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的社會結構變化讓中國“女兒國”迷失
2013-08-23 12:26:28 作者:尼克拉·戴維森 伊文 來源:《環球時報》 瀏覽次數:0 網友評論 0 條
英國《衛報》</span>8月</span>19日文章,原題:游客涌入中國“女兒國” 隨著旅游巴士駛向山腳下的那片湖泊,沿路可看到標牌:歡迎來到瀘沽湖,歡迎來到女兒國。摩梭族是地球上僅存的母系社會之一,瀘沽湖是其聚居地。地處中國四川和云南交界的大山深處,偏遠位置使這里的傳統得以保留。數十年來,只有一條道路通向瀘沽湖,通電也是不久前的事。</span>
但最近涌入的大批游客正給摩梭文化帶來巨變。</span>2012年共有</span>150萬游客到來,是前一年的近</span>3倍。基礎設施改善讓游客更方便地進入。第二條路于2012年修通,耗資9.54億元的機場將于今年完工。</span>
湖水像鏡子般清澈,傳統木屋點綴岸邊……但游客來訪主要是體驗“女兒國”。歷史上外界曾對摩梭文化產生誤解,如今的現代化市場宣傳則描繪出一幅女性烏托邦景象。</span>
黃昏臨近,旅游大巴車開始聚集在當地主要旅游村落水村。身著傳統服飾的女性圍成圈,帶著游客圍繞篝火跳舞,然后是公共卡拉OK。同游客合影完畢后,摩梭族婦女們脫下民族服裝,露出里面的牛仔褲和高跟鞋……
旅游業對當地發展至關重要,幫許多家庭迅速脫貧。</span>42歲的出租車司機胡順發(音)以前是漁民,他說:“我</span>20多歲時,摩梭人吃不飽、穿不暖,更別提孩子上學了。”如今,胡估計有</span>80%的家庭參與旅游業,年收入能達30萬元,這在以前難以想象,“許多家庭讓兒子去劃游船,讓女兒去跳舞。”
如此巨大的社會結構變化讓摩梭族的族長們憂心忡忡。悉尼大學人類學家艾琳·沃爾什說,他們明白有些東西失去了。但這個美麗卻貧困的社會是留給誰的呢?是留給城市人的,讓他們自我感覺良好……若不是旅游業,現代化可能以更具破壞性的方式進入,如污染嚴重的捕魚業或摩梭族年輕人大批向外移民。</span>
(編輯:孫燕)</span>
[錯誤報告] [推薦] [收藏]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
相關文章
網友評論
-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