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族內部分為四個具有不同文化淵源和語言相異的支系。由北向南,居住在西藏自治區察隅縣察瓦龍鄉和云南省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丙中洛鄉和捧打鄉的怒族稱“阿龍”,人口近7000人,過去又叫“貢山怒族”;居住在云南省福貢縣上帕鎮和鹿馬登鄉的怒族稱“阿怒”,人口約6000余人,過去又叫“福貢怒族”;居住在今福貢縣匹河怒族鄉的怒族稱“怒蘇”,是人口最多的一個支系,有8000多人,因匹河鄉過去屬原碧江縣,因此又稱“碧江怒族”;而居住在云南省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瀾滄江兩岸兔峨鄉的怒族稱“若柔”,人口2000余人,過去又稱“蘭坪怒族”或“兔峨怒族”。
怒族人口雖然不多,但四個支系卻分別使用四種不同的語言。這四種語言都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但語支未定。其中,怒蘇語、若柔語和彝語支語言相近,并有一些詞根相同的詞匯;而阿龍語和阿怒語與彝語支語言相去甚遠,有類似景頗語的特點。尤其是阿龍語和獨龍語基本相通,是一種語言的兩種變體方言。
在怒族各支系中,由于長期和周圍傈僳、藏、白、漢、獨龍等民族相處雜居、聯姻通婚、交流來往,因此雙語現象和多語現象較為普遍。許多怒族居民除了本民族語言外,分別都能說傈僳語、漢語、藏語和白語。而在阿怒人中,本民族語言已退化為家庭語言,社區交往轉用傈僳語的趨向較為突出,同時,當地的傈僳語中也吸收了不少阿怒語的成份。
怒族各支系的語言都沒有相應的文字,并且不同村寨的方言亦有一定的區別。人們世世代代用口語來傳承本民族的歷史文化,進行人際交往,交流思想感情。歷史上曾一直沿襲古代“結繩記數”、“刻木記事”的原始方法來記錄和傳遞信息。
新中國成立以后,在怒族地區發展了以本民族語言為輔助工具擇用漢語文為主的民族教育事業,從而促進了本民族經濟文化的發展,提高了勞動者的文化素質。每年都有相當數量的怒族子弟上完小學到初中,獲得九年義務制教育,有的還分別畢業于高中、中專以至大學,成了本民族的知識分子。
[錯誤報告] [推薦] [收藏]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