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志愿者馬曉岸當選全國十佳支教老師
2013-08-28 11:04:49 作者:趙彥平 來源:中華民族文化網 瀏覽次數:0 網友評論 0 條
特約記者趙彥平報道 日前,馬曉岸、吳金成、陳碧清、王倩、王影、鮑春喜、馬文、酒方方、袁霞、劉向東……
“華夏千秋教育基金”理事長劉會興、解放軍某部北戴河休養院院長、大校李善民、市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副秘書長張銳、《武漢晚報》副總編輯藍怡斌參加了頒獎儀式。</span>
今年4月,“華夏千秋教育基金”聯手共青團湖北省委、湖北省教育廳、共青團武漢市委、湖北省志愿者協會、武漢青年志愿者協會、武漢市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等,共同面向全國征集優秀支教志愿者,并同期征集老師們的夢想,幫助支教老師“圓夢”。</span>
隨后,全國眾多單位和熱心讀者打來電話推薦自己心中的好老師,講述各位老師的感人事跡,7至</span>8月,《武漢晚報》聯合發起單位組成評選專班,在全國各地申報的眾多候選人中遴選出獲獎者。本次獲獎者包括被中央電視臺評為最美鄉村教師的吳金成,也有舍棄高薪扎根山區的雙胞胎姐妹花王影、王倩、也有背井離鄉,留在支教地安家數年的酒方方,還有身殘志堅、主動申請前往山區支教的全國優秀志愿者陳碧清等。我校研究生馬曉岸,是唯一獲獎的兩名在校生之一,也是我校學生第一次獲得該殊榮。他是一名土家族小伙子。大學期間,馬曉岸在愛心社團做了無數慈善公益活動,為了能夠繼續從事公益事業,大學畢業后,他創立了自己的公益團隊——湖北“曉岸”志愿服務隊,從最初的一名支教者變成了一個組織者,從大學社團的負責人變成了一個社會獨立團隊的掌舵者,于是開始在全國招募更多優秀志愿者參加支教和志愿服務活動,號召更多的人加入到奉獻愛心的行列中。他曾經連續7年組織策劃前往貧困地區、偏遠山區、地震災區、革命老區支教調研,參加愛心活動上百次,在汶川、在玉樹、在雅安、在寧夏、在貴州、在黃岡、在五峰都有他活動的身影。參加活動至今,他已發動社會人士為貧困山區捐出各類物資現金近30萬元,幫助數十名貧困地區孩子完成上學夢,為貧困山區學校改變學習和生活環境,個人捐贈稿費、獎學金、零花錢、兼職收入等接近2萬元。馬曉岸投身公益活動的事跡先后被人民網、鳳凰網、新浪網、長江日報、楚天金報、長江商報、三峽商報等國內外十多家新聞媒體推介宣傳,他本人曾經榮獲“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提名獎”、“湖北青年志愿者優秀個人獎”、湖北省“優秀共青團員”,其創建的“曉岸”志愿服務隊榮獲“湖北青年志愿者優秀項目獎”。這一次“圓夢”行動,馬曉岸又為他貴州支教的學校爭取了建一個“希望廚房”,以解決孩子們的吃得上熱飯的問題。</span>
用</span>7年時間,馬曉岸為無數處在人生低谷甚至死亡邊際的無助的人們送去了無窮的溫暖和關愛,自己卻過著簡單樸素的生活,大學從沒買過一件衣服,穿的一直是他參加活動用過的志愿者服裝,吃飯能飽就行,為的只是給孩子們吃飽穿暖和完成上學夢節省一些錢。</span>7年來,其價值遠超</span>30萬的物資援助,馬曉岸同學用一顆赤誠之心和堅定的毅力為中南民族大學學子樹立了一座志愿公益的豐碑,展示了當代大學生無私奉獻、吃苦耐勞的精神風貌,引導廣大青年學生積極進取、投身慈善事業,為建設和諧社會做貢獻。</span>
馬曉岸以積極向上的心態和不屈不撓的精神,向記者展示了當代大學生自強不息的精神風貌,是大學生可親可信可學的優秀典范,為青年大學生樹立自立自強意識提供了模范。通過這一活動,樹立當代大學生自立自強、吃苦耐勞、奮發成才的先進典型,營造關心和支持大學生自立自強、健康成長的良好氛圍,引導廣大青年學生積極進取、拼搏奮進,為建設和諧社會作貢獻,引導當代大學生努力成長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br />
[錯誤報告] [推薦] [收藏]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