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的舞蹈
白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早在秦漢至南北朝時期,白族先民之一的滇僰已將歌、舞、樂三者融為一體。晉寧石寨山出土的青銅器之紋飾中有銅鼓舞、蘆笙舞、羽舞、鷺舞、盤舞、盾牌舞等等。在一個銅扣飾上,鑄有八人組成的歌樂舞組合圖像。至今流傳在山區的各種原始舞蹈種類還有鳥獸類舞蹈、踏歌舞、巫舞、踩牛舞。如鳥獸類舞蹈為無歌相伴的純舞蹈,流行于怒江勒墨白族青年婦女中。人數不等,以步伐為節奏,以雙手和身段的變化描述模仿鳥獸牲畜動作及人們采集、勞動行為。1984年的表演達12種之多。洱源西山對純舞蹈有個專有名詞叫“力格高”,老少皆喜,尤為少男少女熱愛。表現內容與勒墨白族農事生產內容相同。舞蹈動作達16種。為一步插、二步插、互插、互旋轉、四梅花、四相迎、五子登科、獅子紡麻、雞反毛、老鷹展翅、前后跳、單雙腳跳、快縱、搓衣洗線、羊羔吃奶、馬踢腳等。
南詔、大理國白族先民開始大量吸收漢文化,中原漢人舞蹈品種輸入白族地區者不少,唐宋以來大致有:耍馬舞、耍獅、耍龍舞、耍麒麟舞、耍鶴舞、漁樵耕讀舞、霸王鞭舞、“鹿鶴同春舞”、八角鼓舞和兵器舞等等。
新中國建立后,文藝團體整理加工編制出手巾舞、繞三靈舞、霸王鞭舞等,以在舞臺演出。
白族當代舞蹈家有楊麗萍、喻良其、楊士景等。
[錯誤報告] [推薦] [收藏]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