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期間,微信活躍度明顯提升。總會有一個小紅圈提示你,小伙伴們又在曬新的動態和心情了。小小“朋友圈”,折射出當下國人的休閑選擇,也蘊藏著真實耐讀的人生況味。</p>
????總結起來,“朋友圈”的內容似乎有這樣幾個特點:游山玩水的比宅在家里的多,堵在路上的比到達景點的多,出去走走的比回家看看的多,旅游的比讀書的多,圖片比文字多。</p>
????即便你窩在家里賴在床上,也只需滑動手指就能知道:蘇黎世現在要穿羽絨服了,班霍夫的LV店里80%都是中國人,瑞士的一碗牛肉飯要120元人民幣,盧塞恩街頭有不少女性在抽煙,阿聯酋航空的波音777很有“土豪”風采……</p>
????從東南亞海島游到歐洲自駕游,從臺灣美食之旅到香港購物狂歡,在路上的小伙伴們總喜歡一路直播身邊的美食與美景,讓因為各種原因宅在家中的人“身未動、心已遠”。</p>
????“三天前踏上德國自駕之旅,被浪漫之路上的農村美景震撼。”“輾轉終于來到了沖繩”“駕車從北京出發,一路南下到海南”……盡管10月1日實施的旅游法使旅行團報價普遍上漲,但國人的出行腳步似乎未受太大影響。細數旅行地,便會發現有更多人選擇了避開擁擠的人潮,享受國外風景的舒心與清凈,出行方式也更加自由與多元化。</p>
????這也難怪。黃金周成“黃金粥”的大劇年年上演,今年依舊。朋友圈里又在流傳這樣的段子:“這世界最浪漫的事情,就是國慶在高速公路看堵車,看高速公路變身‘龜速公路’,最后成了免費停車場。還有,女士們,到高速路去相親吧:從車看財產,從態度看性格,從憋尿時間看身體怎么樣。”</p>
????“沒去九寨真是明智的選擇啊。”在四川旅游的朋友這樣感慨。2日,九寨溝大量旅客滯留,想上的上不來,想走的下不去,這種在“普大喜奔”的日子里旅游的節奏實在讓人吃不消,如何提升“中國式旅游”的質量,仍在考驗著眾多景點與管理機構的智慧。</p>
????從微信上看,與“出去走走”的人相比,“回家看看”的人似乎并不多。對于七拼八湊好不容易得來的這七天假期,人們似乎格外珍惜,但給家人的時間卻并沒有增加更多。觀察微信內容,年輕人所曬照片更多的仍是風景,而非親友。</p>
????夾雜在眾多美圖中,一位“70后”的感慨顯得有些寂寥:“國慶長假和家人朋友小聚、吃湘菜、品湘茶、話鄉情,感受內心的回歸與安寧。人生不在于站得多高,走得多遠,適時的回歸、淡然的心態才能享受到自然的快樂。”</p>
????同樣孤單的還有那些走進劇院、音樂廳的朋友,只有一位朋友在微信上“匯報”自己的精神之旅:“在北京音樂廳欣賞龍貓樂隊的《非常卡農》經典鋼琴演奏,音樂廳矗立著已故回族智慧藝術家李德倫的塑像。”</p>
????而翻遍整個朋友圈,沒有一人提及自己在長假里看了什么書。無怪乎有一位印度工程師不無憂慮地說:中國是一個有全世界最悠久閱讀傳統的國家,但現在的中國人卻似乎有些不耐煩坐下來安靜地讀一本書。(舒靜)</p>
[錯誤報告] [推薦] [收藏]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