先民在勞動中還學會了制作“投擲用的石球”,即飛石索,方法是將石球包一層外皮,縛連在繩索的末端,繩索的上端則聯結在一起。使用時握住繩的上端,把其余的部分拋在空中旋轉,然后石球彈射出去,遠且準地打擊野獸。</p>

  吐蕃時期的養生體育文化

  吐蕃時期,養生體育文化逐漸發展和成熟起來。如果說原始時期的體育活動是基于生存的本能,這時期的體育活動則是應強身健體所需。藏醫學家宇妥&middot;云丹貢布等著成的藏醫學經典名著《四部醫典》一書中,有了“順生”、“節欲”、“去害”、“運動”等養生體育思想與方法,尤其提出要“勤競行走搓身祛培根”,即要勤于“運動”,可使“皮膚光澤身體硬朗”,將體育運動和養生保健結合在一起,認為通過體育運動可以增強體質,益年延壽。在運動鍛煉時,不僅要注意適度不過量且要持之以恒,因時、因地、因人制宜,方能達到健身之效,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獨具特色的西藏傳統養生體育體系。這時期的藏醫養生家已經認識到,在高原環境下動靜結合,采取適度的運動,可把人體的精神、形體、氣息三者能動地結合起來,對機體施加整體性的影響,從而改善人體各系統的功能。在高原低氧環境中動靜結合的養生,能旺盛血液循環,增進食欲,加深睡眠,增強體力抗缺氧力,延緩人體衰老和健康長壽有益。</p>

  吐蕃時期藏民族在養生體育基礎上,還不斷積累了生產和戰爭格斗的經驗,形成了“術”,如:弓箭術、使矛術、騎術、泅渡術、駕御術、馬術、劍術、搏斗術等體育的內容。</p>

  元明清時期的養生體育文化

  元明清時期養生體育文化發展更為完善,許多醫學家、養生學家對吐蕃醫學,尤其是《四部醫典》中的養生內容作了研究和整理,發揚精華。17世紀,根據《四部醫典》內容繪制的《四部醫典掛圖》“養生之道細部”論述說:日常生活中應“住宅要舒適,注意保暖,常曬太陽,避免負重,老者避免過勞、用心過度,多食柏子仁、蜂蜜、酥油、熱糌粑、寒水石、五靈脂等食物和補藥,經常沐浴,即可延年益壽,返老還童”。“人的容貌像十六歲的少年,靈巧得像獅子,健壯得像大象,壽命似日月,顏色似孔雀,敏捷似奔馬。”元明清時期若干健身體育已成為藏族男子必須具備的技術,尤其是要具備3種英勇的武藝,即:肉搏戰斗的體力、游泳渡河的本領、像鳥一樣靈活的手指(各種武功)。18世紀的民族英雄郡王頗羅鼐,以武藝高強聞名遐邇,他自幼從叔父占堆習武健身,尤偏重騎射和刀矛器材,他聰穎敏捷,勤奮刻苦,不僅練就了精湛的射、騎等技藝,同時還練得臂力驚人,直到花甲之年,仍能彎弓射箭、飛矢穿紅舞刀習武。</p>

W020130918351665890085
藏族人騎馬射箭、載歌載舞的習性依然如故 來自百度圖片

  穿越歷史長河藏民族養生健身依然如故。今天藏族人民騎馬射箭、載歌載舞的習性依然如故。西藏民間傳統體育活動,平時勞動之余或節日、喜慶佳期,均可舉行,尤以節日最為豐富多彩。如藏歷新年、江孜達瑪節、那曲羌塘恰青賽馬節、望果節、林卡節、雪頓節等,均或多或少地有體育項目舉行。這些傳統體育項目主要有:賽馬、射箭、投石、賽牦牛、押架(大象拔河)、投烏爾多、摔跤、鍋莊舞、硬氣功等,這些最為人樂道,也最具民族特色的體育項目成為了人們健身強體,娛樂身心的重要內容。而且不少項目已經成為西藏民運會上的正式比賽項目,如押架、抱石等等。</p>

  在西藏民間,流行模仿動物動作的養生舞蹈,如鷹舞、獅舞、牦牛舞、鹿舞、猴舞等,很有些類似于漢族地區的五禽戲,這些舞蹈具有“宣導郁”、“通利關節”,強身健體的作用。現代醫學研究證明,歡快、輕松的音樂,可使人精神振奮,精力旺盛,血脈流通,經絡暢達。故經常跳跳藏舞,不但可以豐富文化生活,促進身體健康,而且能樂在其中,養在其中,醫在其中,使人們在娛樂中受益,達到鍛煉目的。</p>

  每年的藏歷七月上旬,高原雨季剛過,風和日麗,陽光燦爛,白天溫度很高,無論是城市還是牧區、農區,都有一個群眾性的洗澡活動,藏族男女老少闔家而出,各臨河遍設涼棚或帳蓬。沐浴節持續一個星期時間,在這七天中,從五、六歲小孩到七、八十歲的老人都要來洗澡,成為一種傳統的風俗習慣。據藏族歷算書籍記載,太陽運行到第十宿43度時,即七月底、八月初的一周,澄水星出現,一切水皆成甘露,此時入水沐浴,能祛除疾病,強身健體,有如藥浴,也稱藥浴節。</p>

  藏民族還形成了與環境相一致的養生法,如藏族的居住地一般都位于有豐富水源之地,汲水方便。而且修建每一座房,飲每一口水,牧每一處草,筑每一石都很講究。如藏族諺語所述:“房地田地地皆宜,宅水渠水水皆津,近牧遠牧草盡美,房木薪木木均佳,筑石礦石石堪夸。”在西藏的山區、林區,人文氣候也非常美妙,具有獨特的、雪域特色的民風、民情、民俗。在節日里,人們手舞足蹈以表達感情,排解困境,治療疾病,對增進健康也確有益處。</p>

  正是這種流傳幾千年的獨特體育文化,才使藏族人民在高原低氧氣候環境下保持強健的體魄。近年來不少養生家、體育工作者已經認識到僅有肉體上的鍛煉是很不夠的,西藏傳統養生體育的思想、精神、意識等方面非常值得我們效仿。如我們也能做到精神和身體的雙重鍛煉,不愁沒有一副健康的身體。</p>

[錯誤報告] [推薦] [收藏]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

[復制地址給QQ/MSN好友]

網友評論
推薦閱讀
最新文章
觀注:熱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