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固族的族源較為復雜,學術界歷來頗有爭議。我們遵循歷史發展的軌跡及調查資料,認為裕固族的族源不是單一的,而是多元的,是有古代回鶻的一支和古代蒙古的一支共同融合形成的一個新的民族共同體——裕固族。
裕固族的歷史十分悠久。可直接溯源于公元前的匈奴以及突厥和公元7—8世紀的回紇。“回紇”、“回鶻”、“袁紇”、“畏兀兒”均是“堯熬爾”(yovhur)或“維吾爾”(uivhur)的不同漢語譯音。名字不同,說的都是一個族群的事。堯熬爾或維吾爾這個名字最早在2400年前就已出現,在匈奴帝國時為人們所熟知。
今日裕固族的前身
據漢文史料記載,公元前3世紀末,在我國北部和西北部的廣大草原地區,分布著許多阿爾泰語系的游牧部落,均屬于匈奴(hhun)聯盟。所以,也可以說匈奴人是裕固人的遠祖。漢、三國時期,回鶻的祖先“丁零”的一部分脫離蒙古高原的匈奴帝國中心,游牧于今河西走廊一帶(即今酒泉、武威、黑河下游一帶),為后來的回鶻人入居河西開了先河。匈奴主體西遷歐洲后,蒙古高原及中亞各游放人由柔然(awar)汗國統治,柔然人操古代蒙古語。后來,柔然人西遷歐洲后。這一地區由和回鶻人同一種族的突厥汗國統治。至唐初,部分鐵勒人又東遷河西,唐朝將其安置于甘州(張掖)和涼州(武威),后來成為河西回鶻的組成部分。
公元6世紀末,鐵勒系的袁紇與卜骨、同羅、拔野古等諸部落逐漸聯合形成一個以袁紇為核心的部落聯盟,史稱“外九部”,號稱“回紇”,“俟斤”為最高首領。回紇部又分為9個氏族,回紇酋長就產生于“九姓”中的藥羅葛氏。均屬于突厥汗國。唐高宗永隆中年(公元680年),漠北回紇首領——藥羅葛氏獨解支,脫離在蒙古高原的突厥汗國中心,將其都督親屬及征戰有功者徙于甘(今張掖)、涼(今武威)二州,這一部分人可能成為后來的藥羅葛氏(宋朝譯作“夜落紇”)建立的甘州回紇汗國的民眾。
到唐武后時期,回紇的一部分遷往河西一帶游牧,作為甘州回紇的先驅。公元8世紀末,突厥汗國發生內亂,回紇等部脫離突厥汗國獨立,并于唐玄宗天寶三年(公元744年),回紇首領骨力裴羅建立回紇汗國,稱“骨咄祿毗伽闕可汗”。9世紀中葉,漠北回鶻汗國為黠戛斯和唐朝南北進攻下崩潰,黠戛斯是今柯爾克孜(或譯吉爾吉斯)人的遠祖。回鶻各部四散,大部分西遷中亞。其中一支投奔河西走廊及祁連山一帶,受制于當地勢力強大的吐蕃人,史稱“河西回鶻”。后來的裕固族的形成可能受河西回鶻的影響。
大約在唐昭宗乾寧年間后,唐哀帝天佑年間以前(公元892年至904年),即9世紀末、10世紀初,河西地區的回鶻人建立了甘州回鶻汗國。《新五代史》有載:“當五代之際,有居甘州、西州者嘗見中國,而甘州回鶻數至。”到此,河西回鶻汗國于唐末五代亂世之時,匯聚散處河西地區的各部回鶻,形成河西回鶻汗國,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發展壯大,漸漸形成了一些區別于其他回鶻集團的文化特征。這對于后來裕固族的出現具有特殊的歷史意義。11世紀初葉,甘州回鶻汗國為西夏李元昊所滅,甘州回鶻各部四散奔離。據記載,其中一部分包括甘州回鶻可汗“夜落隔”的后裔,退出沙州以南,仍過著回鶻傳統的游牧生活,這支甘州回鶻余部就是被當時中原史料中稱作“黃頭回紇”的回鶻人,當時主要游牧于沙州(今敦煌)以南,柴達木盆地以北,西到今羅布泊、若羌一帶,同當時于闐國東的城市約昌城(今新疆且末縣城西南約15公里處)相毗連。地跨今河西走廊之西南、青海省的西北部和新疆塔里木盆地之東南。據《宋史·于闐傳》載:宋神宗元豐四年(公元1081年),于闐黑汗王遣部領阿辛上表,神宗曾問其所經沿途情況,使者答曰:“去國四年,道涂居其半,歷黃頭回紇、清唐、惟懼契丹抄掠耳。”這里的“黃頭回紇”就是裕固族的祖先之一。
13世紀初,蒙古西征。據《元史·速不臺傳》載:“帝命(速不臺)度大磧以往。丙戍(公元1226年),攻下撒里畏吾兒特(勤)、赤閔等部。”即攻下沙州回鶻、黃頭回紇牧地。《柏朗嘉賓蒙古行紀》亦載:“成吉思汗征服了畏吾兒人后,再從那里興師,他又發大兵進攻撒里畏吾兒人地區”。居住在今甘肅、新疆和青海交界一帶地區。此后,元代把操突厥語的撒里畏吾兒納入統治范圍之內,屬甘肅行省,當時甘肅行省首府在甘州(今張掖)。
