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族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上至白發蒼蒼的老人,下至伊呀學語的幼童,幾乎都能聞歌起舞。要問怒族有多少歌?多少舞?請聽他們的回答:
你想知道我有多少歌,
就去數數沙灘上的沙粒;
你想知道我有多少舞,
就去數數山坡上的樹葉。
在怒族音樂舞蹈中,怒蘇支系獨樹一幟。每種舞蹈都有固定曲譜和樂器伴奏。曲譜有主弦與和弦。伴奏的樂器有琵琶、短笛和口弦。
怒族琵琶有梯型和橢圓型兩種,外表雖不怎么精致,但音色明亮清脆,富于表現力。一般為楠木所制,上蒙薄板,留有音孔,琴桿上方為弦柱,用竹桿釘在外弦內部位,摩擦發音,沒有音位,只用蜂蠟打點作音位標記。琴身長約70厘米左右。早期為三弦演奏,現為四弦;過去用羊腸做弦線,現已為鋼絲取代。琵琶一般為男性彈奏。
口弦則為女性專用,怒蘇語稱“幾味”,有一片弦和三片弦兩種。三片弦較一片復雜,有三個音,其中一個音是固定的,音程關系為162和512。口弦制作精巧,攜帶方便,常裝在刻有精美的鳥雀圖案的弦筒內,掛在胸前作裝飾品。演奏時以左手執片尾,右手拉線頭,并將有笛部位靠近口腔產生共鳴。音量高低由口中氣流控制,聲音低沉、悠揚,娓娓動聽。不僅在舞蹈中吹奏,也是花前月下少女向情郎傾訴衷腸、表達感情的樂器。
短笛男女皆吹,但在舞蹈中多為女性吹奏。怒蘇語稱之為“獨獨麗麗亞”,是民間常用古樂器。笛長4寸,有4個音孔,發出6532四音,音樂溫柔,曲調優美。
此外還有一種直笛,稱“匹麗麗亞”,有6個音孔,吹孔以蠟代替作為簧片發音,音色細膩,流暢優美,是一種自娛演奏用的樂器。
由于四弦琵琶在怒蘇語中被稱為“達比亞”,人們進而把音樂舞蹈活動也通稱為“達比亞”。在“達比亞”中,整個怒蘇人的遷徙發展歷史和生產生活歷程都被編成了舞蹈語匯記載下來了。因此,有位作家曾說過:“達比亞就是怒族的全部生活、哲學和歷史。”
[錯誤報告] [推薦] [收藏]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