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爛攤攤”來了個好支書
——記青銅峽市上灘村黨支部書記王浩</strong>
一排排規劃整齊的農宅,一條條順直通暢的砌護渠,一塊塊平整的農田豐收在望……難以想象,上灘村曾是青銅峽市出了名的“爛攤攤”。</p>
8月20日,說起上灘村的巨變,村民張月英說:“我們農民不愛吹牛放炮,王浩書記的好,一點兒也不摻假。”
這個書記是個好樣的</strong>
2007年,由來自18個縣(市)的移民組成的劉灘村和原上灘村合村并組,新的上灘村各種矛盾層出不窮,好幾屆村委會都無法開展工作,致使這里成了有名的“爛攤攤”。</p>
2010年3月,34歲的大壩鎮宣傳文化站站長王浩,被鎮黨委任命為上灘村黨支部書記,許多人都勸他別去撿這個爛攤子。“我在鄉鎮工作了13年,非常熟悉農村的各項工作,我不去誰去?”王浩頂著壓力來到了上灘村。</p>
到任伊始,王浩向村民立軍令狀:“一年打基礎、兩年上臺階、三年大變樣,讓上灘村群眾過上好日子!”
此時,村里的土地大多種上了莊稼,只剩300畝還未播種。王浩一面給村干部、黨員開會,挨家挨戶走訪村民,想方設法聚攏人心;一面思謀如何增加村民收入。小弓棚西瓜效益高、易推廣、適合當地環境,王浩當機引進技術鼓勵村民種植。</p>
“我這輩子啥都種過,就是沒種過西瓜。”
“干部號召干啥,就不能干啥……”
面對村民的質疑,王浩帶領村黨支部一班人挨戶動員,承諾西瓜苗每棵補助0.15元,竹板、塑料薄膜費用由村上負擔,掙了錢歸村民,賠了錢由村上承擔。</p>
栽上西瓜苗的第六天晚上,一場大風刮飛了近半的棚膜,三分之一的瓜苗被凍死。王浩當即組織人員購買塑料薄膜,從中衛市調苗補栽,并號召黨員和村干部幫助受災群眾補苗上膜。</p>
當年,上灘村小弓棚西瓜大豐收。因銷售不暢,有人揚言要把賣不出去的西瓜拉到村委會、鎮政府。王浩又奔赴各縣(市)、鄉鎮的市場、超市,幫助打開了銷路。西瓜出售后,他又領著村民復種辣椒、白菜等作物,最終實現了增產增收。</p>
村民們說:“這個書記是個好樣的!”
只要干實事群眾會理解
村民的收入提高了,每個人臉上都喜洋洋的,但王浩卻惦記著村里沒干完的事,依然眉頭緊鎖。</p>
2011年借助高標準農業綜合開發,王浩帶領村民開展大規模“綜合整治”:平整改造8000畝土地,拆除危舊房屋,硬化道路、巷道……上灘村黨支部副書記馬春明感慨道:“王書記年紀輕、膽子大,干的都是我們想干不敢干的事。”
土地改造后重新分配時,大小矛盾、紛爭接連不斷,王浩每天都得“斷官司”。有的村民不認同他的工作,抓著他的衣領想打他,有人在電線桿上貼出了列有其罪狀的“大字報”……
最終,王浩用公正、公開贏得了村民的理解和擁戴。“當時心里不是不委屈,但農民還是很樸實的,只要他們知道你是在為他們干實事、做好事,他們會很感激理解你。”王浩說。60多歲的楊學琴腿腳不便,老人專門做了三雙繡花鞋墊,顫顫巍巍走到村部送給王浩,想讓他走起路來更舒服??粗瑝|上老人親手繡的花、鴛鴦,王浩有點舍不得用。</p>
心臟病突發依然踐諾</strong>
王浩有三寶:摩托車、小本子、為民服務卡。沒修路前,他騎著摩托車穿梭在上灘村的各家各戶、田間地頭。小本子是開會和走訪村民時必帶的,上面記滿了村民的所思所想、大事小情。為了方便群眾聯系自己,每家每戶都發了印有他家里電話和手機號碼的為民服務卡。</p>
任上灘村黨支部書記3年多來,王浩只在“五一”“十一”時休息一天,過春節時休息3天,其余時間大多都在村上。身為大壩鎮黨委委員、安全生產辦公室主任的他,忙完村里的事,還要回鎮上處理一些工作,高強度的工作,讓他先后兩次心臟病發作。</p>
第一次是在2011年11月。“那一次,我第一回感到害怕,我想到家里的妻子和才7歲的兒子……”王浩沒有繼續說下去,但臉上滿是對妻子和兒子的愧疚。他經常累得回到家躺在沙發上就睡著了,很少關心兒子的生活和學習,妻子嘴上埋怨他工作太辛苦,但卻是最支持他工作的人。心臟病發作后,妻子勸他:“村子的事情你不干還會有別人來干,但我們家可就只有你一個。”王浩卻說,當年上任時給全村百姓立下的承諾還沒實現,怎么能說走就走?
用3年時間讓“爛攤攤”變了模樣,王浩并不滿足,村里接下來要興辦企業,要扶持種植大戶,剩余勞動力也要組織起來……在他看來,未來的上灘村,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記者 李東梅 馬欽麟 實習生 吳亞雯 王麗)</p>
來源:寧夏日報</p>
[錯誤報告] [推薦] [收藏]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
相關文章
網友評論
-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