蒙古及其后的元朝中央政府,都曾不斷派兵鎮守撒里畏吾兒地區,鎮守時間最長、影響最大的是被元朝政府封為武威西寧王、后進封為豳王的出伯及其子孫。出伯是成吉思汗的五世孫,也就是成吉思汗的次子察合臺的玄孫,其父是阿魯渾。出伯本是察合臺汗國的宗王,后來在突厥斯坦及河中地區(今中亞五國一帶)和窩闊臺汗國的海都的戰爭中失勢后,投靠了大都(今北京)的忽必烈政府──他的堂兄弟們,于元朝初年以“諸王”之銜戍守西疆,轄撒里畏吾兒地區,并很快在抵御他的另一部分堂兄弟海都、都哇等人的戰爭中嶄露頭角。于公元1304年“以積年防邊功,封諸王出伯為武威西寧王”。后“進封為豳王”,出伯死后,其子孫一襲武威西寧王銜,一襲豳王銜。系武威西寧王銜者,成為后來的撒里畏吾兒的組成部分,構成裕固族兩大源流支系之一,即古代蒙古支系。
綜觀上述可以看到,從河西回鶻到沙州回鶻、黃頭回紇,歷經三個世紀,這支操突厥語的回鶻人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在文化特質方面不斷吸收新的資源,同天山南北、黃河流域的回鶻人日漸分離,但始終只是回鶻的一個分支,而不是一個新的民族共同體。因此,河西回鶻只是裕固族的先祖之一。13世紀,沙州回鶻、黃頭回鶻歸屬蒙古帝國的統治,蒙古人使這個古老的回鶻群體發生了質變,一個既不同于蒙古的新的民族群體正在孕育之中,也就是說,以古代回鶻汗室氏族藥羅葛(夜落紇)為首的一支古回鶻人,同蒙古成吉思汗黃金家族的出伯子孫為首的一支古蒙古人相互融合。起源于同一個蒙古高原,并且同屬于阿爾泰語系的突厥回鶻人和蒙古人共同孕育著一個新的民族群體,一個不同于13世紀的撒里畏吾兒人----今日裕固人的前身。
融合形成今日裕固族
14世紀到16世紀,撒里畏吾兒處于察合臺汗國(阿爾泰山以南的整個新疆及中亞費爾干納盆地一帶)、衛拉特蒙古人(阿爾泰山南北到巴爾喀什湖及中亞搭拉斯河一帶)和明朝三種勢力之間,他們都曾先后控制撒里畏兀兒地區。他們每年給察合臺汗國、衛拉特蒙古和明王朝送上禮物,送上禮物可說是朝貢或者說是納貢。后來,明朝在洪武年間,封撒里畏兀兒宗王黃金家族后裔卜煙貼木兒為安定王。還在撒里畏兀兒地區設立半軍事性的八個衛所,史稱“關西八衛”:安定衛、曲先衛、赤斤蒙古衛、阿端衛、罕東衛、苦峪衛(罕東左衛)、哈密衛、沙州衛。
14世紀中葉到16世紀的撒里畏兀兒,生活在一個瘟疫流行、戰火連綿、自然災害頻繁的時代。撒里畏兀兒向東遷徙逃難的原因,可以概括為以下四點。
(一)察合臺汗國東進至到13世紀時,今新疆喀什噶爾以東以北各族大多仍處于佛教和薩滿教傳播地區。14世紀,這一地區的統治者,成吉思汗的次子察合臺的后裔————察合臺蒙古貴族的部分人皈依了伊斯蘭教以后,便開始以武力傳播伊斯蘭教。他們以葉爾羌、阿克蘇、吐魯番、哈密為據點向東向北進攻非穆斯林民族。
(二)明朝政府軟硬兼施的政策。明朝政府一方面用磚茶和封號來試圖讓西拉堯熬爾地區作為“屏藩”,來阻擋察合臺汗國、衛拉特蒙古和其他各種游牧人進攻的可能,實現其羈縻籠絡的政策。同時,明朝政府常常以種種軍事行動從東和南討伐掠奪他們認為是“元裔”殘元勢力的西拉堯熬爾人,每一次征伐都要擄掠動輒幾十萬頭(只)的牲畜,俘虜大量的青壯年人口帶到內地分散為奴。
(三)內部混亂和殘殺。西拉堯熬爾內部各勢力的混戰往往牽扯進外部各勢力,如察合臺、衛拉特人和明朝等等,從而引起更大的混戰。而西拉堯熬爾人常常參預其他勢力內部的混戰和殘殺。
(四)草原的退化和氣候的惡化。自15世紀起,中亞大陸氣候日趨干旱。在古代巨大浩渺達5350平方公里的羅布泊在當時已漸漸縮小干枯。阿姆河的茫茫蘆葦消失了。昆侖山和阿爾金山一帶的草原不斷被沙漠吞沒,塔里木的沙漠日益擴大,很多草原被沙化和戈壁化。而在那些綠洲農耕地區,人們開始象蟻群般地多了起來。他們活動的足跡擴展到了阿姆河的蘆林荒野和興都庫什山與印度接壤的崇山峻嶺中,那里是著名的西域獅生長的地方,西域獅到17世紀已絕跡。中亞地區的大風、干旱、洪水、雨雪、冰雹、塵暴等災害越來越頻繁。
