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族人熱鬧而獨特的風俗
2013-04-25 21:36:12 作者:陽化杰 來源:蘭州新聞網(wǎng) 瀏覽次數(shù):0 網(wǎng)友評論 0 條
土族人熱鬧而獨特的風俗
土族迎親
走進土族人家做客,總會被主人的熱情所感染。2009年10月中旬,記者來到了互助縣威遠鎮(zhèn)。這是一個以傳統(tǒng)土族民俗和節(jié)日聞名的鎮(zhèn)子,很多關于土族的古老民俗至今依然保留著。
和所有少數(shù)民族一樣,土族人也有著屬于自己的民俗習慣和生活習俗。土族人民素以勤勞、忠厚聞名于世。史書中早就有土族“勤于耕稼”、“民俗質樸、風土壯猛,人性堅剛慷慨”的記載。敬老愛幼、團結互助、熱情好客等傳統(tǒng)美德和優(yōu)良風尚,在土族地區(qū)廣為流行,世代相傳。 服飾 據(jù)威遠鎮(zhèn)文化站工作人員介紹,土族服飾具有獨特風格,兼有蒙古族和藏族的特點,衣服鞋帽上的刺繡非常豐富。男女上衣都有繡花高領。男子常穿小領斜襟、袖鑲黑邊的長袍,腰系繡花長帶,穿大襠褲,系兩頭繡花腰帶,小腿扎上黑下白的綁腿帶,戴氈帽,穿云紋布鞋,老年人在長袍外套黑坎肩;婦女穿繡花小領鑲花邊斜襟衣衫,兩袖由五色布做成,外套黑、藍、紫鑲花邊坎肩,腰系繡花寬腰帶或彩綢帶,懸掛花手帕、花錢袋、荷包、小銅鈴等。褲腿外夾1尺高褲筒,下沿藍、黑色搭配鑲邊。穿繡花腰鞋,形如靴子。戴各種“扭達”頭飾。 土族婦女喜戴耳墜,喜慶節(jié)日或探親訪友時,還要在耳墜下吊一對“面古蘇格”,即銀耳墜,如銅錢大小,桃形,正面有刺紋圖案。戴時用數(shù)串珍珠把兩只“面古蘇格”連起來,掛在額帶上。土族婦女頸上所戴項圈稱作“索爾”,用芨芨草扎成圓環(huán),蒙上紅布面,鑲以銅錢大小的圓海螺片約20枚即成。 土族婦女服飾常帶有地域性特點,因地區(qū)不同而有差異。 今天的土族服飾,隨著時代的前進而有很大的變化,有的服飾已消失,有的服飾經過推陳出新,重放光彩。如舊時的繡花高領,如今變成直翻兩用領;蓋在“扭達”頭飾上的長頭巾“扭達爾秀巾”,變成今日少女使用的短頭巾。廣大土族青年,不僅喜穿本民族服飾,而且還愛著時裝,他們或使土族服飾時裝化,或使時裝土族服飾化,從而豐富了土族的服飾文化。 飲食 有研究者認為,土族的飲食習慣與以農業(yè)為主兼營牧業(yè)的生產特點緊密相關。 據(jù)了解,土族飲食以青稞、小麥、土豆為主,如喜喝奶茶、吃手把肉和酥油炒面等,仍然保持著畜牧業(yè)時代的飲食特征。土族人在招待貴客時,桌上擺一個“西買日”即插著酥油花的炒面盒,端上木盤大的肥肉塊,上插一把五寸刀子,酒壺上系一撮白羊毛。土族認為這是對貴賓最尊敬的招待。 土族群眾在不同的節(jié)日做不同花樣的饃,吃不同花樣的飯。逢年過節(jié),喜歡吃“包適在”、“盤馓”,“馓子”等油炸食品,手抓大肉或手抓羊肉。土族喜歡吃“沓呼日”(一種灶內悶熱的饃),“海流”(油面團)、“吟力海”(草麻葉粉和青稞面攪拌或的面糊,用油煎薄餅卷著吃)、“燒麥”(油炒面包子)。我們去互助采訪的時候,正趕上當?shù)匾粦羧思业幕槎Y。據(jù)當?shù)厝私榻B,土族人飲食最為講究的是婚宴五道飯,第一道是酥油奶茶、焜鍋饃及花卷,第二道為果子、油炸馓子、牛肋巴、炒油茶;第三道是油包子、糖包子、油面包子;第四道手把肉;第五道是搟長面,頗有特色。 敬酒 土族人常說:“客來了,福來了”,舉酒施禮是土族的傳統(tǒng)禮儀。 土族的待客禮儀別致而有趣,關于“三杯酒”與“三道飯”的風俗在西北聞名遐邇。只要知悉賓客登門,土族人早早就準備好酒具,在村前恭候。不管是步行、騎馬、坐車都要恭敬地為每位客人獻上三杯酒,按他們的說法是下馬酒。在他們的簇擁下,客人被引到家門前,又有一伙人攔住去路,并舉杯斟酒,要喝進門酒,當客人在鋪有大紅羊毛氈的炕上坐定,俏麗大方,笑容可掬的土族姑娘端酒來到客人面前,名曰吉祥如意酒。