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的頭飾真漂亮(圖片由海南省民宗廳提供)
苗族在服飾方面,至今仍保留著本民族的特點,特別是婦女對本民族色彩莊重做工精美的服飾更為喜愛。苗族喜歡藍黑色的棉布料,他們除了紡織加工少量的服飾外,大部分服裝布料都是從市場上買來的白棉布,經自己印染縫制而成。
染布、蠟染與刺繡
用藍靛染布是一項古老的工藝,是海南苗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苗族婦女多懂得用藍靛染布技術。
藍靛是種植于山欄地內的一種植物,是苗族用來染布的主要原料,分藤種和籽種兩種。藍靛用來提取染布用的藍膠。先將割來的藍靛草連莖帶葉浸于缸中,經一晝夜靛質即分解,溶于水中呈綠色,隨即將藍靛草拿出以免脫葉。然后以適量的石灰加入水中,用瓢或棍棒將水攪打至起泡沫時止,將石灰與水調勻,加強其分解靛質能力。約過四五天后,靛質經石灰分解下沉,呈深藍色膠狀,即可將清水隔出,即成藍膠。
染布時要把藍膠和配料按一定的比例配好。藍靛染成的布料制成衣服,不僅色彩素雅,而且不管穿多久都不會褪色。
苗族蠟染歷史悠久,是獨特的民間工藝。蠟染是一種古老的傳統(tǒng)印花方法。蠟染先用蠟繪花于布上,而后染布。染成后除去蠟則可見到花紋圖案。苗族姑娘從小就在長輩指導下學習“點蠟花”,待到長大成人時也就成了熟練的蠟染能手。蠟染一般在每年八月和十二月農閑季節(jié)進行。
苗族蠟染一般用于制作衣、裙、頭帕、圍腰、被面、床單等,其圖案取材多來自對大自然與社會環(huán)境美的追求,花、鳥、蟲、魚、河流、山川、田園等都是苗族蠟染中最常見的花紋圖案。
苗族的繡花技術主要是用各種顏色的紗線在自己的頭巾、腰帶和衣襟上繡上具有民族特色的花紋,別具風格。
刺繡的花紋圖案以雞、樹、蝶、馬等為主,以幾何圖案 “卍”字、“十”字等為輔,在顏色的選擇和搭配方面,以藍底白花的鮮明對比為其主要特色,此外,還喜用棗紅、金黃、綠、紫等色,協(xié)調淡雅。
[錯誤報告] [推薦] [收藏]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