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詩之旅 《江格爾》故鄉(xiāng)行(圖)
2013-09-29 20:31:31 作者:陽化杰 來源:中國網(wǎng) 瀏覽次數(shù):0 網(wǎng)友評論 0 條
“在那黃金時代的初期,
諸多佛門弟子傳教的世紀,
一代圣主江格爾汗,
降生在寶木巴圣地……”
在那仁和布克牧場,八十高齡的加·朱乃老人身穿棕紅色蒙古長袍,手拉馬頭琴,帶領(lǐng)22位年青弟子,盤腿而坐,再次唱起《江格爾》史詩的篇章。那情感激昂、富有韻律的演唱獲得了50多位中外《江格爾》研究學者和數(shù)百名蒙古族同胞的熱烈的掌聲和喝彩聲。
《江格爾》是我國三大英雄史詩之一。它像著名《荷馬史詩》一樣,是一部歌頌英雄人物的敘事長詩,也是一部口頭說唱文學作品。每逢重大節(jié)日或是喜慶日子,衛(wèi)拉特蒙古人都要請“江格爾奇”來演唱《江格爾》,這已成為世代相承的傳統(tǒng)?!敖駹柶妗痹诿晒耪Z中的意思是“演唱《江格爾》的民間藝人”。加·朱乃老人就是當代年紀最大、演唱《江格爾》章部最多的江格爾奇,因此,他的演唱一直受到中外學者的關(guān)注,也為搶救、保存和傳播這部不朽的英雄史詩做了巨大的貢獻。
據(jù)學者考證,《江格爾》大約產(chǎn)生在公元12世紀的衛(wèi)拉特蒙古族人民中間,廣泛流傳于中國西北地區(qū)和蒙古國阿勒泰地區(qū)。1628年,隨著衛(wèi)拉特聯(lián)盟中的土爾扈特部落西遷,《江格爾》被帶到了俄羅斯的伏爾加河和頓河流域。數(shù)百年來,江格爾奇在馬頭琴的伴奏下,用演唱的方式一代接一代地講述著《江格爾》史詩中的故事,激勵著人們克服艱辛與困苦,不斷地尋求美好生活。
今年6月,《江格爾》被我國列入第一批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名錄。為了更好地研究和保護這一文化珍寶,9月14日,來自中國、俄羅斯、蒙古、哈薩克斯坦和德國的50多位《江格爾》研究學者在參加了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之后,驅(qū)車600多公里,從烏魯木齊來到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參觀和考察。
和布克賽爾位于新疆西北塔城地區(qū),距中哈邊境不遠。越過山巒起伏的賽爾群山,就是平坦的大草原。雖是初秋時節(jié),這里依然是水草肥美,牛羊成群。中國著名《江格爾》學者、新疆大學賈木查教授告訴記者,俄羅斯和蒙古國活著的江格爾奇已是廖若晨星,而中國在20世紀80年代還有106位演藝精湛的江格爾奇,其中在和布克賽爾縣就有17位。如今,雖然這些老藝人只剩下了9位,但是,中青年一代的江格爾奇正在成長起來。因此,中國是名副其實的江格爾故鄉(xiāng),是江格爾奇最多的國家。
近年來,中國在加強了對《江格爾》搜集、整理、研究和出版的同時,采取各種措施來培養(yǎng)《江格爾》的演唱藝人。在和布克塞爾縣鐵布肯烏散鄉(xiāng)的孟根布拉克小學,中外學者饒有興趣地參觀了學校專為孩子們設(shè)立的《江格爾》史料室,并且聆聽了“小江格爾奇”的演唱。這個學校10年來堅持在兒童中傳授《江格爾》和培養(yǎng)“江格爾奇”,取得了出色的成績。中國社科院民族文學研究所朝戈金研究員對此表示,“在民間口頭文學瀕臨消失的情況下,這個學校的實踐使我們看到了保護和傳承民族文化遺產(chǎn)的新模式。希望這種通過由地方政府引導(dǎo),民眾、社區(qū)和傳承人積極參與,學界大力支持的保護模式和社會實踐,能夠為其它地區(qū)、其它民族的民間口頭文化傳承與保護提供一種可資借鑒的經(jīng)驗?!?/p>
中外學者隨后還參觀了和布克賽爾縣有《江格爾》史料館和準噶爾王國遺址,并且出席了將那仁和布克牧場命名為“江格爾村”、在孟根布拉克小學設(shè)立“江格爾研究田野基地”和“江格爾奇培訓(xùn)基地”、為新建“江格爾文化藝術(shù)宮”奠基以及為15位江格爾奇頒發(fā)資格證書的活動。對此,蒙古國科學院語言文學院院長散普勒丁德甫教授頗為感慨,他對本報記者說,“我來到和布克賽爾,看到這里的民眾對《江格爾》的繼承和發(fā)揚以及對《江格爾》這樣地熱愛,我非常地受感動。青年的江格爾奇演唱時臉上帶著微笑,充滿了幸福感,也使我看到江格爾故鄉(xiāng)的吉祥如意。”他告訴記者,雖然中國、蒙古和俄羅斯在《江格爾》的搜集、整理和研究上有各自的特色,但對《江格爾》的繼承和保護則是我們共同的責任,應(yīng)當為《江格爾》成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做出共同的努力。
俄羅斯卡爾梅克大學語言文學院院長哈布諾娃教授也對本報記者說,“我看到這里民眾對《江格爾》文化的傳承和保護做了大量的工作,感到非常高興?!边@次到江格爾故鄉(xiāng)的參觀活動,“使我看到了許多新的東西,特別是在保護和繼承方式上有許多新的做法?!?/p>
世界史詩研究會會長、德國波恩大學教授卡爾·約瑟夫長期從事搜集和研究中亞地區(qū)突厥語史詩工作。他告訴本報記者,“少數(shù)民族的群體文化已引起全世界的普遍關(guān)注和保護。這些少數(shù)民族也意識到自己的口頭說唱藝術(shù)其實是一種很有保存價值的文化遺產(chǎn)。中國在搶救和保護少數(shù)民族的說唱藝術(shù)上就做了很多的工作,例如《瑪納斯》和《江格爾》就是這樣?!彼J為,保護史詩說唱藝術(shù)主要在兩個方面:一是對活著的江格爾奇進行錄音和錄像,通過技術(shù)手段將他們演唱藝術(shù)和演唱時的環(huán)境和氛圍完整地和原汁原味地記錄下來,作為資料收藏;二是培養(yǎng)更多的青年江格爾奇,要設(shè)法讓他們對說唱史詩產(chǎn)生興趣,意識到演唱史詩是很有價值的文化藝術(shù),是繼承和發(fā)揚民族文化傳統(tǒng)的重要手段。
夜幕降臨,在縣城影劇院,當?shù)孛癖姳硌萘俗跃幾詫?dǎo)的四幕歌舞劇《江格爾》。“沒有冬天和嚴寒,四季如春陽光燦爛……” 江格爾故鄉(xiāng)的人民再次唱響了《江格爾》史詩,展示了他們世代傳唱英雄長詩,繼承祖先英雄本色的決心和愿望。(吳志華)
[錯誤報告] [推薦] [收藏] [打印] [關(guān)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