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族舞蹈概說
壯族舞蹈源于對狩獵的模仿,但它常與巫師酬神的活動密切聯系。巫師敬神總是邊跳邊唱,樂神消災祈福。最早記錄,壯族舞蹈的花山壁畫實際是當時壯族先民對蛙神的頌歌。這種舞姿的形狀是兩臂張開彎肘上舉,兩腿蹲成弓步,動作粗獷有力,賦有特色,被稱為蛙形舞姿。魏晉時代,僚人祭鬼神時,跳鬼鼓舞。宋代桂林及桂北民間有儺隊,戴假面具跳酬神舞。巫舞一直流傳到1949年前,分為師公舞和巫覡舞,是迷信活動的一部分。師公舞戴鬼臉殼,每個神一個,多達30多個,且每個神有不同的動作和唱詞。巫覡舞是巫婆裝神弄鬼時跳的,手舞足蹈,作神附身之狀。與酬神有關的舞蹈還有其他,如銅鼓舞、春牛舞、賀新年舞等。
壯族民間其它舞蹈,多模仿勞動動作。據統計,表現勞動和愛情生活的舞蹈多達幾十種。著名的有舂堂舞、扁擔舞、蜂鼓舞、采茶舞、戽斗舞、繡球舞、撈蝦舞、桃葉舞、斑鳩舞等。
重點閱讀
[錯誤報告] [推薦] [收藏]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