之后立即給予三道飯的款待。通常第一道是加了青鹽的濃茯茶和西瓜般大小的“焜鍋饃”等點心;第二道是奶茶和油餅;第三道是面條或面片。這時主客盤腿而坐,談笑風生,主婦端上一個插著酥油花的炒面盒,盛滿噴香的羊肉塊,上插一把小鋼刀,一把系有一撮白羊毛的酒壺,讓客人邊飲邊用,再唱一曲美妙的敬酒歌使客人感到無比的溫暖熱情。宴席完畢,當客人致謝告辭,即將離去時,主人還要捧酒敬客三杯,名曰上馬酒。土族人認為客人酒喝得越多,席間氣氛越熱烈,主人才越感到光彩,是自己待客周到與成功的標志。對不會喝酒者,主人也十分寬容,客人只需用無名指蘸酒向空中彈三下,即表示了對主人的敬意,主人也就心滿意足了。 不能喝酒的人,用中指蘸三滴,對空彈三下即可免喝。土族人認為三是個吉祥的數(shù)字,“三”代表佛、法、僧三寶,日、月、星三光,天、地、人三才……而敬三杯酒的含義是祝福客人吉祥如意。 婚俗 土族的婚俗要經過請媒、定親、送禮、聚親、送親、結婚儀式、謝宴等儀式。 無論是自由戀愛,還是父母決定,都得由男方父母請媒人,向女家求婚。媒人多為男性,一般要請村里有名望的長者,或與女方家沾親帶故的人,便于說合。提親時,媒人要預備焜鍋饃和蒸花卷各一對、酒兩瓶,送到女方家。女方父母若同意這門親事,就收下禮物,并熱情招待媒人。否則,將禮物讓媒人帶回。而生活在甘肅卓尼一帶土族的習慣則是女方家里同意后,就在酒瓶內裝入青稞或小麥,瓶口拴一撮白羊毛,讓媒人帶給男方。隨后男方家再請媒人帶上哈達、酒等禮品去定親。定婚后,男方還要請媒人去女方家商定結婚吉日。 土族姑娘出嫁方式有兩種,一種叫“小出小進”,一種叫“大出大進”。所謂“小出小進”,即新娘到婆家后才改變發(fā)式。這種方式比較復雜、莊重。所謂“大出大進”即在娘家改發(fā)式,到婆家后立即拜天地,這種方式比較簡便、省事。 土族婚禮儀式自始自終在載歌載舞中進行。在娶親的頭一天晚上,男方家派兩名能歌善舞的“納什金”(娶親人),帶上娶親的禮物(酒肉、蒸饃等)和給新娘穿戴的黑手飾、紅包頭、紅頭繩、上馬袍等,同時還拉一只白母羊到女方家去娶親。當“納什金”快到女方家時,讓阿姑們興高采烈地跑上去接受禮物,邊唱邊舞、邊后退到大門前時,男人們也熱情地迎接“納什金”。這時阿姑們跑進家里關閉大門,唱起《康德格瑪》,等折騰夠“納什金”之后,才開門請進去。“納什金”進門時讓姑娘從門頂上向他們潑水。“納什金”剛上炕喝茶吃飯時,阿姑們又唱起《納什金斯果》。阿姑們唱完后,兩位“納什金”也要唱歌跳舞,直到雞叫頭遍才結束。 家庭 從家庭結構看,隨著物質文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土族受漢族生活的影響也越來越明顯。過去一般土族家庭的規(guī)模往往包括三代人以上,即兄弟、叔侄及祖孫。研究者認為,這可能與當時生產力水平低下,為了墾荒種植的需要有關。祖父是家長,指揮生產,祖母安排生活。后來,由于鐵制生產工具的增多,畜力的廣泛使用,家庭的規(guī)模也隨之逐漸縮小,由父系大家庭演變成父系小家庭,父親是當然的家長,稱為“掌柜”。 在這樣的家庭中,家庭成員之間男女勞動分工十分明確,男子承擔主要農活及技術性勞動、匠人活計等;女子主要承擔較輕的農活及家務性勞動。 有研究者認為,土族家庭中的親族稱謂制度,有著古老的文化背景,側重于父系。從親屬稱謂使用的語言看,除男方直系同居近親屬范圍以內的基本稱謂為土族語外,旁系和姻親關系的基本稱謂,很多來自漢語,說明了歷史上漢族對土族文化的深刻影響。土族家庭對生兒育女非常重視。生孩子要舉行極為隆重的儀式,按土族的習俗,男孩子提前一天滿月,女孩子則必須滿一個月。滿月時,孩子的外公、本家長輩、凡來看月的親朋好友都被邀請,給孩子穿戴新衣服,設宴招待客人,表示感謝。到黃昏時分,嬰兒由其父親抱著到大門口,迎接放牧歸來的羊群,表示吉祥如意。研究人員認為,土族的這種習俗,源于先民在畜牧業(yè)經濟時代對馬牛羊的特別重視。