這一切,就是撒里畏兀兒人遷徙逃難的主要原因。
漢文史料記載:正統十一年(公元1466年),明朝的甘肅鎮總兵官任禮令沙州衛全部入塞,初居甘州。隨之,其他諸衛先后東遷入關,明政府的安置原則是“分散安插”。主要安置于“甘州南山”。而“甘州南山”的牧地,就是裕固族民間傳說中的“八字墩”(今青海省祁連縣野牛溝)草原,也就是以八字墩川為中心的黑河源頭,察汗烏蘇河──鄂金尼河(今八寶河)和八字墩河(今黑河西支)交匯處的草原。
明朝在撒里畏吾兒地區設的關西八衛中,所謂的“撒里畏兀兒”僅指安定、阿端、曲先三衛部眾,罕東、沙州、赤斤衛據史書記載明確為蒙古人。關外諸衛,即這些撒里吾兒人和蒙古人東遷入關后,他們按照當時中亞民族的傳統,仍舊由成吉思汗黃金家族的后裔,從前的安定王卜煙貼木兒等人的后裔為領袖來維持內外秩序。安定王卜煙貼木兒就是后來裕固族歷代大頭目的祖先。也可以說是最后一任大頭目、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第一任縣長安·貫布什嘉的祖先。
正是這種共同經濟生活、共同地域條件和共同的政治生活環境,使得一個新的民族共同體——堯熬爾,也就是今天的裕固人逐漸融合形成。
定名裕固族
撒里畏兀兒東遷入關,是裕固族歷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裕固族的重大災難,導致人口銳減、牧地縮小、牲畜大批死亡。在裕固人中,不少老人都說自己的祖先是從“西至哈至”遷過來的。在一首流傳甚廣的裕固族歷史民歌中唱道:
聽老輩人說著唱著才知道了
西至哈至是我們的故鄉
許多年前那里災難降臨
狂風卷走牲畜,黃沙吞沒寺院和帳房
……
走過了千佛洞 穿過了萬佛峽
………
來到了八字墩遼闊的牧場
登上了祁連山
………
據裕固族的民間傳說,東遷時,撒里畏兀兒人主要從事畜牧業及狩獵業。東遷后,居住于肅州(今酒泉)以東的撒里畏兀兒人,因與漢族雜居,逐漸向農耕文化過渡。而聚居于甘州南山的諸部落,仍保持傳統的游牧文化,從事畜牧業和狩獵業。崇禎元年(公元1628),明朝政府在甘州(今張掖)西南70里處設置梨園堡,派兵駐守,作為轄制撒里畏兀兒人的據點,明政府還頒發給大頭目管轄八字墩一帶草原的執照。
至清朝,“撒里畏兀兒”被稱為“西喇古爾黃番”。清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內遷的西喇古爾黃番仍舊游牧于祁連山腹地及南北兩麓,疏勒河源頭的安定衛的后裔部分遷至今康樂區一帶,部分人仍留在黑河以東的鄂金尼蘇美(即黃番寺)附近,這兩部分人分別成為后來的大頭目部落和鄂金尼(曼臺部落)部落。
清康熙年間,清朝政府將西喇古爾黃番劃分為“七族”,即使稱“七族黃番”,并分封部落頭目。大頭目被封為“七族黃番總管”,賜以黃馬褂和紅頂藍翎子帽。同時又實行“分而治之”策略,將居于甘州南山一帶,主要操阿爾泰語系蒙古語的諸部落劃歸梨園營都司管轄;將居于肅州塞內主要操阿爾泰語系突厥語的諸部落隸紅崖營,屬肅州鎮總兵所轄。其中,“黃番七族”又有東五族和西二族之分。后來,“七族”實際上已經演變為十個部落。
解放初曾將“堯熬爾”族定名為“撒里畏吾兒”,1953年經協商同意用與自稱“堯熬爾”譯音相近的“裕固”作為該民族名稱,裕固族以新的面貌出現在中華民族大家庭的56個民族中間,并以悠久的歷史、古老的文化綻放出其特有的魅力。
綜上所述,裕固族的形成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歷史時期,從其直接族源的河西回鶻到其直接祖先“黃頭回紇”到元代的“撒里畏吾”到明代的“撒里畏兀兒”數千年的歷史,是一個新的民族群體不斷從交融中分離,從遷徙中逐漸形成的歷史。
查看心情排行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支持
高兴
震惊
愤怒
无奈
谎言
枪稿
不解
搞笑
无聊
标题党
[錯誤報告] [推薦] [收藏]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