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蒙古族人是不喜歡經商做買賣的,而現在在草原上像我一樣開辦旅游點賺錢的蒙古族牧民非常多。”內蒙古自治區錫林浩特市寶力根蘇木37歲的牧民朝格·巴特爾坐在自家水電暖齊備的磚瓦房內,開始向記者講述他家生產生活方式的變化。
“靠天養畜、追求牲畜頭數是我們蒙古族傳統的養畜方式,但隨著人口急劇增加和草場過度放牧,從十幾年前開始草原上的草越來越少,春季40多天幾乎天天刮沙塵,放牧一天,走幾十里路牛羊也吃不飽。”朝格·巴特爾對上世紀九十年代那段艱苦的日子仍記憶猶新。
朝格·巴特爾所在的內蒙古錫林郭勒草原是我國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溫帶草原,這里的牧民世代以放牧為生,財產的多少取決于牧群的大小。在這種“財富論”的影響下,到1999年的時候錫林郭勒盟牧區人口比1949年增長3倍,牲畜頭數增長10倍,畜均草場面積由170畝減少到15畝,超載過牧給草原造成致命傷害。
“自從2001年起,錫林郭勒盟實施休牧、禁牧、輪牧和保持草畜平衡等一系列生態保護工程以來,我們這里的沙塵暴天數少了,草長得好了,牲畜增膘也快了。草原是牧民的命根子,如今我們的生產生活方式都圍著保護草原轉了。”
朝格·巴特爾說,現在我在自家1.5萬畝的草場上只放養500多頭(只)牛羊,數量不及以前一半,但由于改變了散養的放牧方式,修建牲畜暖棚,提高畜群的抗災能力,同時還改變原來的接羔方式,接冬羔和早春羔,這兩年每年的牧業純收入都達到了11萬元。
在今天的錫林郭勒草原上,原本清明節開始的接羔工作已提前至冬季,接冬羔和早春羔成為牧民增收的主要渠道。據了解,冬羔和早春羔經過短期育肥后,一般都在當年8月份出欄,不用過冬,這不僅降低了牧民的飼養成本,而且減少牲畜頭數,有利于草原植被恢復。
如今在錫林郭勒盟,那些留在牧區卻因牲畜減少而閑置的勞動力開始向旅游業轉移。在朝格·巴特爾家,這位憨厚的蒙古族漢子喝著奶茶向記者侃侃談起他的生意經。
他說,我的祖輩們一直認為做生意賺別人的錢財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但我們這代人早就沒有了這種想法。去年我投資20萬元開辦“牧人之家”家庭旅游點,年接待國內外游客3000多人次,年純收入二三萬元。在旅游點上,我將活羊加工好賣給游客,每只羊能掙1000元,而以前我們總是在家里坐等商販過來收購,平均每只活羊只賣500元。
“以前我們牧民有錢就壓箱子底,要不就買更多的牲畜,但現在也知道啥叫投資理財了。我去年花20萬元在錫林浩特市區購置一套住宅樓,計劃以后還買一套店面,讓閑置的錢運轉起來。”
雖然朝格·巴特爾家寬敞的房子里電視、電腦、冰箱等現代化設備一應俱全,但墻上的成吉思汗像、茶幾上的奶食品、蒙古族特色的室內裝飾仍舊散發出濃濃的草原氣息。
“無論蒙古族牧民的生產生活方式怎樣改變,我們的傳統習俗、文化一定不能丟。我把兒子送到市里的蒙古族小學讀書,每天閱讀蒙古文報紙、雜志,還向前來旅游的客人介紹搭建蒙古包、摔跤、射箭、騎馬等蒙古族傳統文化。”
作為一名牧民黨員,朝格·巴特爾對日前召開的黨的十七大特別關注。“我從電視、報紙上看到,十七大報告中著重強調了生態保護問題,今后我會利用開辦旅游點的有利條件,讓更多的人在認識草原的過程中保護草原,共同愛護我們的家園。”
[錯誤報告] [推薦] [收藏]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