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樂器第一村”:致富當地民眾 傳承民族文化
2013-05-19 19:01:09 作者:楊喆 朱景朝 王小軍 來源:中國新聞網 瀏覽次數:0 網友評論 0 條
熱合曼·阿布都拉老人正在制作樂器。 楊喆 攝
樂器村生產的樂器十分精美,吸引游客目光。 楊喆 攝
5月12日電 (楊喆 朱景朝 王小軍)5月上旬,新疆喀什地區一處農家小院內,民熱合曼·阿布都拉在自家的葡萄架下,嫻熟地
5月12日電 (楊喆 朱景朝 王小軍)5月上旬,新疆喀什地區一處農家小院內,民熱合曼·阿布都拉在自家的葡萄架下,嫻熟地將竹片在火上烤彎,再用工具削成不同的形狀,動作干凈利落,他在匆忙趕制一件民族樂器。
熱合曼·阿布都拉所在的疏附縣吾庫薩克鄉有個村莊叫樂器村,世代相傳的樂器制作技藝一直保留至今,也因此于2000年被國務院命名為“中國新疆民族樂器村”。由于遠離商業市場,自然資源相對匱乏,民族樂器產業長期以來沒有得到有效產業開發,2010年5月,廣東省對口支援新疆喀什地區以來,當地傳統的民族樂器及手工藝產品也在逐步走上產業化、市場化之路。
今年62歲的熱合曼·阿布都拉是村中做樂器最有名的手工藝人,樂器制作在這個家族已經傳承了5代。他告訴記者,自己從6歲起便開始跟隨父親學習,50余年的工作經驗使得他在做活時爐火純青,都塔爾、熱瓦甫等維吾爾族樂器是他的拿手好戲。2008年,熱合曼·阿布都拉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維吾爾族樂器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名錄。
熱合曼·阿布都拉告訴記者,做一件樂器少則3天,多則1個月,最貴的可以賣到5000元人民幣。去年他去參加了在北京舉辦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展銷會,發覺這些樂器十分受歡迎,隨著銷售渠道的拓寬,做樂器也成為家中一項重要的收入來源。
像熱合曼·阿布都拉這樣的樂器手工藝人遍布全村,目前村里有290戶約500余人從事樂器制作,手工生產27類、50余種樂器,幾乎涵蓋了所有維吾爾族傳統樂器的種類,使得該村以“新疆樂器第一村”而聞名遐邇。
新一輪對口援疆工作三年多來,援疆成果已逐步顯現,樂器村中寶貴的傳統手工藝也煥發新生。2011年,阿凡提樂園作為廣州對口援建疏附十大旅游商貿物流項目之一正式開工,其占地6000畝、金額100億元,將產業援疆和文化援疆相結合,其中囊括民族樂器、布偶等特色展品,新疆民族樂器博物館也在規劃之中。2012年疏附縣還以廣州對口援建富民安居項目為契機,在該村建成92戶民族樂器手工藝人聚居村落。
新疆阿凡提文化產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宋唯真對記者表示,新疆有豐富的文化資源,而疏附縣的手工藝產品更是一大亮點,但之前的生產都是自發性的,零散、不成形,無法產生大量經濟效益。如今疏附縣建立了民生工業示范基地,將民族樂器產業化,使這種特色的手工藝也走上品牌化、標準化、規模化道路,從而帶動當地少數民族勞動致富,讓他們得到真正的實惠,也吸引了更多游客。
在手工藝品生產帶動旅游產業的基礎上,2012年8月,廣州市旅游局、喀什地區旅游局與疏附縣簽署了旅游合作戰略框架協議,實施廣州“萬人游疏附”項目,則開啟了兩地旅游在客源互送、市場互動、資源共享等多方位合作的新模式,為當地旅游再次助力,也讓更多人有機會來到樂器村體驗其獨特魅力。
“希望全國各地的人都能喜歡我親手做的樂器,用它們奏出更美的聲音。”熱合曼·阿布都拉的話代表了樂器村村民的心聲。(完)
[錯誤報告] [推薦] [收藏]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