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至8月,吳忠市預計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12億元,同比增長11.2%,增速比一、二季度分別提高3.5和1.2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15.3億元,增長32%,增速再次躍居全區第一。</p>
時間倒推至今年年初時,情況卻大不相同:占全市工業總產值五分之一的青鋁連續虧損,慶華、金昱元、大唐國際等53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銷倒掛,電解鋁、PVC等6種監測的主要工業產品積壓滯銷,吳忠工業增速一度低于去年同期和全區水平。<!-- advertisement code begin -->
可以說,吳忠市打了一個漂亮的“V”形翻身仗。“V”形谷底的發力點則是“工業優勢再造、‘兩大任務’引領、重點項目帶動、產業園區支撐、城鄉一體推進、全面對外開放”六大戰略。</p>
“組合拳”出擊,打響調結構、保增長“翻身仗”
“調結構會不會影響保增長?”起初,有人擔心。但市委常委會上給出的答案是:不背發展包袱,堅持“調結構、保增長”兩條腿走路,挖潛自身優勢,結合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區域特點等鋪好底色;發展循環經濟、新興產業,改變央企一支獨大的產業格局。針對重工太重、輕工太輕的實際,大力發展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毛紡織、包裝印刷等產業,至今年8月,輕重工業比重由2010年的18:82調整到了目前的25.5:74.5。</p>
在調結構的同時,吳忠市先后制定了財政、稅收、非公經濟發展等十多個組合式扶持政策,共落實支持資金近6億元。市主要領導帶頭蹲點企業車間、生產線、銷售網絡,幫助企業應對危機。“心貼心”的扶持很快使企業的“臉色”紅潤了起來:今年8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停產、半停產面由一季度的15%降至1.8%。今年1月至8月,吳忠市地方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38.3億元,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的53.7%,同比增長17.9%,高于中央及區屬企業11.7個百分點,支撐經濟發展作用顯著增強。</p>
植入工業“芯片”,現代農業產業鏈上競優勢
吳忠市將工業規模化生產理念和科學管理特質以“芯片”形式植入農業發展“大腦”,依托“十大基地”和農業“四帶”,不斷優化“市場牽龍頭、龍頭帶基地、基地連農戶”的經營模式,力促優勢、特色在產業鏈上釋放能量。</p>
9月20日,記者來到位于利通區扁擔溝鎮的五里坡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示范基地。這個建于2011年的自治區級現代農業示范基地,吸引了13家規模企業在此“棲息”。目前,吳忠市已形成了以伊利、娃哈哈、夏進、小西牛等知名乳企為主干,幾十家中小型企業為支撐的奶產業構架,成為富農增收的“肱骨”級產業。</p>
奶產業是吳忠市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縮影。近年,吳忠市相繼形成了清真牛羊肉、奶產業、優質大米、釀酒葡萄、旱作節水等優勢農業產業,吸引了蒙草抗旱、易捷枸杞、張裕葡萄酒、翰和中草藥等45家企業,這些企業在不斷延伸產業鏈的同時,也將吳忠的大米、葡萄酒、枸杞等品牌產業一路帶向國際市場。</p>
以“五地”為龍頭,打造最優“軟”環境
看得見的成績是發展,“看不見”的改變亦是發展。</p>
今年,吳忠市立足實際、審時度勢,提出打造“道德高地、政策洼地、人才基地、投資福地、干事創業者用武之地”,著力營造“在西部最優、比東部更優”的發展環境,出臺了《關于打造“五地”進一步優化發展環境的意見》,成立了由市主要領導任組長的“五地”建設領導小組,力促“軟”環境升級。</p>
吳忠市政務服務中心是“軟”環境發展、變化的一扇窗口。目前,這里進駐市直、區直窗口單位38個,辦理審批和服務事項376項,進駐窗口單位集中度、窗口服務人員數量、審批服務辦件量、辦事大廳服務規模均居全區市縣之首,在全區率先實現了從招標項目建立和受理、文件公告審核、信息發布、報名、競價等流程的網上運行。(記者 馬曉芳)
來源:寧夏日報</p>
[錯誤報告] [推薦] [收藏]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